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4157741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各种翻译理论争妍斗艳,为翻译 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 20 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已经 有了很大的突破。理论家开始从阐释学、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 女权主义、话语权利、接受美学、读者反应论等角度去阐释翻译现 象,出现了操纵派、多元系统派和功能派等多个派别。其中,功能 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是翻译的目的论(Skopostheory) 。西方翻译 理论从聚焦于语言和文本的微观研究,到论证社会、历史、文化对 翻译及翻译研究的影响的宏观研究,出现了跨学科的、多元的翻译 研究格局,如卡特福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翻译理论、奈达的社会符号 学翻译理论、纽马克的关联翻译理论、美国翻译

2、培训班、多元体系 翻译理论,以阐释学为基础的解构主义翻译观,描写翻译研究等等, 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德国学者提出的翻译目的论独树一帜。 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是 由德国译论家 Han Vermeer 发展起来的翻译理论模式,该理论基本 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它将研究聚焦在翻译过程中各种目 的的选择上,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从而为翻译 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译是人的一种行为。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 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 威密尔提出 “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 , 而“任何行为都具有目的”“翻译是

3、一种目的性行为” , 。因此,翻译 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根据行 为学理论,目的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的有目的的 行为,它既是构成具体情境的一部分,又对情境有一定的影响。由 于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因此翻译也并非是一 对一的语言转换活动。但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与人类其他 行为一样,翻译亦有目的,且翻译的目的在翻译开始之前就要确定。 翻译时,译者应根据具体要求,结合翻译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 况进行有选择性的翻译。 第三阶段,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和 克利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

4、rd)对目的论的发展。前者重点 研究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过程发生的环境;后 者提出了 “忠诚原则” 关切的是译者对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忠诚。 , 贾斯塔赫兹曼塔利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翻译理论,建立了行为翻 译理论,视翻译为一项为实现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着重分析了参 与者(翻译的发起者、译者、文本的使用者、信息的接受者)各自 的作用以及参与者行为发生的语境条件。诺德作为第二代目的论的 代表继承和发展了第一代目的论者的理论。他在 1997 年出版目 的性行为全面系统地整理归纳了功能派的各种学术思想,对功能 派翻译理论自形成以来受到的各种批评一一做了解答。针对不足, 提出了“功能加忠诚”

5、原则。 二、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内容 翻译目的论以人类行为理论为指导,把翻译置于人类行为理论 的范畴研究。目的论论者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在译者 的作用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翻译是有 意图的互动活动,意图首先指意在改变现有的状况,至少让那些由 于语言障碍无法交际的人实现交际活动;其次,指具有更严格意义 上的交际本质的意图, 如向译入语接受者提供原语作者表达的内容。 威密尔称自己的理论为 Skopostheory,即翻译“目的论” 。目的论 翻译理论共有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所有翻 译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 。目的原则指翻译应能在译语情 境和文

6、化中,按译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决定翻译过程的 根本原则是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skopos) ,即“结果决定方法” 。 这种目的有三种解释:1)译者的基本目的;2)译文的交际目的;3) 特定翻译策略或手段要达到的目的。但通常“目的”是指译文的交 际目的。即翻译过程的发起者,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发起者出于 某一特殊需要,在理想状况下,他会给出需要译文的原因,译文接 受者、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应具有的功能以及与原因有关的细节 一、翻译目的论的形成及发展 等。所有这些构成了“翻译要求” 。翻译要求向译者指明了需要何种 目的论最初是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汉斯威密尔提出的。 类型的译文,而译者并非

7、被动地接受一切。他可以参与决定译文的 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凯瑟琳娜雷斯 目的,特别是当发起者因为专业知识不足或某些原因对译文的目的 (Katharina Reiss)的研究。雷斯在她发表于 1971 年的翻译批 不甚明了的时候,译者可以与发起者协商,从特殊的翻译情况中得 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 出译文的目的。然而目的(skopos)一词常指译文文本所要达到的 标准。一方面她依然“坚持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 ,另一方面她 目的即交际目的。除使用 skopos(目的)之时,威密尔还使用了几 也认为应该以“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文

8、本,并 个相关的概念即 aim(目标) ,purpose(目的) ,intention(意图) 指出“理想的译文应该从概念性的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与 和 function(功能) ,目标(aim)即行为要达到的最终结果,目的 原文对等” ,她称这种翻译为“综合性交际翻译” 。但是在实践中雷 (purpose)指达到目标过程中的阶段和结果,功能指接受者心目中 斯发现: “有些等值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有时也是不该追求的。这 文本意在传达的意义,意图指有目标的行为计划,包括传送者有目 些例外的情况是由具体的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造成的。 ” 标地以某种适当的方式生产文本

9、和接受者有目标地理解文本。区分 雷斯认为: “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 ” 传送者和接受者的目标意图很重要,因为传送者和接受者从定义来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而应该是译文在译语文 看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情境,这五个概念中 skopos(目的)是类 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 。因此,翻译批评不能 指概念,其余四个是所属概念。目的由翻译发起者决定。 仅仅依赖对原语特征的分析,而应考虑译文在功能上是否达到了预 除了“目的原则”外,威密尔的理论中还包括另外两个原则: 期的效果。由此可见,雷斯的研究为翻译目的论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10、。所谓连贯性原则指的是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 第二阶段,雷斯的学生威密尔继承了她的一些思想,突破了以 标准。语内连贯指译文必须能让读者理解,并在译语文化以及使用 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以行为理论为基础,以文本的目的(Skopos) 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任何文本都只是信息提供者,译者根据 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创立了翻译的目的论。威密尔创立的“目 翻译的目的法则只选取其中让他感兴趣的信息,再通过语言加工, 的论”完全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认为单靠语言学 译入目的语使之成为新的信息提供者。在这种信息转换过程中,译 是解决不了翻译问题的。他认为,翻译(包括口译)是一种交际语 者首先就应遵循

11、语内连贯的原则。既然翻译是通过信息加工提供给 言和非语言符号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 (其它情况下则也 译语读者信息的,译文就应该是忠实于原文的,此时译者就又要遵 包括把图片转换成音乐,或者把设计图转换成一幢大楼。 )因此,翻 循忠实性原则。 忠实原则指原文和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 159 2008 年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汉文综合版) Jul.2008 第 28 卷第一期 总第 51 期 翻译的目的论摆脱了等值翻译或对等翻译的束缚,开始强调译 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它解决了其他翻译理论未能解决的问题, 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赋予翻译更多的涵义,把翻译放在行为理 论和跨文化交

12、际的框架中,给以语言学派为主流的西方翻译理论界 另辟了一条新的探索道路。 诺德指出, “按照译语文化的准则来调整或改写原文,是每 个专业翻译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即根据译文的目的与译入语文化 ” 的准则,原文中某些成分可以保留,某些成分可以根据译语语境进 行调整甚至删减、改写。要保留什么,改动什么,保留多少,改动 多少,就要视翻译目的而定。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这种调整方法 在实践中已被成功运用。严复所译的天演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 子。19 世纪末甲午战争失败,列强瓜分中国猖獗。此时,严复翻译 了赫胥黎的天演论 ,其目的在于宣传“物竞天择”的进化思想, “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 。虽然他用

13、“物竞天择”的生物 学规律来解释社会发展和历史进化是完全错误的,但他的主观意图 却在于说明中国如能顺应“天演”规律而实行变法维新,就会由弱 变强,否则将要沦于亡国灭种而被淘汰。他想用进化论来震撼中国 人,使中国人具有国难当头的紧迫感。严复译书是为了中华古国的 复苏,是为了炎黄种族不至沦亡,总之,他的翻译目的就是为了尽 三、翻译的标准 “目的论”不再把“信”或“忠实”作为首要的翻译标准。由 一个爱国者的天责。 但我们应该明白:他的不忠实显然是一种故意选择的结果;我 于目的论是以预期目的来判断译文是否成功,预期目的又反映译文 读者的要求,而读者的要求又各不相同,因此“目的论”推崇翻译 们必须看到他

14、作出这种选择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在翻译策略上,严 标准的多元化。对等只是适合翻译目的的一种形式,是特定情况下 复对原作从内容到语言形式都进行了有目的性的改写。有选择、有 采用的原则。对等应服从译文的适切性(adequacy) ,因此,翻译目 取舍、有创造地融合了达尔文、斯宾塞的进化论思想。严复优美的 的论评价译文质量的标准是合适翻译(Adequacy) ,而不是对等翻译 译笔很切合他要引起士大夫阶层兴趣的目的,因此天演论使中 (equivalence) 适切性是指译文是否符合翻译要求所规定的各项 国民气为之一变,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译例证明, , 要求, 也就是说译文文本要完成其在译

15、语情境和文化中的交际功能。 功能翻译理论提出的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考虑原作者、读者、 目的论认为“文本是一个提供信息的信息源,读者从中选择感兴趣 接受环境等因素,对原作进行适当的删减和改译在翻译过程中能够 的或重要的信息。 ”因而, “原文不再是译者翻译首先或是首要考虑 起到积极作用。 虽然功能主义的目的论的局限性使它不能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 的标准,它只是译者选取信息时诸多因素中的一个。 ”而信息选择的 重要依据是“语标连贯从属于语内的连贯,而它们都从属于目的原 综合原则,但是在非文学类语篇,如以感染为目的的广告、旅游宣 则。 ”由此,我们推断译文自身的功能性要比它对原文的忠实性更为 传资料

16、的翻译中是可以因循的原则。例如,广告的目的就是促销, 重 要 。 这 样 的 译 文 Reiss 称 之 为 “ 合 适 的 翻 译 ” adequate 增加客商的利润,旅游宣传资料就是要让外国普通旅游者读懂、看 ( translation) ,因为它是对目的论中的“翻译要求”的“合适” ,与 懂,从而引起兴趣。由于这类语篇的语言和形式受特定文化的制约, 译者应该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 迁就目标语的形式规范和文体惯例, “等值论”中的“对等”不同。 适切性是一种与翻译行为相关的动态的、共识论的概念,是在 翻译过程中,使用删减和改译等手段对原文进行处理以便对译语接 翻译过程中,以目标为基础,选择适合实现翻译目的的符号,表现 受者产生感染等影响力。旅游翻译(尤其是营销、推广性质的翻译) 为对翻译要求的实现效果,即译文功能是否有效实现;而对等是个 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翻译要求能直接达到预期的反映,为达 静态的、符合论的概念,是指词、短语、句法结构等不同层次上译 此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