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真题—湖北省化学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563951605 上传时间:2024-07-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中考真题—湖北省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4年中考真题—湖北省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4年中考真题—湖北省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4年中考真题—湖北省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4年中考真题—湖北省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中考真题—湖北省化学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中考真题—湖北省化学试题(解析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Cl -35.5 Ti -48一、选择题(共13题,共18分。2431题,每题1分;3236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端午时节,粽叶飘香。粽子是用粽叶包裹糯米等蒸煮而成的食品,因粽叶中含有对乙烯基苯酚,会散发出清香。完成下面小题。1. 在下列粽子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采粽叶B. 洗粽叶C. 包粽子D. 煮粽子2. 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A. 糖类B. 油脂C. 蛋白质D. 维生素3. 下列关于对乙烯基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由

2、17种元素组成B. 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C. 属于无机化合物D. 一个分子中含有4个分子【答案】1. D 2. A 3. B【解析】【1题详解】A、采粽叶过程中只是将粽叶采摘下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洗粽叶过程中只是洗掉杂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包粽子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煮粽子过程中,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2题详解】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A。【3题详解】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对乙烯基苯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说法错误;B、

3、对乙烯基苯酚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8:8=1:1,故B说法正确;C、对乙烯基苯酚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C说法错误;D、一个分子中含有8个氢原子,不含有氢分子,故D说法错误;故选:B。4. 2024年我国环境日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 分类回收生活垃圾B. 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C. 推广使用煤炭燃料D. 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答案】C【解析】【详解】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故做法正确;B、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工业废水净化达标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做法正确;C、推广使用煤炭燃料,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故做法错

4、误;D、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故做法正确。故选C。5. 把少量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 泥土B. 蜡烛C. 蔗糖D. 汽油【答案】C【解析】【详解】A、泥土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不符合题意;B、蜡烛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C、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D、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不符合题意;故选:C。6. 液氢、液氧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其反应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为氧化物B. 丙的化学式为H2OC.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D.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

5、合价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此反应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乙是O2,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说法错误;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丙的化学式为H2O,故说法正确;C、由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故说法错误;D、在反应物氧气中,氧元素显0价,在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甲,故说法错误。故选B7. 安全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熄灭酒精灯B. 检查气密性C. 滴加液体D. 稀释浓硫酸【答案】B【解析】【详解】A、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防止发生

6、火灾,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8. 同学们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夹持装置已略去),能达到目的的是目的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B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铁生锈的条件方案A. AB. BC.

7、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可能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使石蕊变红,也可能是二氧化碳与石蕊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红色物质,所以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应设计对比实验,故方案不能达到目的;B、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和催化剂的种类均不相同,变量不唯一,无法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故方案不能达到目的;C、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使装置内压强增大,气球会涨大,会受到浮力,导致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方案不能达到目

8、的;D、左边量筒上部足量光亮的铁丝绒只与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不会生锈;左边烧杯底部的铁丝绒只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不会生锈;右边左边量筒上部足量光亮的铁丝绒同时与空气和氧气接触,一段时间后,会生锈,量筒内液面上升;对比三处足量光亮的铁丝绒的变化可以得出铁生锈需要同时与空气和水接触,量筒内液面上升的体积就是足量光亮的铁丝绒消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方案能达到目的。故选D。9. 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越王勾践青铜剑,其主要成分为铜锡合金。下列有关铜锡合金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金属材料B. 熔点高于纯铜C. 硬度低于纯锡D. 铜、锡均能与稀硫酸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

9、金属材料包含合金和纯金属,即铜锡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正确;B、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其纯金属的熔点,即铜锡合金的熔点低于纯铜,故B错误;C、合金的硬度高于组成其纯金属的硬度,即铜锡合金的硬度高于纯锡,故C错误;D、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的后面,无法与稀硫酸反应,故D错误。故选A。10. 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壤中含有钇元素的矿物盐,该盐被命名为“嫦娥石”。钇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钇属于非金属元素B. 钇元素符号为yC. 钇原子序数为39D. 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g【答案】C【解析】【详解】A、钇带有“金”字旁,则钇属于金属元素,故A说法错误;B、由元素

10、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则钇的元素符号为Y,故B说法错误;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钇的原子序数为39,故C说法在正确;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则钇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故D说法错误;故选:C。11. 在下列劳动项目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劳动项目解释A给农作物施用尿素尿素是一种复合肥料B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气体分子间隔较大C用厕所清洁剂(含盐酸)除铁锈盐酸能与铁锈反应D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A. AB. BC. CD. D【答案

11、】A【解析】【详解】A、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该选项解释错误;B、气体分子间隔较大,给自行车胎充气,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该选项解释正确;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与铁锈反应生成氯化铁与水,故可用厕所清洁剂(含盐酸)除铁锈,该选项解释正确;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以能使植物油以很小的液滴在水中分散成小液滴,可用洗涤剂清洗油污,该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12. 在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时,做了如下图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B. 左侧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生C. 右侧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D. 可得出甲烷含有氧元素【答案】D【解析】【详解】A、甲烷燃烧时火

12、焰呈(淡)蓝色,故A说法正确;B、甲烷燃烧生成水,则左侧干冷烧杯内壁有小液滴产生,故B说法正确;C、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右侧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故C说法正确;D、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含有氧元素,则可得出甲烷中一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故D说法错误;故选:D。13. 宋会要辑稿记载:“浸铜之法,先取生铁打成薄片,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硫酸铜溶液)所薄,上生赤煤,取出刮洗入炉烹炼,方成铜。”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 “打成薄片”增大了反应的接触面积B.

13、 “铁片为胆水所薄”发生了置换反应C. “上生赤煤”指铁片上生成了红色的煤D. “浸铜之法”可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答案】C【解析】【详解】A、“打成薄片”,增大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不符合题意;B、“铁片为胆水所薄”,发生反应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C、“上生赤煤”是因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红色的铜,不是红色的煤,符合题意;D、“浸铜之法”中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铁比铜活泼,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7题,共32分)14. 生产、生活中蕴含着

14、许多化学知识。(1)图1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因为其具有_性。(2)图2中的“锌”指的是_(填“单质”或“元素”)。(3)图3中生石灰(CaO)除湿防潮的原理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图4中碱式碳酸镁受热时:,它能做阻燃剂是因为:该反应吸热而降低可燃物温度;_(写一条)。【答案】(1)吸附 (2)元素 (3) (4)生成的MgO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可隔绝空气(或生成的不支持燃烧,可灭火,或生成的气化时吸热,会降低温度,或生成的密度大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可隔绝空气等)【解析】【小问1详解】图1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因为其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小问2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图2中的“锌”指的

15、是元素;【小问3详解】生石灰(CaO)除湿防潮的原理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小问4详解】碱式碳酸镁能做阻燃剂,是因为生成的MgO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可隔绝空气(或生成的CO2不支持燃烧,可灭火,或生成的H2O气化时吸热,会降低温度,或生成的CO2密度大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可隔绝空气等),达到灭火的目的。15. 阅读科普短文。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以甲醇为代表的液态燃料和有机化学品。它可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实现二氧化碳的循环利用。液态阳光概念示意图如下。2020年,我国“千吨级液态阳光甲醇合成示范项目”投产运行。该项目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三个基本单元构成。标志着我国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液体燃料迈出了工业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