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期末复习(总3849字)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3944318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总3849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总3849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总3849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总3849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总3849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总3849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期末复习(总3849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预防医学期末复习(总3849字)题型1、单选1x30=302、名解2x 5= 103、判断1x10=104、简答5x 4= 205、论述10x2=206、计算10x1=10名词解释(2x5=10 3)(697字)1、 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且基本未受人为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2、 次生环境:指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下,原生环境中物质交换、迁移与转化、能量与信息的传递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自然环境。3、 环境污染: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4、 食物特殊

2、动力作用:又称食物热效应(TEF),是指因摄入食物引起的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能量消耗增加的多少随食物而异。5、 限制氨基酸:指食物蛋白中含量相对较低,且能限制其他必需氨基酸在体内的充分利用从而导致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的必需氨基酸。6、 疾病分布:指以疾病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事件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人间中发生疾病强度的人群现象,简称为“三间分布”。7、 归因危险度:亦称特异危险度、率差、超额危险度。其计算方法是暴露组发病率/死亡率与对照组发病率/死亡率相差的绝对值,反映了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8、 选择性偏倚:指由于选择的研究对象不能代表目标人群,从而使得从样本得到的结果推及总体时

3、出现了失真。9、 直接病因:指某因素不需要中间环节直接引起疾病的发生10、间接病因:指某因素要经过若干环节才能导致疾病的发生11、散发: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的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12、矽肺:指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病。是尘肺中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一种。13、相对危险度(RR)亦称危险比或率比。指暴露组发病率/死亡率与非露组发病率/死亡率的比值。反映了暴露组发病率/死亡率是非暴露组的倍数。简答题(5x 4=20 & 3 )1、 预防医学的特点(143字) 研究对象是人群,包括个体与群体,以群体为主,主

4、要着眼于健康与无症状患者。 研究重点是健康影响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研究方法上注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突出预防为主的观念,实施三级预防的策略与措施 重视与临床医学结合,将预防整合于临床实践中,强调疾病的积极预防作用,具有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2、 三级预防策略(422字) 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根本性预防)概念与内容:针对病因,结合全球性预防战略与国家性预防策略,建立健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机制,如,卫生立法,健康教育。把个体预防与社会预防相结合,把全人群的普遍预防与高危人群的重点预防相结合。侧重点:非特异性预防与特异性预防。功能特点:工作艰巨,投入少,收益高,促进健康范围广。 第二级预防(临

5、床前预防)概念与内容:是指在疾病出现临床症状或(和)体征前做好“三早”工作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传染病要做好“五早”工作早期报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隔离。侧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传染性疾病预防功能特点:保护健康,控制疾病发展恶化,防止疾病复发 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概念与内容:是指在疾病发生后对患者实施及时治疗、促进康复、防治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的工作。包括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侧重点:防止病残的康复医疗功能特点:恢复健康,促使患者功能恢复,能参加社会活动3、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212字)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6、人与环境具有统一性。人与环境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人与其周围的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人与环境具有对立性。环境的变化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且不为人类活动所转移,同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产物缓冲能力有限。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有限的。 可持续发展。人类可以在全面正确认识环境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4、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特点(60字) 影响范围大,接触人群广 污染物浓度低,作用时间长 污染物复杂,作用多样性 污染物种类多,呈联合作用 污染容易,治理困难5、 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119字) 摄取的食物应供给机体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 摄

7、取的食物应保持各种营养素的平衡 通过合理加工烹饪尽可能减少食物中营养素的损失并提高消化吸收率 食物本身无毒害、无污染、食之对人体无害 膳食制度合理,三餐定时定量,比例合理,分配合理,零食适当6、 职业病的特点(160字) 病因明确,在控制了相应的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发病可以减少或消除 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以监测和识别的,存在接触水平(剂量)-反应关系 在接触同样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具有群体发病的特点 早期发现并及时合理处理,预后较好 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重在预防 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7、 食物中毒(79字) 发病潜伏期短、呈爆发性。 中毒患者

8、临床表现相似,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症状为主 发病与某种食物有关,患者有食用同样食物史。 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8、 疾病对照研究的特点(91字) 属于观察性研究。研究时注意保持自然状态,不予干预措施。 是从果到因的研究 一次病例对照研究可研究多个因素与疾病的联系。可用于探索筛查疾病的危险因素 适宜条件下亦可起到验证病因的作用9、 病因推断标准(158字) 关联强度。可用相对危险度RR或OR来表示 关联的可重复性。可重复性越大,因果推断说服力越强 关联的合理性。会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技术以及评价人本身知识水平的限制 关联的终止性。指当某可疑病因减少或去除后,相应疾病的发生率会下降 剂量-

9、反应关系。是指暴露水平与疾病反应的关系 实验证据。主要证据来源为人群干预试验和动物实验。10、 流行病学实验的特点(48字) 是前瞻性研究 必须有干预措施 必须有严格的平行对照 遵循随机分组原则 研究的本质是实验而非观察11、预防医学的基本观点(208字) 预防为主,是最基本、最鲜明且贯穿于本学科始终的理念 大卫生,强调预防措施和效果的实现。 生态平衡,主张人类健康动态过程维系受制于大环境的生态平衡 多因多果,认为致病因素与疾病可表现为单因多果、多因单果、多因多果的非单一性因果关系形态 宏观与量化研究研究,应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同时强调宏观,应用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同时强调定量,这是

10、因为因研究的对象是群体。 其他,如注重社会与经济效益评价以及法治观念等。论述题(10x2=20 & 2)1、 职业病的诊断(278字) 职业史,是职业病是否有可能发生及正确诊断的重要依据。包括:该患者自参加工作起全部职业的工种和工龄工作时接触有害因素的种类、接触水平、防护措施疾病出现时间、具体症状及其发展情况同工种其他工人的患病情况非职业性接触和其他生活情况 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危险评价。包括:患者所在岗位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职业病防护情况工作场所毒物检测和分析同一作业场所其他作业工作人员的损伤情况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内容包括临床症状与体征、生化检查。辅助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等。重点分析判断

11、表现与职业有害因素的危害作用是否相符,疾病严重程度与接触水平是否一致等2、 职业病的三级预防(227字) 一级预防着重在疾病病因层面的截断预防,具体措施如下:制定和贯彻执行国家卫生法规、做好卫生监督工作合理组织、安排劳动过程,建立健全劳动制度采取有利于职业病防护的工艺、技术、材料。做好就业前体格检查,发现易感者和就业禁忌症。 二级预防着重在临床症状体征出现前的发现以及及时处理,具体措施如下开展普查、筛查、定期健康检查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检测 三级预防着重在疾病发生后的防止病残的康复治疗,对患有职业病或遭受职业伤害的劳动者进行合理治疗和康复。3、 食物中毒 (180字)定义: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

12、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将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物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特点: 发病潜伏期短、呈爆发性。 中毒患者临床表现相似,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症状为主 发病与某种食物有关,患者有食用同样食物史。 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 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4、 病例对照和队列分析的优缺点(449字)病例对照的优点: 特别适用于罕见疾病的研究,有时还是其病因研究的唯一选择 省力、省钱、省时间,易于组织实施 可用于疫苗免疫效果考核及爆发调查研究 可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特别适用于探索性研究 对研究对象多无损害

13、,不影响住院病例的治疗,很少涉及伦理学研究病例对照的缺点:不适合研究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难以避免选择偏倚和回忆偏倚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不能计算RR。而用OR值估计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强度 混杂因素不易控制 较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因果关联弱,不易下因果联系的结论,只能为病因研究提供重要线索队列研究的优点: 信息可靠,回忆偏倚小 直接计算RR和AR等反映疾病危险关联的指标 因果现象发生时间顺序上合理,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强 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 可分析一个因素和多种疾病的关系 样本量大,结果比较稳定队列研究的缺点: 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研究 依从性差,易出现失访偏倚 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组织和后勤工作艰巨 研究设计要求较严密,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有一定的难度5、 诊断与筛查试验的区别(183字) 试验目的上,诊断试验用于疾病的诊断或排除诊断;筛检试验用于早期发现可疑患者或疾病的高危个体,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开展疾病监测 试验对象上,诊断试验的对象为病人或疑似病人;筛检试验为表面健康人 试验阳性者的处理上,诊断试验大多数要给予治疗;筛检试验要求做进一步的诊断或干预 对试验要求上,诊断试验要求科学、准确、特异度高;筛检试验要求快速、简便、价廉、安全、灵敏度高。计算题(10x 1=10)1、 病例对照研究2、 诊断试验的特异性指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