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江地采砂地质勘察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410745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江地采砂地质勘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江地采砂地质勘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江地采砂地质勘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信江地采砂地质勘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信江地采砂地质勘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江地采砂地质勘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江地采砂地质勘察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江+采砂规划地地质勘察报告第一部份 文字报告1、绪言1.1 工程概况:受+的委托,+对信江+采砂规划地地质勘察。 信江+段采砂规划地位于余江县与余干县交接处,为信江盆地。采区范围:采区长约3190m,宽约80m,采取面积234258平方米,采区控制范围的平面坐 标为:+。1.2 勘察目的任务及技术依据:(1) 勘察技术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范(SL251-2015)河道采砂规划 编制规程(SL423 2008)等有关规范进行。(2) 查明采区砂砾石料分布范围、厚度,结构特征、颗粒组成、级配等;(3) 查明上覆剥离层或无用层的分布范围、厚度;(4) 对砂砾石料进行质量评价;(5)

2、评价采砂对河道及两岸岸坡稳定影响;1.3 勘察工作布置及勘察方法:勘察工作布置依据地勘技术要求,钻孔间距约按550m布置,但每个采区钻孔数量不少 于4个,每个孔深应大于开采深度3-5m。布置勘察孔。(1) 准备工作:2018年1月16日(2) 现场作业:2018年1月16日至1月24日(3) 资料整编:2018年1月24日至1月26日(4) 报告提交:2018年1月26日(2) 勘察方法采用2台XL-1钻机进行施钻。1.4 工作成果及质量评述(1 )施工钻孔8个,总进尺75.80m;(2) 取扰动样12个;(3) 观测钻孔水位8孔8次;(4)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4份;(5) 编制文字报告及附表、

3、附图。(6) 各项成果质量评述均达规范要求。2、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2.1自然地理信江+段采砂规划地位于余江县境内,信江中下游,东与鹰潭、北与万年、余干交界。 发源于浙赣两省交界的怀玉山南的玉山水和武夷山北麓的丰溪水,在上饶汇合后始称信江。 干流自东向西,先后流经上饶、铅山、弋阳、贵溪、鹰潭、余江、余干等县市,收纳了丰 溪、泸溪河、铅山河、湖坊河、葛溪、罗塘河、白塔河等支流。在余干的八字嘴附近分为 两支:主支经瑞洪至康山注入鄱阳湖,全长313公里;北支余水河注入鄱江。全流域面积1.5 941万平方公里,耕地26万多公顷。流域位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四 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

4、充足。近50年年平均气温为17.6C,其中一月份平均 气温5.2C,七月平均气温29.3C。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12C,年极端最低气温一15.12C。 年平均降水量1788.8毫米,最多年份降水量2543.0毫米,最少年份降水量980.7毫米, 其中46月份平均降水量844.8毫米,7-9月份平均降水量350.9毫米。平均年日照时数 1739.4小时,无霜期258天。2.2地貌、地质+市地貌属华东低山与丘陵。信江及其支流地貌主要为河谷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地层 岩性较为简单,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和白垩系地层,河漫滩和I级阶地上具有明显的 二元结构。第四系人工堆积物主要成分为砂壤土和细粉砂,砂

5、壤土主要由砂粒、粘粒和少 量粉粒组成;第四系堆积物上部为细粉砂,中下部为砂卵石层,并随着深度的增加,卵石 粒径有所增大,分选性较好,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白垩系砂岩,砂岩呈紫红色,主要由 细颗料构成,泥质胶结,呈全强风化。2.3河床地质组成 信江中下游鹰潭段河道为河谷平原,地势较平坦,多年来河道冲淤变化不大,河床基座主要由沉积砂岩组成,河床覆盖层厚度2llm,床砂主要为中粗砂、砾(卵)石等,质量较 好,储存较丰实。2.4地质构造与地震+全市范围内的大地构造属南岭准地槽边缘的信江凹陷带,大体上为一平缓的向斜构造, 从老到新有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中生代三叠纪、白垩世和第四纪。基岩主要白垩纪砖红色、 紫

6、红色中细粒砂岩。地表土多为红壤土,偏酸性。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 2016 年修正版)本区划分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 s (第一组)相当于地 震基本烈度为6度。3、采区地质条件3.1地层岩性分布情况据钻孔揭露,在勘察深度内,场地下部岩土大体可分可分3层,自地面向下各层分别为 粉土层圆砾层、全风化砂岩层;现分述如下(参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土工试验分 层统计表等图表)粉土层:黄褐色、杂色,饱和,稍密,主要由石英质砂粒及少量粘粒组成,见少量云 母。局部分布,仅在第ZK2,ZK3, ZK4, ZK5,Z

7、K6,ZK7, ZK8号孔一带可见;该岩土层钻 孔揭露的一般厚度0.200.50米,平均厚度0.34米;钻孔揭露的层顶面埋深0.00米0.00 米,平均埋深0. 00米;钻孔揭露的层顶面标高1 1 . 50米 14. 60米,平均标高1 3. 89米。 该岩土层在 ZK1 钻孔位置及附近地段缺失。 圆砾层:黄褐色、杂色,饱和,稍密中密,颗粒粒径一般在23cm之间,最大粒径 8cm,亚圆状,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差,级配较差,含量占60%左右,母岩成分为砾砂岩, 主要以中粗砂充填胶结为主。全场地分布;该岩土层钻孔揭露的一般厚度 4.606.30米, 平均厚度5.25米;钻孔揭露的层顶面埋深0.00

8、米0.50米,平均埋深0.30米;钻孔揭露 的层顶面标高11.20米14.33米,平均标高13.29米。 全风化砂岩层K2:紫红色,由基岩剧烈风化而成,原岩结构已完全破坏,已全风化 呈硬塑状土,但残余结构尚能辨认,手捏易碎,全场地分布;该岩土层钻孔揭露的一般厚 度3.404.10米,平均厚度3.93米;钻孔揭露的层顶面埋深4.90米6.80米,平均埋深 5.55米;钻孔揭露的层顶面标高6.40米9.70米,平均标高8.04米4、储量质量评价该采区勘察期间正逢枯水期;以枯水期水位为标准,根据野外鉴定及团湖采区土工试验报告显示,其有用层储量为圆砾层,储量大部为水下。其表观密度2494-2602kg

9、/m3、平均 2549kg/m3、堆积密度 1539T681kg/m3、平均 1609.25kg/m3、针片状颗粒含量 0.6T.1%、 平均13.60%、软弱颗粒含量0.5-0.9%、平均0.74%、含泥量0.1-0.28%、平均0.24%、细度 模数FM;4.374.50平均4.44、粒径;0.810.99、平均粒径0.89mm、参照SL251-2015规 范未达到混凝土细骨料标准,达到混凝土粗骨料标准。据平均厚度法计算该采区圆砾层,储量为122.98X 104ms,满足年开量5.0X104ms。详见储 量计算表。5、开采运输条件评价1、采区地处漫滩、河床;团湖采区位于碳埠周家附近,地处漫

10、滩左侧, 该采区由于上游熊家洲的控制作用,下游 向左拐弯且曲率较大,在其右侧形成一个大砂洲,约占河道的 40,使得深泓靠左岸发展, 信江中下游鹰潭段河道为河谷平原,地势较平坦,多年来河道冲淤变化不大,河床基座主 要由沉积砂岩组成,河床覆盖层厚度2llm,床砂主要为砾(卵)石,质量较好,储存较丰实。2、河道通航要求;采区位于河道顺直段主航线右侧,为沙洲的左边缘,采区采砂加宽了主 航道宽度。因此适量定点定船等措施,不会对通航安全造成大的不利影响。3、采区剥离层厚度;据钻探资料显示,该采区上覆约该0.2-0.5m,体积7.02X 104ms厚剥离层及无用夹层,开采时应引起重视。4、采区砂砾卵石层的密

11、实状况;采区砂砾卵石层的密实状况为稍密。6、采砂对河道及两岸岸坡稳定影响;该采区河道岸坡以土质岸坡为主,上部为粘土、砂壤土,下部为砂、卵石,岸坡较稳定。上覆少量剥离层及无用夹层,大部为水下开采,采区右侧有一较大闲置平整场地,可作为 卸砂点及堆料场和弃料场,该点可通206国道道路。该采区距206国道约 1 公里左右,开 采技术、运输条件相对较便利、可行。规划采区属江心洲,对河势及两岸基本无影响。7、结论与建议信江河道规划采砂地,可作为混凝土粗骨料的生产地,区内交通运输条件,开采技术要 求均满足现状。开采时应注意建材级配,可采用筛分方法。以达到质量要求。并注意对河 道的保护。采区沿岸及近岸附近无取水口,采区内适度采砂是可以的,但在采砂期应加强 管理,作业的船舶必须配备油水分离器,垃圾储存器等环保措旌,污染物应达标排放,以 免污染河道水质。河砂开采一定要在批准的作业内,按采砂规划限定的开采量进行开采。 如果 过量开采,必然在一业程序上改变河床边界条件,可能导致局部河势发生变化,危及防洪 和航运安全。市、县人民政府采砂办为了了解采砂河段的河床变化,必须对河道水下地形 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第二部分 附表(文后)第三部分 附图(表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