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6-7单元语文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4155153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6-7单元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6-7单元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6-7单元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6-7单元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6-7单元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6-7单元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6-7单元语文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67单元语文版学习过程一. 体裁:文言文 其中第六单元包括四篇古代散文,六首古代诗歌;第七单元包括四篇古代散文和六首古代诗歌。二. 要点:认读文言词语,能够顺畅的朗读古代诗文,在此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主题;理解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异同;学习古代汉语的用法,积累古汉语知识;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古代散文中的名言名句,背诵古诗 ;正确的翻译文言文的句子。(一)第六单元各篇课文的要点:这个单元的四篇古代散文里有一篇是语录体散文(论语六则),三篇叙事散文(世说新语二则伤仲永);六首古诗里有古乐府一首(木兰诗),五律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七律一首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七绝三首(回乡偶书夜雨寄北淮上与友人别)。古乐府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属于叙事诗,其他五首都是唐代诗人的作品。1. 论语六则:了解孔子与论语,疏通文意,掌握文言词语,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不同,理解课文中心,体会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观点,背诵并默写全文,正确的翻译课文。2. 世说新语二则:了解作者及作品,疏通课文的大意,掌握文言词语,理解古今汉语的不同,体会课文所述故事的主题意义,会翻译课文。3. 伤仲永:了解作者及作品的背景,疏通课文的大意,掌握文言词语,理解多义词的用法,体会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准确的翻译课文。4. 木兰诗:了解作者与乐府诗,了解课

3、文的背景,诵读课文,疏通课文的大意,学习古诗的写法,理解修辞方法在古诗中的运用,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诗 的主题,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用现代汉语改写课文。5. 诗五首:诵读诗文,疏通文意,了解各篇的作者,理解诗的主题,比较五首诗之间的区别,背诵并默写全文,翻译诗文。(二)第七单元各篇课文的要点:这个单元里有四篇古代散文,六首诗歌,这六首诗歌里有两首是乐府诗(陌上桑观沧海),三首七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江南春登飞来峰),一首五律(望岳),两首乐府诗里陌上桑是叙事诗,观沧海是写景抒情诗 。1. 卖油翁:了解作者欧阳修,熟读课文,认读文言字词,理解文意,体会中心,理解文言词语,正确翻译句子,感

4、悟熟能生巧的道理。2. 三峡:了解作者及作品,认读文言词语,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大意,学习课文景物描写的方法,领会中心,翻译课文。3. 古文二则:了解课文的作者,认读课文的字词,理解文意,体会其中的道理,感悟重诺守信的意义和大胆置疑的作用。4. 陌上桑:认读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流畅的朗读课文,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的主题。5. 诗五首:熟练的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掌握作品中的关键词语 ,比较五首诗的区别,会翻译课文,默写课文。三. 内容简析:(一)八篇古代散文1. 论语六则:孔子,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期鲁国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5、,基本都是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对话,文章大多数是“子曰:”“某某问曰:”的形式,是语录体的典范。课文选了论语的六段孔子说的话,都是关于学习问题的论述,第一则选自“学而篇”,第二则和第三则选自“为政篇”,论述了学习方法的问题;第四则选自“公冶长篇”,第五则和第六则是选自“述而篇”,主要论述了学习态度的问题。实际孔子在学习上就是主张勤奋和谦虚,“学而时习”,“温故而知新”,既要学习又要思考,学思结合,这些都是说要勤奋,“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这些都是说谦虚。这篇课文的关键字词:而 则 愠 说 子 故 罔 殆 是以 识 善 从 这篇课文的通假字:说悦 识志这篇课文

6、中虚词的用法:而连词(顺接连词,转折连词,修饰连词);之的用法作代词,作助词。这篇课文中的句子演变为成语的:温故而知新温故知新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善而从 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2. 世说新语二则: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小说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大批的小说,这部小说集就是那时期志人小说中的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今本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记述了汉魏至晋宋间三百年左右,一百二十多位人物的轶事和言论。书中还记载了一些古人的正道直言,善行美德的故事,表现了比较进步的道德观。这部书里写的都是一些短小的故事,也可以说是一部短篇小说集,编辑人是刘义庆,他是南朝文学家,他身为宗室,袭封王爵,

7、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令,编纂此书的主旨是在险恶的政治环境里,寄情文史,全身远害。南朝梁的刘峻为此书作注,对读者很有帮助。 世说新语之“期行”选自其“方正”篇,讲述的是古人陈太丘之友不守信而令陈之子元方很不以为然的故事,揭示了守信是立世之本做人之道的主题,告诉我们从小要做一个遵约守信的人。 “期行”短小精悍,人物形象鲜明。元方的纯真明理和勇敢是通过他的语言动作描写表现的,友人的无信无礼则是通过他的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的。 “期行”一文中的词语要掌握的:期 委 去 惭 顾 尊君 家君 君通假字:不否 世说新语之“乘船”选自其“德行”篇,讲述的是古人华歆和王朗二人乘船避难途遇求救者而产生救与弃的分歧的

8、故事,告诉人们要对自己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乘船”短小精悍,对比鲜明。华歆说话办事稳当妥帖,能仔细分析情况再做决定,不卤莽,而且对自己的话负责任;王朗比较简单,不能仔细分析情况,随意就应允别人,又轻易就改变自己的决定,对自己说的话不负责任。 “乘船”一文中要掌握的词语:俱 欲 依附 携 耳 遂 通假字:邪耶3. 伤仲永:这篇古代随笔(也是散文)是北宋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选自临川先生文集,讲述了一个自己亲眼所见的故事:神童方仲永具有未曾从师而会赋诗作文的神异禀赋,其父因图小利“不使学”而致“泯然众人”。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材的关系,揭示了后天学习

9、的重要性,告诉我们不能恃智而弛学。 这篇课文有两段,第一段先讲述作者所闻之事:金溪神童方仲永从未读过书,而在五岁时忽然就会作文写诗,乡人以之为奇,以钱币乞之,其父利其然日扳环谒不使学。第二段又写作者所见闻之事:一见仲永十二三,其作不能称前时之闻,二听仲永二十岁泯然众人矣。 此文的特点是:采用先扬后抑的写法,先极笔渲染仲永的天赋神异,后写他泯然众人;记叙中详略得当,详写仲永的神奇,略写他的衰退过程,同时在详写中指出衰退的原因。 这篇课文里应该掌握的词语(课文注解之外的):民 与 即 意 一乡或 使 余 焉 这篇课文理应鼓掌外的句子:(1)父异焉:父亲对此感到惊异。(2)稍稍宾客其父:纷纷把他的父

10、亲当作宾客看待。(3)邑人奇之:同乡人认为他是奇才。(4)父利其然也:父亲认为那样是有利可图。4. 卖油翁:这篇散文是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所作。通过讲述陈尧咨善射自矜,卖油翁酌油手熟的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也说明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课文有两段,第一段先写了陈的箭术高超,当世无双,并以此自负,又写了卖油翁见陈的射技不以为然。第二段写陈与翁的对话,主要是说明射箭与酌油一样,“无他,惟手熟尔”。 课文的写作特色是:篇幅短小,主题鲜明。陈善射十中八九,但手熟尔,翁酌油不湿钱币,惟手熟尔,熟能生巧之理揭示出来;描写细微,形象鲜明。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了陈的自

11、矜,也写出了翁的“睨之”。 这篇课文应该掌握的词语(除了课文注解之外的):善 尝 翁 汝 精 酌多义字有:之 尔 以 5. 三峡:这篇课文是北魏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为水经江水所作注释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是一篇文笔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写了巫峡两岸连山,江水流急,四季之景,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全文有四段,先写山势雄浑高耸,继写水势湍急盛大,再写春冬之景良多趣味,后写晴初霜旦的气氛是林寒涧肃。 课文在写作上的特色主要是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把景物的变化与季节的变化穿插糅合,寓静于动,动静结合,写出了三峡的整体的富于动感的美景。 课文应掌握的词语(除文注外):重 或 朝 暮 蔽 啸

12、 故 多义字:自 自非 绝 通假字:阙缺6. 古文二则:之一: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这篇是出自清代徐珂编辑的清稗类钞敬信,课文以简练的笔墨叙述了古人蔡勉旃在友已亡而寄金无券的情况下,一定要把千金如数送还的故事,赞扬了他这种“重诺责,敦风义”的高贵品质。 蔡的人物性格是文章的中心,他是一个遵守诺言负责任,重视情谊的人,表现在:友人以千金寄之而不立券,说明他的可信;友亡蔡召其子还钱,可见守信负责;友之子愕然不受,蔡说“券在心,不在纸”,可见他诚信;用车把千金送还,履行诺言负责到底。重点的词语要把握:寄 券 亡 愕然 重诺责 敦风义 而翁郎君 辇 卒 致之二:戴震难师 这篇是出自清代语言学家、文字学家、

13、经学家段玉裁的手笔,戴震是清代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也是段玉裁的老师,课文选自戴东原先生年谱。文章中记叙了戴震少年时读私塾对老师提出问题难住老师的故事,赞扬了戴震善于质疑敢于质疑的精神。 课文中应把握的词语:是年 盖 蕴蓄 就 何以 无以 过目成诵 几7. 木兰诗:这是一首乐府诗 ,出自南北朝是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又名“木兰辞”“木兰歌”,是一首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民歌。这首诗是北朝乐府中篇幅较长的叙事歌辞。全诗叙述了古代的一个青年女子木兰在战乱年代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巾帼英雄形象。歌颂了她的精神和品质,也暗示战争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课文写木兰她既

14、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不仅弯刀征战学男儿,解除了老父的忧患,而且“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巾帼压倒须眉,建立了赫赫战功。最后又鄙弃荣华,谢绝高官,“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重叙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在她身上,汇聚着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又淳朴的美德。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语调质朴俚俗,读起来琅琅上口;生动活泼的描写,使人百读不厌;妥帖恰当的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比喻,顶真,夸张,互文,排比,对偶)。8. 陌上桑:这也是一首乐府民歌,是叙事诗 。作品叙述了一个普通劳动妇女凭机智和勇敢反抗权贵的故事,塑造了秦罗敷美丽机智,不慕权贵,不畏权势的女性形象,歌颂了劳动人民勇敢机智坚强的美德。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表现为:在人物描写上,为了突出罗敷的惊人美貌,诗中用间接描写来侧面烘托。写她的美丽,用“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看到她时的反应,写他们那种欣赏的目光,就足以证明。(二)十首古诗 对于古诗的分析可以结合以前的单元复习,理解各篇的内容,会背诵,能默写即可,这里不多说了。【模拟试题】(一)语言文字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