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控制浅探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3935451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控制浅探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控制浅探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控制浅探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控制浅探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控制浅探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控制浅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控制浅探(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会计控制浅谈第一章 会计控制的内涵及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控制的意义1.1 会计控制的理论内涵关于会计的控制职能,马克思曾作过揭示,他把会计的职能概括为对社会再生 产价值运动“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其中,我们可以把“过程的控制”理解为会计的控制职能,而把“观念的总结”理解为会计的核算和反映职能。马克思的原 意是指控制是一个过程,是对再生产价值运动全过程的控制,这就包括很多程序和 步骤,因而它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范畴。控制一词最初来自于希腊文的“控制论”一词,原意为“掌舵术”,即掌舵的方法和技术,后被逐渐延伸为管理范畴的驾驭和支配。随着时间和认识的深化,控制 一词被赋予更丰富的

2、内涵。到目前为止,比较有代表性的认识有:阎达五教授(2 0 0 0 )认为:会计控制既包括“会计控制”又包括“对会计 的控制”。熊筱燕学者(2 0 0 2 )认为:所谓会计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 准确可靠而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约和协调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因此,会计控制是会计主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了实现既定的控制目标,对受控 客体的经济活动及其会计信息的生成加以监控的方式及运行机制的总称。为实施有 效的会计控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全面系统原则。会计控制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即对企业生产产品的价值形成 全过程的控制,可以前馈控制,也可以事中反馈控制,既要有纵向控制,也要有横向控 制,既

3、要对总指标进行控制,又要对分指标进行控制,会计控制不强调全面系统就不 可能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2. 及时性原则。会计控制及时性指会计控制标准的制订和下达要及时;测量经济活动的执行结果和信息反馈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要及时 ;纠正偏差要及时。会计控制如不遵循及时性原则 ,企业广大员工就不能把握控制的目标,不能对经济活动过程实施有效的管理,造成损失、浪费就不可避免。及时性原则要求会计控制 应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有机结合起来。从时间上形成一个严密连续完 整的控制体系,会计控制贵在及时,一旦发现问题,就应及时加以控制、改进。3. 归口分级控制原则。 会计控制应遵循统一领导、 分级控制

4、原则,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将各部门控制指标层层分解 ,归口分级落实到人,把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置于 一个严密的网络系统控制之下。只有这样,才会使会计控制有坚实的基础 ,会计职能的实现才会有组织保证,才会更具有科学性。4. 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会计控制职能的实现,首先要明确各职能科室、 部门各 责任人的职责。同时,各责任人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利 ,具有履行其职责的权力,为了激 发广大职工参和管理的积极性、 主动性,会计控制还应贯彻经济利益原则 ,正确理解、 使用权责利相结合原则,是会计实现有效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会计控制过程中责 任归属的确定,应遵循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将会计工作的责任和会计人员的素质区别

5、 开来。会计工作出现问题(如成本不实、利润虚假等),首先应追究企业领导责任,如 属于会计人员本身工作造成失误,则应追究会计人员的责任。1 . 2会计控制是现代企业制度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根据上文所述会计控制的理论内涵,我们可以看出:广义的会计控制既包括 “会计控制”,也包括“对会计的控制”。“会计控制”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 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指挥、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使企业实现效益 最大化的目标;所谓“对会计的控制”则是指对会计工作及其质量所进行的控制, 这是对控制者所进行的一种再控制。实践中这两方面的会计控制都需要,他们都是 为了保障所有者的经济利益,是经营者履行受托经

6、济责任必不可少的管理环节。应 当看到,会计控制是在控制地位、控制利益和控制目标不对等、不一致甚至相互对 立和矛盾的两个控制主体之间架起的一座使之彼此信任的桥梁,它是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和发展的保障。首先,对企业所有者来说,他最关心的是其投入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即实 现资本保值、增值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有有效的会计控制作保证。会计控 制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即使会计信息达到真实性、相关性、及 时性等质量特征要求。真实的会计信息是所有者控制经营者的基本依据,所有者通 过会计信息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分析能够 掌握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及其对企业长远

7、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对经营者进行必 要的干预。此外,会计控制能够促进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而这正是所 有者控制企业、控制经营者的目的,并和其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根本目标相一致。由 此可见,会计控制是保障所有者利益的关键,如果没有有效的会计控制作为现代企 业制度的支撑,那么维护现代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现代企业制度 的建立和实施就会成为泡影。其次,对经营者而言,会计控制是其履行受托经营责任、实现企业经营效益最 大化目标的重要保证。现代企业的特征之一是经营者和所有者在经济上的联系表现 为一种契约关系,“财产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在契约中规定的责任,称之为受托经济责任”,“受托经济责任是

8、一种报告说明责任,是责任承担人向有关方面报告说明其 行为过程和结果的责任”。可见,受托经营者有义务按照所有者控制企业的要求提供 有关会计信息,这是经营者履行受托经营责任之必需。当然,向所有者提供会计信息仅仅是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一种形式,其内涵必须以真实的经营获利作保证,只 有经营者切实实现了经营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才算履行了受托经济责任,而经营者 利用会计信息对资金流、物流甚至作业链进行的会计控制过程也就是企业效益最大 化经营目标的实现过程。因此,没有会计控制,经营者既无法实现经营目标,当然 也就谈不上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了。再者,会计控制能够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使控制双方建立起 相互

9、信任的关系,从而保证现代企业制度的顺利实施。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处于 不对等的控制地位,有不同的控制目标,尤其在信息需求和利用方面存在“不对称 性”和“外部性”,借助于会计控制能够起到约束双方行为,并对未来进行合理运筹的作用。这样不但能规范经营者行为, 而且能促使所有者采取一种 “约束+激励”的 科学控制方式,以调动经营者管好企业、赚取利润的积极性,从而使现代企业平衡、 稳定的发展。第二章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控制引发的会计管理问题及问题的成因2 . 1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控制引发的会计管理问题现代企业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为主要特征,两权的分离是生产力发展的必 然趋势,但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不一

10、致,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产生了经 济学家经常提及的两种行为,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内部控制人”现象。目前,在会计管理中由此引发的问题主要是:1. 部分经营者利用信息占有上的优势,向所有者隐瞒事实。包括向所有者隐瞒 企业经营状况,经营环境等有关信息以谋求所有者的最低期望值,从而减少经营压 力,为以后谋取私利创造条件;向所有者隐瞒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以骗取所有者的 任命;尽可能争取到较多的低价资源,得到政府扶持。2. 在企业经营中采取各种方式损害所有者利益,包括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经营损失(或增加经营收入),增加不必要的费用以牟取私利,如购买不必要的奢侈品供自己享用等;编造

11、种种理由推卸责任,运用不正当手段减少上级经营者可能给和的惩罚。3. 在企业改制及产权流动重组过程中使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时,以各种名目化国有资产为集体资产和个人资产;一些国有企业通过办集体企业和非 国有经济联营,逐渐把国有资产转变为非国有资产;在企业存量资产调整中,对企 业产权评估不实,导致国有资产流失。4. 缺乏长期投资和技术改造的动力。由于经营者剩余收益激励的模糊性和不稳 定性,涉及未来的重要决策,如投资和技术改造往往被经营者限定在可预见的时间 范围内,这种作法经常和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不一致,导致“行为短期化”,即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不合理,但从经营者个人来看又是一种很“合理”的

12、选择。5. 财务关系透明度低,甚至是“黑箱操作”。除了部分属于财会人员素质低、 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外,许多情况则属于有意而为的结果。透明度低是部分不合法或 不合理收益转为合法、合理的“技术保障”。6.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经营者可能基于网络技术和企业外部的公司结成战略 联盟(网络式虚拟联盟),这时,企业需要考虑的不仅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单位的利 益,还需要考虑基于网络联盟的其他公司的利益,它使得会计管理责任范围扩大,经营复杂性增强。所有者如何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减少各种风险,正确开展网络技 术条件下的会计控制(包括和外部加盟公司之间的会计控制)成为现代会计管理的一 个新课题。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出

13、资者在非充分了解信息的情况下,使一些不 称职的经理充斥企业管理岗位,排挤了优秀的经理人员,即产生了所谓的“劣币排 斥良币”现象,等等。这些情况表明,企业会计管理只有从内外结合的整体角度开 展会计控制,才能规范自身行为,提高企业管理科学的水平。2. 2出现会计管理问题的成因如前节所述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会计管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寻其原因和双控 制主体的形成及其矛盾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大家知道,会计控制实质上是控制主体 意志的体现,即控制主体通过各种控制措施将自己的目标、要求、企望传达给被控 制者,使之用以规范和指导其行为。比如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质量的控制,人们除了 用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约束外,

14、实践中我们也不能忽视企业作为控制主体 的重大作用。特别是我国企业改革以后,企业自主权的扩大以及运用会计政策可选 择性的增强,实践中出现了所谓“所有者会计”和“经营者会计”等情况。即对于 企业所有者来说,他们期望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并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计其财务状况以进行未来投资决策;另外,他们还希望能够控制会计政策使 其向维护所有者利益方面倾斜,比如贯彻谨慎性原则,足额并加速补偿固定资产成 本等。而对于经营者来说,则可能因其不会过多关心企业长远发展而采取和所有者 相反的会计政策,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会更看中短期经营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利益, 这种短期利益驱动体现在会计上则为张扬或夸大

15、受托经营成果,掩盖决策失误和经 营损失,侵占或者损害所有者利益,如提前确认收入,不足额提取费用,在职时的 过度消费等。可见,会计控制是控制主体意志的体现,控制者都希望成为控制主体以实现其 控制目标。伴随着现代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也促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的分离,这种情况体现了企业两个控制主体对会计信息需求和利用的差异,对提高 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有一定作用。在此情况下,企业经营者成了现实的会计控制主 体,直接控制着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利用;而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则主要是通过由 经营者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来实现的。这样一种所有者和经营者客观存在的关系,再加上双方利益上的矛盾甚至对立,从而形成了

16、会计信息失真的土壤,并弱化了会 计控制的作用。理想化的现代企业双控制主体的控制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其前提必须假设受托 经营者是一个“忠诚”的人,他以企业(实际上是所有者)价值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并满足于由此而实现的“个人价值”。但是必须承认,现实和理想总是存在着差异和 矛盾,我们所期望的控制环境尽管在不断地试图消除这种差异,也有可能使现实接 近于理想,但却永远不能等于理想。在这种理智的思考下,我们必须承认企业双控 制主体控制目标的差异,并高度重视由此而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控制弱化的 问题。这种情况在实践中通常表现为,一方面所有者为了保证其投入资本的保值、 增值,必须对经营者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进行控制,他们希望随时了解每个经营者 行为(经营)的细节,取得尽可能详尽、准确和及时的会计信息;而矛盾的另一方 是经营者,他们实际上占有和掌握着会计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