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节奏教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4075015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节奏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节奏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节奏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节奏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音乐节奏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节奏教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小学音乐课中的节奏教学 节奏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每位音乐教师都曾实践过。学生虽每课必习之但效果不佳,即使到了小学毕业时能独立认读比较简单的音乐节奏者也是寥寥无几。反思回味已成“过去时”的节奏教学可谓困惑颇多:节奏教学的任务可以细化为哪些具体内容?节奏教学应该从哪里开始?节奏教学应该按什么样的程序去操作?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把节奏学会等等。正是这些困惑,现实而严重地制约着节奏教学质量的提高。现仅就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几个急须解答的问题浅谈如下。一、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意义一是培养学生识谱能力的需要。乐谱是记录音乐的符号,亦可谓是记录音乐的“文字”。识谱能力是

2、学生打开音乐殿堂之门的金钥匙,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为“音盲”的狭义标志,更是学生继续学习音乐,特别是终身自主性、能动性学习和享受音乐所必须奠定的基础能力。旋律是不同高低和长短的音按照一定的节拍和调式要求的有序进行。识谱能力实质上是节奏能力和音准能力的有机结合。只有具备良好的节奏认读能力,才能在唱谱的过程中机敏准确地控制和表现出在一定节拍和速度速度基础上的不同长短的声音。二是是培养学生音乐运动觉能力的需要。音乐运动觉能力是人的身体对音乐的接受和反射能力。即是人在音乐的音响或符号刺激下,将接受的音乐信息转化成身体动作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强弱,表现为人体对音乐信息的反映是否敏锐、身体动作是否与音乐的各种

3、变化配合是否默契、音乐表现是否准确。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中最容易感受的要素。在节奏教学中,不论是认读还是拍打及演奏,学生始终实践着身体对节奏的反应。因此,节奏教学有助于学生音乐运动觉能力的培养。三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需要。音乐是应用自身的诸多要素来实现自我建构的。音乐审美能力归根到底是对音乐各种要素的感受理解能力,因为只有真实地会意音乐要素的表现功能,才有可能真正意义地走进音乐的理性欣赏。节奏的张弛与舒密布局的万般姿态,派生出了音乐惟妙惟肖的千变万化。只有通过有效的节奏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认识节奏、感受节奏、理解节奏。可以肯定地说:节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教学内容。二、小学

4、音乐节奏教学的任务一是节奏的模仿能力。节奏的模仿能力,就是学生对教师拍打、演奏及音乐中的节奏,听后能记忆并以声音的形式表象出来,再用身体、乐器等将其表演转化成有声节奏的能力。二是节奏的认读能力。节奏的认读能力,就是学生能够按照稳定的节拍和速度,独立地用嘴念出音乐节奏的能力。亦可谓是乐谱视唱能力的“节奏”方面的分解。清晰、稳定、敏锐、准确的节奏的认读能力是学生节奏的核心能力,它包括“认”和“读”两个方面:“认”是指认识音符并知晓每个音符的相对时值;“读”是“认”的结果的声音表现。三是节奏的记写能力。节奏的记写能力,就是学生将教师按一定的节拍和速度拍打或弹奏的节奏听后能独立记录下来的能力。节奏的记

5、写能力可分解为三个连续的环节:一是能够听清楚,二是能够把听清楚的节奏在大脑中反映出对应的音符,三是能够用笔准确地记录下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形成音乐节奏记写的障碍,教学时必须各个击破。四是节奏的演奏能力。节奏的演奏能力,就是学生在节奏的认读能力的基础上,用身体、打击乐器等将节奏谱演奏成节奏音响的能力。良好的节奏的演奏能力,绝对不是一种简单的音响形式的复述,而必须服从于一定的音乐理解并结合适当的音乐控制才会更具有音乐的意义。五是节奏的审美能力。节奏的审美能力,就是学生对音乐节奏音乐表现意义的感受、理解及表现的能力。节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节奏教学中被忽视的目标,这样的节奏教学很容易机械、枯燥

6、而乏味。三、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路径一是认识声音的长短。节奏是声音不同长短的有序结合,对声音长短的感受和理解,是学生学习音乐节奏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建立“一拍”的概念。建立稳定的“一拍”概念,是学生继续学习音乐节奏的“基石”,没有这块“基石”的奠基,进一步的节奏学习就无法展开。稳定的“一拍”概念,首先是学生清晰地理解“一拍”的时值意义,其次是指学生在同步地手划拍并用嘴读出一拍的声音时,依托于稳定的节拍和速度,特别是划拍一定要控制地均匀准确。三是学习二拍、四拍、半拍。学生建立了稳定的“一拍”概念,二拍、四拍、半拍的学习就迎刃而解了。学习二拍、四拍时,注意学生不要读成两个一拍或四个一拍,学习半拍时,特

7、别是读两个连续的半拍时,划拍不要划成两个快速进行的一拍,否则就会乱了节拍的“阵脚”。 四是认识一拍半和“半拍的一半”。学生有了一拍和半拍的学习基础,一拍半的掌握也就不难了,通过自主探究就可以实现。“半拍的一半”实质上就是四分之一拍,因为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习分数,所以我们只能这样称呼。五是认识“空”一拍、“空”半拍。认识“空”一拍、“空”半拍,实质就是开始了对带有休止符节奏的学习。“空”就是用无声的时值代替有声的时只值。为了保证带有休止符节奏的有效学习,一定要加强学生内心节奏感的培养。六是切分节奏及其它。学生有了在低年级形成的节奏能力基础,中高年纪学习切分音、三连音、跨小节等一些较复杂的节奏也

8、就不会难上加难了。四、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方法一是学用统一。节奏是音乐的表现手段之一,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基础环节。学用统一就是强调因为用而学,学了必须用。可以具体地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音符学习和其构建节奏的学用统一,二是节奏学习和其在歌曲、欣赏、演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基础性的学用统一。这样,既可避免就知识而知识、就能力而能力的专业化倾向,又能使所学知识及时地转化成能力,特别是能让学生在应用自己的节奏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我能行”的快乐。二是联系生活。音乐源于生活、再现生活、表现生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节奏教学的很多内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素材。如半拍、一拍、二拍

9、即可对应为“我”在跑步、爸爸走步、爷爷散步,也可理解为小狗、老鸭子、老牛的不同叫声。这样,不仅会自然地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也能使节奏教学趣味盎然。三是能动建构。节奏教学中的能动建构,就是强调节奏教学中学生的能动作用。即一个新音符、新节奏的认知,一定要以原有的节奏知识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的主动探究来完成。教师要发挥好引领帮助的作用,而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这个音符唱几拍、这个节奏怎么读,否定和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作用。比如在学生已经建立了稳定的一拍子概念后,要学习新知识半拍子,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复习一拍子,然后再让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是半拍子,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用划拍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

10、,通过这种观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最后揭示出半拍所对应的音符和它派生出的新的节奏。四是注重审美。节奏教学的终极目标是理解节奏的音乐审美意义。节奏教学的注重审美,就是要给学生创设更多感受节奏与音乐形象的关系的机会。如舒展而慢速进行的节奏与辽阔的天空或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密集紧凑的节奏和焦急的心理或急行军等等。五、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经常出现的个问题一是节奏游离于节拍之外。节奏游离于节拍之外的教学现象经常表现为如下两种情况:一是脱离了节拍强弱规律的规范;二是没有固定时值的单位拍,即进行的速度不稳定。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音乐感觉的培养。二是节奏练习教师不给速度。节奏练习必须依托于一定的速度而进行。可有些个别教

11、师在节奏练习开始时不给学生速度,特别是较多人齐读时很难读准。三是节奏认读变成节奏模仿。在认读一条未曾谋面的新节奏之前,往往在教师往往先大声地读一变后,学生才大声读起,可你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眼睛干脆就没有看那条节奏,只是在随帮唱曲地应付着。这时的节奏认读就变成了对教师大声读的反复节奏模仿,而失去培养学生独立认读音乐节奏能力的意义。四是只重整体效果忽视个体差异。在多种形式的节奏练习时,学生集体参与的多,个体独立表现的机会少。这样的练习会以整体效果掩盖个体的差异,发现不了某些学生的不足,久而久之会使一部分学生因欠帐而掉队。因此,节奏教学提倡适量的个别表现和指导。五是重机械练习轻节奏审美。在节奏教学中

12、,就音符而音符、就节奏而节奏,只是机械地传授知识、机械地练习能力,远离节奏的音乐意义、节奏的音乐审美。这种机械的节奏练习,使学生享受不到音乐的快乐而影响节奏学习的兴趣。六、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四点建议一是先感受时值的长短,然后再学习认识对应的音符。先感受时值的长短,然后再学习认识对应音符的教学方法,一是强调节奏学习要从感性入手,二是强调小学阶段的纯音乐知识学习必须服从、服务于音乐实践活动的需要。在充分感受时值长短的基础上,学生就更容易理解所对应音符的音乐意义,使其不再是没有附着体的空洞符号。及时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转化。二是一、二年级只学习音符的时值,以后再学习音符名称。对于一个具体的音符,

13、它是几分音符和唱几拍这两个数字,低年级的学生在记忆时非常容易泛化。因此,我建议对一、二年级的学生,节奏教学时只学习音符的时值,以后再学习音符名称,这样会降低学习难度,保证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效果。三是先固定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以后再谈及其它节拍类型。音符时值的认知和节奏能力的形成,对于小学生来说确实不是一触而就的,需要反复实践和较长时间才能稳定。如果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节奏还一知半解,就因为考虑进度或“假审美”的需要,过早地在教学中介入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节奏,学生就不是简单的记忆泛化而是发懵了。所以我认为先固定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以后再谈及其它节拍类型为好。四是节奏不是“数学”,一定要强调节奏的整体感受。认识音符的时值固然重要,因为不同时值的记忆是节奏实践时敏锐反应的理性指导。但节奏教学一直停留在相对时值的“数学”意义上,节奏就会变得机械、僵硬和枯燥。只有走出节奏教学始出的“数学”意义控制阶段而强调节奏的整体感受,音乐的节奏才能活起来、动起来、美起来,节奏才能开始具有音乐意义。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强调关于节奏教学的理性认知固然重要,但加强节奏教学一招一势的有效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如果你我他共同努力,能以节奏教学为突破口,带动全方位的音乐教学走出近似无为的低谷,定是可喜可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