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基本范畴与三种研究范式.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4184742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组基本范畴与三种研究范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组基本范畴与三种研究范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组基本范畴与三种研究范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组基本范畴与三种研究范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组基本范畴与三种研究范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组基本范畴与三种研究范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组基本范畴与三种研究范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组基本范畴与三种研究范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与逻辑摘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阶段,分别是以物质、实践、哲学为核心范畴,以物质规律、实践选择、哲学对话为实质内容构成的三种研究范式。这三种研究范式既具有依次转换的关系,又具有向上兼容的关系。从三组基本范畴的转换而透视三种研究范式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更为切实和更为深入地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与逻辑。关键词:物质;实践;哲学;研究范式作者简介:孙正聿,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研究方向:哲学基础理论。任何一种哲学理论,都是由其标志性的基本范畴所构成的概念系统。这些标志性的基本范畴,不仅显示了各种哲学理论之间

2、的重大区别,而且为哲学演进提供了各不相同的研究范式。从基本范畴的转换而透视研究范式的变革,有助于更为切实和更为深入地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与逻辑。一、以物质、实践、哲学为核心范畴的三组基本范畴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区分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教科书哲学、80年代的教科书改革的哲学和90年代以来的后教科书哲学三个基本阶段,其突出标志在于以“物质”、“实践”、“哲学”为核心范畴的三组基本范畴的依次转换。这三组基本范畴依次为物质、矛盾、反映、社会存在和规律;实践、主体、价值、历史和选择;哲学、反思、批判、存在和对话。“物质”、“实践”和“哲学”构成三个阶段的标志性的核心范畴,“规

3、律”、“选择”和“对话”则是三个阶段的实质性的基本理念。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教科书哲学,是以“物质”为核心范畴,以“规律”为实质内容所构成的哲学体系,其基本范畴是物质、矛盾、反映、社会存在和规律。这组基本范畴构成了被称谓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科书哲学。教科书哲学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以“物质”作为基本范畴的唯物论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以意识对物质的派生性而论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二是以“矛盾”作为基本范畴的辩证法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以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论述物质运动规律;三是以“反映”作为基本范畴的认识论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以意识对物质的观念反映论述认识的运动规律;

4、四是以“社会存在”作为基本范畴的唯物史观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以作为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即社会运动方式及其观念反映论述历史的运动规律。贯穿于这四个部分的基本理念就是构成教科书哲学实质性内容的“规律”。正因如此,人们通常把教科书哲学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20世纪80年代的教科书改革的哲学,是以“实践”为核心范畴,以“重构”体系为实质内容的哲学,其基本范畴是实践、主体、价值、历史和选择。这组基本范畴构成了被称谓为“实践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这种实践唯物主义,从其体系构成上看,与教科书哲学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其多样性,

5、即以多样性的体系构成其基本理论。然而,透过这种体系结构的多样性,其基本理论内容却显示出“广泛而深刻的一致性”:一是以“实践”作为核心范畴和逻辑起点,以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为基础展开其全部的理论内容;二是由人的“实践”的存在方式而过渡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把“主体”即人的存在作为出发点而展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丰富关系,其中包括在“主体际”或“主体间”的意义上展开人作为主体和客体的矛盾关系,从而使“主体”成为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三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实践关系、认知关系的基础上展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并把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融注到整个主客体关系之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凸显了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6、,从而使“价值”成为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四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客体关系,是以目的性要求和对象性活动为实质内容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因而是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为实质内容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使“历史”范畴成为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五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理解凸显了一系列此前被忽视的哲学范畴,其中主要是历史活动与历史规律、历史的前提与结果、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的规律与趋势、历史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历史活动的标准与选择、评价历史的大尺度与小尺度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凸显了体现主体能动性的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性,从而使“选择”成为实践唯物主义的又一个基本范畴。由实践、主体、价值、历史和选择

7、等基本范畴构成的“实践唯物主义”,其核心范畴是“实践”,而“实践”范畴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中所达到的深刻内涵则是“人对世界的否定性的统一关系”,也就是人在自己的目的性和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把现实变成理想的现实。这是实践唯物主义以“实践”为核心范畴所达到的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深刻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后教科书哲学,是以“哲学”为核心范畴,以“对话”或“会通”为主要取向的哲学,其基本范畴是哲学、反思、批判、存在和对话。这组基本范畴表达了双重的理论诉求:一方面是力图在中、西、马的“对话”中“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也就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气派和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方面是通过这种“对话”凸

8、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革命及其“本真精神”,重新“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重新“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努力,与80年代教科书改革的哲学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前者所诉诸的根本问题是在对“哲学”的多元理解中重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后者则是仅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来重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这种理论视野的区别,“教科书改革的哲学”所凸显的核心范畴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解释原则的“实践”,而“后教科书哲学”所凸显的核心范畴则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背景的“哲学”。在这种“后教科书哲学”的理论视域中,虽然其研究内容、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多样性,但从其根本性的理论特征上看,

9、仍然表现出某种“广泛而深刻的一致性”:一是以“哲学”本身作为研究的聚焦点,在对“哲学”的理论特性、研究对象、社会功能和历史演进的深入反思中寻求对“哲学”的理解,其中特别是在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宗教、艺术、科学和哲学的比较中反思“哲学”,在各种各样的哲学观诸如普遍规律说、认识论说、语言分析说、人生境界说、存在意义说、社会批判说、文化对话说和实践论说的比较中反思“哲学”,并由此重新审视和阐释作为“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由对“哲学”的反思而凸显了“反思”范畴,集中地考察和研究哲学自己的特殊的思维方式,以及由哲学的思维方式所构成的“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演进,并由此探索马克思主义

10、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哲学革命及其所开辟的哲学道路;三是由对哲学的“反思”的思维方式的理论自觉而重新理解哲学的批判本性,特别是重新理解马克思所指认的辩证法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以及马克思所提出的辩证法就是“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并由此去把握和阐释自葛兰西、卢卡奇、柯尔施以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从而使“批判”成为后教科书哲学的基本范畴;四是在对当代的根本性问题现代性的批判反思中,逐步地聚焦于对现代社会的本质性的存在资本的批判,从而把自有哲学以来的对“存在”的追问升华对“现实的历史”资本的追问,并因此把马克思所指认的物与物的关系中所掩盖的人与人的关系视为哲学所探究的最为根本的“

11、存在”;五是在对“存在”的反思和探究中辨析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存在”的追问,以及在这种追问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诉求,从而在“对话”中寻求中西马“会通”的根基,重新建构“说中国话”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努力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从总体上看,以开放的理论视野追问“哲学”而达成哲学“反思”的理论自觉,在哲学“反思”的理论自觉中而凸显哲学的“批判”本性,在哲学的“批判”活动中而实现对“存在”的现实性的理解与追究,在对“存在”的追究中而展开中、西、马的“对话”并寻求其“会通”的根基,从而在“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开阔视野中建构“说中国话”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

12、是后教科书哲学的基本理路和真实意义。二、以物质规律、实践选择、哲学对话为标志的三种研究范式在以某个核心范畴为逻辑基础和逻辑起点,以某些基本范畴为主要内容构成的逻辑结构和概念体系中,其中的任一范畴、概念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在由其构成的概念框架中获得自我规定和相互规定、自我理解和相互理解。这种概念框架的“自恰性”及其所蕴含的解释原则,使得构成这种概念框架的哲学理论自身具有了“研究范式”的意义;或者反过来说,一种哲学理论之所以具有“研究范式”的意义,就在于它以自己的核心范畴和基本范畴而构建了特定的、自洽的概念框架。因此,确认和评价一种研究范式,主要地是对以某个核心范畴为基础、以某些基本范畴为标志的

13、概念框架及其所蕴含的解释原则的确认和评价。在以“物质”为核心范畴、以“规律”为实质内容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范式中,其根本的解释原则是把作为“世界观理论”的哲学视为“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的理论。因此,在教科书的叙述体系中,哲学所要探讨和回答的首要问题,合乎逻辑地就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问题。教科书哲学正是以“物质”作为逻辑基础和逻辑起点而系统地论述了“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这表明,对作为研究范式的教科书哲学的理解与评价,最根本的问题是“哲学观”即对“哲学”自身的理解问题。教科书哲学的基本思路,是在对哲学与科学的区分中定义“哲学”。教科书哲学的基本思想是:“现实世

14、界”是“哲学和其他科学”的“研究对象”,这是哲学与科学的共同之处;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则在于,各门具体科学只是“研究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某一事物及其过程”,哲学则是把“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以世界的某种特殊性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科学,为人类提供关于世界的特殊规律,而以“整个世界”为对象的哲学则为人类提供关于世界的普遍规律,即哲学是具有最大普遍性的科学。这是作为研究范式的教科书哲学的根本性的解释原则。正是由于教科书把哲学解释为“关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的学问”,并由此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为具有最大普遍性的科学,因而合乎逻辑地把世界的“本质”和“本原”问题视为哲学

15、的首要问题和基本问题,并因此把“物质”范畴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这表明,对教科书哲学的理解与评价,直接关系到对恩格斯所指认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与评价。恩格斯的论断非常明确:“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9页。) 这个论断明确地告诉我们: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这就是说:哲学不是以“思维”和“存在”为研究对象去形成关于“思维”和“存在”的某种知识,而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来研究,考察和追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种区别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在通行教

16、科书关于哲学及其基本问题的解释中,把哲学归结为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而在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中,思维和存在服从于同一规律,首先是作为理论思维的 “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而存在的,只有在哲学“反思”的意义上,思维才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当作“问题”反过来而思之,才会提出哲学意义上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表明,“科学”与“哲学”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二者的普遍性程度,而在于科学把“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当作“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去构成关于世界的思想,哲学则把这个“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批判地反思人类关于世界的全部思想。简言之,科学是构成思想,哲学则是对思想的反思。这表明,提出和探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以“反思”的哲学思维为前提的。全部的哲学问题,只有在哲学的反思活动中才会被真正地提出来;离开哲学的反思活动,就会把哲学问题视为构成思想的常识问题或科学问题。这是教科书哲学作为研究范式的根本症结之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