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性物理因素与职业卫生.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4154589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生产性物理因素与职业卫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煤矿生产性物理因素与职业卫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煤矿生产性物理因素与职业卫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煤矿生产性物理因素与职业卫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煤矿生产性物理因素与职业卫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生产性物理因素与职业卫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生产性物理因素与职业卫生.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生产性物理因素与职业卫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逐渐增加,发现一些疾病的发病原因与生产工作条件关系十分密切,如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下背痛、慢性腰腿痛、腕管综合征、颈肩腕综合征、下肢静脉曲张、脊柱侧弯、各种骨关节疾病等等。随着现代生产工作方式的转变,某些疾病已在逐年减少,如下肢静脉曲张、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和脊柱侧弯等,有些则越来越受到职业卫生学家的关注,如下背痛、腕管综合征、颈肩腕综合征等疾病。这些疾病目前未列入国家职业病名单,但加强对这类就业人员的劳动保护和卫生保健却是十分重要的。煤矿井下工作面长期处于低温、高湿的状态,工人在这种工作环境中进行高强度劳动作业,出汗多而不易蒸发

2、,有时还在渗水的淋浴下工作,因此容易受寒湿的影响而罹患腰腿痛等病症。重庆市大多数矿井的地质结构属于急倾斜薄煤层,工人长期在固定的半旋转或屈膝弯腰姿势下劳动,使部分腰肌韧带过度劳累,造成局部代谢紊乱、充血和水肿,甚至组织增厚变性或发生慢性韧带断裂而逐步形成累积性劳损。煤矿工业外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较为多见,当矿工的脊柱或腰部软组织受伤后,受伤部位可产生纤维变性和瘢痕,肌肉韧带关节发生粘连、增生或压迫神经纤维,可引起腰部平衡失调,脊柱失去正常软组织的保护作用而造成慢性腰部及骨关节等部位的疾病及疼痛。一、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是指煤矿井下工人在特殊的劳动条件下,致使滑囊急性外伤或长期摩擦

3、、受压等机械因素所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改变。1964年,全国人大就提出建议将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列为职业病,同年由劳动部、卫生部和全国总工会发布的关于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试列为职业病的通知中,规定从10月1日起将滑囊炎列为煤矿井下工人的职业病。1987年,卫生部等4部门在关于修订颁发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的通知文件中,将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正式列入了职业病名单,但一直没有国家强制性卫生标准,给滑囊炎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多困难。我国每年煤产量约14亿吨,居世界之首。全国煤矿工人约800万,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高发已为公认的事实,为矿工的常见病,并与职业密切相关,严重影响矿工健康,影响煤炭工业快速

4、和可持续发展。1996年卫生部通过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下达了“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国家卫生标准研制计划。2002年4月8日卫生部正式颁布了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的诊断标准,于2002年6月1日起实施。职业流行病学19841986年间,职业卫生专家对全国9家具有代表性的矿务局和3家地方煤矿49 045名井下矿工的调查发现滑囊炎病例共789例,患病率为1.61%。但因煤层厚薄、作业条件、机械化程度、劳动保护措施等不同,各矿区滑囊炎的患病率悬殊甚大,波动在0.14%9.46%之间,滑囊炎在煤层较薄、作业条件较差、机械化程度较低、劳保措施较差的煤矿患病率较高,以煤层只有25 70 cm厚

5、,煤层倾斜角又大,矿工必须匍匐爬行的南方地方煤矿尤为突出,在重庆某煤矿,矿工滑囊炎患病率高达14.39%。而在对4个矿务局3 526名地面工人滑囊炎的抽样调查中只发现4例,患病率仅为0.11%。不同工种之间,滑囊炎患病率亦有显著差异,其中以采煤工最高,掘进工次之,辅助工最低。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因多以慢性摩擦受压损伤为其致病因素,故有随年龄增长、井下工龄延长,其患病率有呈逐渐增高的趋势。病因和好发部位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多数与长期反复摩擦刺激有关(94.91%),其好发部位共有20余处,好发部位与井下作业姿势关系密切,长期爬行、蹲、跪、侧卧和肩扛等作业的井下矿工,滑囊炎多发于膝

6、、肘、肩关节等长期机械摩擦和受压的部位,与其部位相应的髌前滑囊炎、膝外侧滑囊炎、鹰嘴滑囊炎和肩峰下滑囊炎尤为多见。临床表现根据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的特点,按其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穿刺液性质和病程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1、急性期:有外伤史,或在关节局部受摩擦、压迫初期,急性发作,在关节周围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部位固定、表面光滑、有波动感、界限清楚、压之疼痛的囊性肿物,X线平片显示软组织阴影,穿刺液为血性渗出液,病程1014天。2、亚急性期:关节局部有受反复摩擦、压迫史,或有急性滑囊炎史,局部有不适感,轻度压痛,见有边界清晰的囊肿,常反复发作,X线平片可见局部有钙化点或软骨下骨质硬

7、化现象,滑囊造影显示,滑囊壁呈毛刷样改变,穿刺液呈淡黄色透明粘液,病程为13个月。3、慢性期:长期局部反复摩压受损或亚急性滑囊炎经多次穿刺及药物注射治疗,滑囊逐渐萎缩,局部皮肤有瘙痒、皱襞感,粗糙和胼胝样变,活动时有踩雪音,滑囊穿刺有残存少量滑液,病程为3个月以上。诊断和鉴别诊断凡有从事煤矿井下工作职业史,患部有长期、反复摩压或急性外伤史,临床上除具备局部肿块或局部皮肤粗糙、瘙痒及皱襞感外,还应具备患部酸胀痛、不适感,受压时痛、关节运动疼痛,活动时局部有踩雪音,急性炎症反应等4项症状。体征有囊性肿物,形状不一,大小不等,肿物部位固定,表面光滑,界限清楚,局部压痛,有波动感,捻发音,局部皮肤增厚

8、呈胼胝样改变。继发感染时,有红、肿、热、痛及关节活动障碍。再结合X线表现、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穿刺液性质的观察一般可予确诊。滑囊炎易累及相邻关节,因此有时被误诊为骨关节炎,也可能被误诊为腱鞘囊肿、滑膜瘤、滑膜囊肿、Baker囊肿、纤维瘤、脂肪瘤、脂肪垫等。创伤性滑囊炎还应与化脓性滑囊炎、慢性类风湿性滑囊炎、结核性滑囊炎等相鉴别。1、纤维瘤:硬性纤维瘤表现为皮肤隆起。软性纤维瘤为结缔组织组成带蒂的柔性肿物。神经瘤性象皮病由于其重量可引起邻近软组织变形,或由于丰富的 血管而使其所在部位的骨骼增大,局部皮肤增厚并有皱褶似象皮。2、脂肪瘤:一般单发,由正常脂肪小叶构成,小叶有纤维间隔,其外有一薄层被膜。多

9、数体积较小,质软,无痛,可移动。因皮肤与小叶间有纤维带相连,故皮肤表面常有浅凹。3、脂肪垫:为局限性脂肪组织增生,皮下脂肪垫多见于肩、背和肩胛,质硬,边界不清,与皮肤紧密相连,可以推动,没有薄层被膜。4、骨关节炎: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关节活动不是那么灵活。主要体征为关节肿胀,有中度渗液,关节活动时有吱嘎声。5、腱鞘囊肿:多发生于腕、膝、肘、踝关节周围,为皮下圆形紧张的小肿块,张力高而有波动,有轻微痛感,常与外伤及职业性牢损有关,囊液呈胶冻粘液,不溶于水,PH88.5。6、滑囊囊肿:是一种退行性变囊肿,起源于关节囊或腱鞘,囊肿突然出现,呈圆顶状肿胀,无痛感,

10、囊内为透明黄色粘液,吸出后可再生。7、Baker氏囊肿:又称为膝关节滑膜后疝,位于腘窝内,与膝关节相通,也称为交通性腘窝囊肿。圆形或半圆形,鸡蛋大小,囊肿内容物为稀薄之粘液,透明淡黄色,溶于水,PH为77.4,与正常关节液相同。二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滑囊炎是煤矿井下工人常见的职业病,严重地影响着矿工的健康。经文献检索,国外只有德国和智利将滑囊炎列为职业病,对慢性滑囊炎的发病机制作过某些探讨,认为与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存在及参与有关。但没有哪个国家对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作过更深入、细致的研究。80

11、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学者在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的职业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其分期和治疗等方面做了大量、系统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和资料,为制定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提供了依据。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是根据十余年来,我国职业卫生学者对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及动态观察的文献复习基础上制定的。从1964年全国人大建议将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列为法定职业病至强制性国家标准出台经历了30多年的历程。这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一部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的诊断标准,填补了我国30多年来只有职业病名单而没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空白。该标准文本得到了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专委会的充

12、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提出的临床分型、治疗处理原则等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制定的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坚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确定了在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滑囊炎的分期诊断中必须包括病因、临床表现、穿刺液性质和病程等内容并制定各期的相应的处理原则。因滑囊炎X线表现的特异性并不太强,病理检查在基层煤矿亦有一定困难故未列为诊断的必备条件,仅在“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附录A)”中提及,在作鉴别诊断和为制定手术方案时可选用。标准适用范围标准主要适用于煤矿井下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因跪、爬行、侧卧、肩扛等所致滑囊炎的一种创伤性、无菌性炎症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也适用于金属和化工矿山开采、隧道开凿等工人在劳动时引起

13、的创伤性滑囊炎的诊断与处理。煤矿井下工人劳动条件和劳动姿势较为特殊,本病更为常见。煤矿井下工人在跪和爬行时,膝关节较易受累,髌前滑囊炎多见;在侧卧和爬行时,膝和肘关节较易受累,膝外侧滑囊炎和鹰嘴滑囊炎多见;肩扛时,肩关节较易受累,肩峰下滑囊炎多见。诊断原则根据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有急性外伤和长期摩擦或压迫的职业史、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类似表现的疾病,方可诊断。诊断及分期标准本标准在对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时,须注意与骨关节炎、腱鞘囊肿、滑膜瘤、滑膜囊肿、Baker氏囊肿、纤维瘤、脂肪垫以及化脓性滑囊炎、类风湿性滑囊炎和结核性滑囊炎等疾病相鉴别,有困难时,可

14、施行X线摄片或滑囊造影术,为明确滑囊炎的诊断分期,可辅作病理组织学活检。在煤矿井下工人中,以亚急性和慢性滑囊炎最为多见。1、急性滑囊炎有急性外伤史,或在关节局部受摩擦、压迫的初期关节周围出现有部位固定、表面光滑、有波动感、界限清楚、压之疼痛的囊性肿物,穿刺液为血性渗出液。病程一般为1014天。2、亚急性滑囊炎关节局部有受反复摩擦、压迫史,或急性滑囊炎史,局部有不适感,压之疼痛较轻,见有边界清晰的囊肿,常反复发作,穿刺液为淡黄色透明粘液。病程一般为13个月。3、慢性滑囊炎关节有长期反复摩擦、压迫史,或亚急性滑囊炎经多次穿刺及药物注射后,局部皮肤有瘙痒、皱襞感、粗糙和胼胝样变,穿刺液为少量淡黄色粘

15、液。病程一般为3个月以上。病程也是滑囊炎分期的重要依据,但此内容列在“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附录A)”中,急性滑囊炎病程一般为1014天,亚急性为13个月,慢性为3个月以上。治疗原则1、急性滑囊炎:患者受伤后滑囊内有急性炎症变化,一般经12周可以自愈,故以休息为主。但患处应防止继续受伤或受摩擦和压迫,尤应防止继发感染。2、亚急性滑囊炎:穿刺抽液,囊内注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并加压包扎。非手术治疗无效时行滑囊切除术,为制定手术方案可借助于X线平片检查或滑囊造影术。3、慢性滑囊炎:患者滑囊逐渐萎缩,以理疗为主。皮肤胼胝样变者不宜行滑囊切除术,以免伤口不易愈合或因术后瘢痕形成而影响关节功能。劳动能力鉴定

16、急性、亚急性滑囊炎患者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亚急性患者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者以及慢性患者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如需作劳动能力鉴定,按GB/T16180-1996处理。健康检查的要求煤矿井下工人就业体检应作骨关节检查,每年应作一次骨关节检查。职业禁忌证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畸形和其他骨关节疾病。三、慢性腰腿痛慢性腰腿痛是一组多病因疾患所引起的腰腿部征候群。在煤矿生产特定环境中,井下作业环境欠佳,高温、低湿和低气流等不良气象条件,工人日常劳动强度大,恶劣的地质结构造成工人的强迫劳动体位和姿势,长期劳累以及工业外伤可导致腰部肌肉、韧带、筋膜以至脊柱和椎间盘等部位的累积性劳损变性和功能性失调,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引起慢性腰腿痛。慢性腰腿痛的临床分级:1、轻度:有一定症状,但无明显体征和功能障碍,能坚持工作。2、中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