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420691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震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抗震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抗震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抗震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抗震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震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复习资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震设计复习资料第一章 地震与抗震的一般知识本章重点关键词震级、烈度(多遇烈度、基本烈度、罕遇烈度)、设防类别、设防目标、概念设计掌握以上关键词的定义;了解地震成因、地震波;了解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了解震害规律:烈度相同,震中距大的对自振周期大的高柔结构的破坏比震中距小的影大;相反,震中距小的对自振周期小的刚性大的结构破坏比震中距大的影响大。一、名词解释(1)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2) 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3)地震烈度:表示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振动强弱程度;(4)基本烈度:在设计基准期(

2、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5)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6)震中:震源正上方在地表的投影(7)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8)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9)概念设计:是指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首先着眼于结构的整体地震反应,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合理选择结构方案等。(10)非结构部件:指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向力的部件二、填空题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 构造地震 )、( 火山地震 )、( 塌陷地震 )和( 诱发地震 )四种类型。2.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 浅源地震 )、( 中

3、源地震 )、( 深源地震 )。3.地震波可分为( 体波 )和( 面波 ),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波 )为主。4.地壳深处释放能量的地方称为( 震源 )。5.一次地震能量大小称为( 震级 ),地震对各地影响的强度称( 烈度 )。6.地震强度通常用( 震级 )和( 烈度 )等反映。7.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 大 ),地震烈度愈( 高 )。8.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 设计地震分组 )和( 场地类别 )来确定。9.设计地震分组共分( 三 )组,用以体现( 震级 )和(震中距 )的影响。10.抗震设防的依据是( 抗震设防烈度 )。11.建筑物在平面布置时,应尽量使(

4、 质量 )中心和( 刚度 )中心尽量接近或重合。12. 多遇地震的超越概率为( 63.2 ),基本烈度的超越概率为( 10 )。三、简答题1.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什么?实现此目标的设计方法是什么? 答:目标:“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方法:依据三个地震烈度水准,使用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实现。2.抗震设计含哪几方面内容? 答:三方面:概念设计、计算设计(地震作用计算、抗震验算)、抗震构造。3.请简叙不同时间地震分组对不同动力特性建筑物的震害影响。 答:设计地震分组为三组,依次反映不同震中距震源的影响,三组对自振周期大的高柔结构的破坏比一、二组的影响大;相反,一、二组的对自振周期小的刚性大的结构

5、破坏比三组的影响大。4. “抗震规范”中,“三水准、两阶段的设计方法”是什么? 答: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两阶段:第一阶段设计方法:在多遇地震(小震作用下)的作用效应与其它荷载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力以及结构的弹性变形,以满足第一水准的要求 第二阶段设计方法:在罕遇地震(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薄弱层(部位)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要求。5. 一般结构应进行抗震验算,以达到什么目的? 答:第一阶段,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验算,避免建筑的破坏,以及非结构构件受到损坏;第二阶段,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验算,避免建筑物的倒塌。6.何谓“抗震概念设计”?“概念设计”与计算设计有何不同?答

6、: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与计算设计的不同:计算设计是通过地震作用的取值进行结构的抗震验算,而概念设计强调,在工程设计一开始,就应该把握好能量输入、房屋体型、结构体系、刚度分布,构件延性等几个主要方面,从根本上消除建筑中的抗震薄弱环节,概念设计需要辅以必要的计算设计。四、选择题1、按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建筑,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 A )。 A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B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C不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D不致倒塌2.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

7、的抗震等级应根据哪些因素查表确定 ( B ) 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 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 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 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3. 、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 B ) A、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B、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C、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D、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4.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分为( A )A.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类 B.一、二、三三类 C.一级、二级、三级共三级 D.I、II、III、IV四类5.不属

8、于抗震概念设计的是( C )。 A. 正确合理地进行选址 B. 结构总体布置 C. 承载力验算 D. 良好的变形能力设计6.高层建筑结构防震缝的设置,下列所述哪种正确?( A ) A 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包括基础也应断开 B 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C 宜沿房屋全高设置,有地下室时仅地面以上设置 D 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为独立柱基时地下部分可设防震缝,也可根据不同情况不设防震缝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本章重点 关键词场地、等效剪切波速、覆盖层厚度、地基抗震验算、液化 掌握以上关键词定义; 掌握场地类别及其等效剪切波速规律; 了解场地类别与特征周

9、期的关系; 了解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 了解液化的判别方法;计算类: 等效剪切波速计算;土层液化判别的相关计算。一、名词解释1.建筑场地:建造建筑物的地方,大体相当于一个厂区、居民小区或自然村;2.沙土液化: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在地震时有变密的趋势,使孔隙水的压力急剧上升,造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将处于悬浮状态,形成了犹如“液化”的现象,即称为场地土达到液化状态; 3.覆盖层厚度:一般情况,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4.等效剪切波速:综合反映场地各土层剪切波速的一种特性。二、填空题1.场地类别是根据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和 场地覆盖层厚度 划分的。2.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

10、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来确定。 3.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4.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液化指数)来划分。5.地基抗震验算,需符合以下要求(采用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地基抗争承载力调整系数)。三、选择题1.天然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与静力承载力设计值一般存在如下哪种关系?(D ) AaEa BaEa CaEa DaEa2.场地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有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B ) A.等于各土层剪切波速的平均值; B.上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大于下层的; C.各种场地划分四类,I类的等效剪切波速大于II类的

11、;3.动力作用下的地基土强度(A ) A.高于静力作用下得地基土强度; B.低于静力作用下得地基土强度; C.等于静力作用下得地基土强度;4.土层的液化判别(D ) A.应对任何一种地基均要进行; B.只对黄土地基进行; C.对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地基进行; D.除6度外,应对设防的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的地基进行;四、简答题1.建筑场地选择的原则是什么?答:选址时应当选择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当无法比开始应采取有效地抗震措施。在危险地段,不应建造非临时性的建筑物,尤其是严禁建造甲、乙类建筑物。2.影响液化的因素有哪些?液化对建筑物有哪些危害?答:(1)土层的地质年代(2)土的组成和密实

12、程度(3)液化土层的埋深(4)地下水位深度(5)地震烈度和持续时间。危害:地面开裂下沉使建筑物产生过度下沉或整体倾斜,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上部结构破坏,使梁板等构件及其节点破坏,使整体开裂和建筑物体型变化处开裂。3.哪些建筑可不进行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答:(1)砌体房屋(2)地基主要受力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的下列建筑物:一般单层厂房、单层空旷房屋。不超过8层且高度在25M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基础荷载与上述一般民用框架房屋相当的多层框架厂房。(3)抗震规范规定可不进行上部结构抗震验算的建筑。第三章 地震作用计算和结构抗震验算本章重点 关键词地震作用、主振型、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组

13、合法、自振周期、抗震验算 1.地震作用计算 3种计算方法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组合法、时程分析法。完全掌握底部剪力法,了解振型分解组合法,知道时程分析法。 2.自振周期的计算 , , 3.结构抗震验算 截面抗震验算、抗震变形验算(多遇地震的验算、罕遇地震的验算)计算类 底部剪力法的计算方法、自振周期的计算一、名词解释1.重力荷载代表值:建筑抗震设计用的重力性质的荷载,为结构构件的永久荷载(包括自重)标准值和各种竖向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 2.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单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 3.主振型:不同频率,任意时刻,质点的位移比值均保持不变,速度比也是保

14、持不变,这样振动形式通常称为主振型,相应于1频率的为第一振型或基本振型,相应于2频率的为第二振型。4.振型分解法:以结构的各阶振型为广义坐标分别求出对应的结构地震反应,然后将对应于各阶振型的结构反应相组合,以确定结构地震内力和变形的方法,又称振型叠加法;5.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简化计算方法,即以基本振型为主,并考虑高阶影响的近似方法。其条件是:建筑结构高度不超过40米(房屋高宽比不超过4)、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以及近似单质点的体系的结构。6.鞭梢效应 :对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质量和刚度突然变小的部分,地震作用效应会增大。7.自振周期:建筑物的地震反应周期,可分为一般自振周期、基本自振周期等二、填空题1.建筑结构的抗震验算,包括结构抗震 承载力 验算和抗震 变形 验算。2.底部剪力法取第 一 振型为计算依据。3.底部剪力法当(考虑高振型影响)时需修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