最新2022级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4320802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22级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2022级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2022级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2022级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2022级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22级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22级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 东 农 业 大 学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规范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学位授予等环节,确保培养质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及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要求的高层次、厚基础、复合式、应用型高级公共管理专门人才。主要要求是:(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求实创新、严谨的科学作风、献身科学

2、的精神。(二)掌握公共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公共管理理念,具备从事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管理、政治、经济、法律、现代科技等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三)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脱产”和“非脱产”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非脱产”学习年限不少于2.5年,最高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三、课程设置学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分不少于38学分。课程设置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核心课、专业方向必修课、选修课

3、和社会实践四方面基本模块。核心课和专业方向必修课是学生必修课,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专业选修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案例教学,实际工作部门管理者授课时间为全部授课时间的1/4。(一)核心课程(不少于19学分)公共核心课程(13学分)1、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与实践 2.0学分2、外国语(英语) 3.0学分3、公共管理学 3.0学分4、公共政策分析 2.0学分5、公共经济学 3.0学分学生自选核心课(不少于6学分)1、社会研究方法 2.0学分2、宪法与行政法 2.0学分3、政治学 2.0学分4、电子政务 2.0学分5、公文写作 2.0学分6、公共伦理学 2.0学分7、土地利用与规划 2.5

4、学分8、社会保障前沿 2.0学分(二)专业方向必修课程(不少于8学分)土地管理理论与政策方向1、土地理论与政策 2.0学分2、土地信息管理 2.0学分3、土地行政管理 2.0学分4、土地评价与评估学 2.0学分5、地方政府专题研究 2.0学分土地利用管理方向1、土地理论与政策 2.0学分2、土地信息管理 2.0学分3、土地行政管理 2.0学分4、地籍管理 2.0学分5、GIS软件工程 3.0学分6、土地评价与评估学 2.0学分农村社会保障方向1、地方政府专题研究 2.0学分2、乡村治理专题研究 2.0学分3、农村社会保障 2.0学分4、公务员制度分析 2.0学分5、公共危机管理 2.0学分6、

5、中西政治思想比较 2.0学分地方政府与乡村治理方向1、地方政府专题研究 2.0学分2、乡村治理专题研究 2.0学分3、公务员制度分析 2.0学分4、公共危机管理 2.0学分5、中西政治思想比较 2.0学分6、领导理论与实践 2.0学分7、组织行为学 2.0学分(三)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1、土地理论与政策 2.0学分2、土地信息管理 2.0学分3、土地行政管理 2.0学分4、地籍管理 2.0学分5、GIS软件工程 3.0学分6、土地评价与评估学 2.0学分7、地方政府专题研究 2.0学分8、乡村治理专题研究 2.0学分9、农村社会保障 2.0学分10、公务员制度分析 2.0学分11、

6、领导理论与实践 2.0学分12、组织行为学 2.0学分13、公共危机管理 2.0学分14、中西政治思想比较 2.0学分(四)校外实践(2学分) 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累计时间不少于三个月的公共管理实践,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社会实践结束后,学生提交社会实践报告。实践研究的综合表现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五)补修本科主要课程(不计学分)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补修公共管理专业领域本科阶段主干课程3门,如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学、微观经济学以及结合研究方向导师指定的其它课程,并经过考试,成

7、绩合格(不计入研究生学分),方能申请答辩。四、培养方式与方法1.培养方式全日制双证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采用双导师制,一位导师是来自学校的专职教师,其指导贯穿于MPA研究生入学直至毕业的整个培养环节;另一位是具有政府工作背景的兼职导师,主要对MPA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指导。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采用校内课程学习、校外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方式采取导师负责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由学科点全体专业硕士生导师组成导师组,选出导师组组长一名。导师组负责学科点建设规划及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组织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阅卷及复试,组织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的论证、专题讨论、中期考核、论文

8、答辩,审核研究生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检查授课质量,研究决定与研究培养有关的其它重要事项。指导教师负责制定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督促检查计划的实施;讲授必修课程或其它专业课程;指导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指定阅读文献,检查阅读情况;确定论文选题,指导与审查开题报告、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切实把好培养质量关。导师应在思想品德和业务学习方面关心教育研究生,引导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培养过程中也要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研究生也要虚心学习,积极进取,尊敬师长,教学相长。2. 德育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德育教育是提高研究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方面。德育的重点是对研究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9、论教育;爱国主义、爱中华民族教育;献身科学、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教育,进行团结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的职业道德教育。3.课程和论文研究生的培养贯彻课程和论文并重的原则,新生入校后应在导师指导下,在一月之内制订好个人培养计划(一)。培养计划的制订应符合本学科的培养方案,也要适合研究生本人的实际。所有课程均需通过考试或考核,必修(学位)课程以70学分为合格,选修课程以60分为及格,合格者方可获得学分,不合格者允许重修,重修课程应交纳一定费用。所有课程原则上在第三学期前完成。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开始,培养计划(二)(开题报告)最迟应在第二学期完成。4. 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在第三学期初进行。公共管理硕

10、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分三部分:平时表现考核、学习成绩考核、科研能力与研究进展考核。考核小组不低于5位专家,并有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导师可参加考核,但不参加自己研究生考核的打分。研究生向考核小组汇报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论文选题及研究进展情况;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德、智、体诸方面作出评价,合格者进入论文阶段。中期考核不合格者,要给予戒免、延期毕业甚至退学处理。5. 校外实践研究校外实践是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三个月的公共管理实践,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践研究的综合表现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该实践环节旨在使学生走出校门,面向社会,通过参加有关公共管理方面工作的实践,巩固、验证和加深理解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