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普惠教育要做到惠民应从务实抓起.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4179588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益、普惠教育要做到惠民应从务实抓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益、普惠教育要做到惠民应从务实抓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益、普惠教育要做到惠民应从务实抓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益、普惠教育要做到惠民应从务实抓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益、普惠教育要做到惠民应从务实抓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益、普惠教育要做到惠民应从务实抓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益、普惠教育要做到惠民应从务实抓起.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益、普惠教育要做到惠民应从务实抓起-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不容忽视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初级中学:郑立鹏一、 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不容忽视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家一再强调要让每个孩子都能读书,但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实际的确堪忧,理想之于现实相差甚远。1.应试教育的精英培养模式被打破,但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没有确实建立起来。教育的指向性、服务性、教育的效益性、教育的社会性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表现的很模糊。应试教育的指向性就是考学;服务性就是用学历回报社会;效益性一是区分学校的声誉和等级,二是他们发明创造了什么;社会性由此产生:英雄创造历史。应试教育的模式打破以后,我们搞素质教育。那么素质教育模式不应该还是应

2、试教育的模式走向啊。那么,一个简单的素质教育模式到底是什么?总不能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口号来回避我们缺失的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吧。穿上素质教育的外衣,进行的还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东西的发展完善,并不能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农村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出现的问题是:(1)社会在问:没有社会关系用你干什么?(2)家长在问:考不上,学了有什么用?(3)学生在问:学习干什么?(4)教师在问:这样的现实我们怎么教啊? (5)管理者在问:我们怎么立足实际组织教学啊?. 所以,想求学的选择会搞应试教育和应试教育搞得好的学校去了。不想求学的回家准备打工挣钱去了。留守青少年就剩下“走”不起的和“迷茫”的

3、学生了。 农村学校不在有吸引力。这些“留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严重缺失,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而他们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期处于这种无人管束,有家长不会管束的状态,极易在世界观和价值观上产生偏离,形成心理叛逆,畸形的个性。留守教师和学生都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什么了?教师真的成为了一种“职业”。因为不再明白怎么去经营这一份“神圣的事业”了。2.学生辍学和择校现象严重辍学的原因:基础教育差;家长不重视;学生没有理想;学用脱节,读书的实际效益低下;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现实导致谋职和就业压力大,无出路。择校的原因:教育资源差异大。3.办学条件差,学生的学习环境艰苦。4.师资水平不

4、均衡。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提出,带来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希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 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对教育的性质进行了界定:“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

5、化,缩小区域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同时纲要还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

6、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三、公益、普惠教育要做到惠民应从务实抓起1.尊重“人性”,是教育公平的起点,是工作务实的首要。人是平等,不能因为出生地和居住地的差异形成人性的等级和差异。同样是子民,就应同在一片阳光的照耀下获得同样的温暖。不应该出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情况,学生是无辜的。从小就应该让他们享受到“受到尊重”的快乐,童心中没有差异就不会有虚荣。自尊没有受到践踏就不会有自卑,没有自卑就不会有扭曲,没有扭曲就是和谐。所以,要尊重“

7、人性”,制造公平。不要制造差异。所谓的高低贵贱是制造出来的,是被人强加的。2.不要存“怜悯之心”去“施舍公平”。增强责任意识,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保证。不要存“怜悯之心”去“施舍公平”,给“受助者”留下“尊严”。因为他们还要挺直腰板去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呢。教育的不公平是制造出来的,但不是学校、校长、老师、学生、家长制造出来的。尽管发展有先有后,但不能成为推脱的理由。更不能因此把学校变成为谋求均衡发展的“受助单位”。3.用“对比说话”,不要拿“比较说事”。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用“对比说话”,解释为:区域内和谁对比。拿“比较说事”,解释为:自己的现在和自己的昨天比。一组数字,代表一项惠民工程

8、;几种说法,毁弃无数民心。所以,“加大力度”、“有明显改善”、“逐步提高”、“最多”等字眼既是改善民生的积极作为的体现,也是不作为的潜台词。一定要牢记:学校等得起,但等一年就要耽误一代人啊;教师等得起,可这几代孩子是无辜的啊!4、要敢破、敢立。不能修修补补。才能收到教育公平发展的实效。以教育发展的软件-教师资源来说,农村的教师资源的确存在差异。历史原因造成年龄老化,梯队建设不合理;现实原因造成教师更新换代周期长。形成教师资源总量大,但质量不高的现实。解决师资问题,不只是来几名新教师和几个名师就能实现的。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更特殊的办法去解决。5.少一些政策性、行政性约束,多一些阳光空间,让学校变成

9、一块崇尚“事业”的田园,以便教师更好的耕耘。虽说教师是一份职业,但他从事的是一份事业。不是一个工种,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流程。他的工作既不能量化为实际的数量,也不能量化为产成品的比去衡量。更有学者说,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注定是清贫和寂寞。既然这样,就不要过分的搅乱教师这份职业的寂寞。都选择清贫了,就不要过多的去划分他碗里面的东西的获取来源了。本来就不能量化的职业种类,非要去搅浑;本来就清贫的职业还要分块去说哪块是谁给的,要感谢谁;本来就寂寞,非要去让他们寂寞的闹心。真希望有为学者赶紧出台一个可以量化教师良心账的软件推广。都量化了,教师也许真的就不清贫,不寂寞了。所以,公益、普惠教育要做到惠民应从务实抓起。我不知道怎么做,但我知道不应该怎么做。 提出我的拙见,向大家学习。急农村义务教育之所急。希望大家批评指正。2011.0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