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3934552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法律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法律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法律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法律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律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法律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课程名称:法律逻辑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总 学 时: 54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6 学 分:3开设专业: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法理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项编写要求:写明该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法律逻辑学是一门应用性质的形式逻辑分支学科。法律逻辑的工具性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特别强调掌握、运用逻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技巧。法律逻辑学是培养法学工作者和司法工作者逻辑思维、思辨能力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使学生掌握法律逻辑思维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和素质,为专业课程的学

2、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逻辑学基础。(二)课程目标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法律逻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自觉地进行逻辑思维和表述论证的训练,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增强论证的逻辑力量;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其他各门具体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分析工具。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 学生系统地掌握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 能够应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有关知识分析经济、管理和法律领域中的逻辑问题3、 处理日常思维中出现的逻辑错误,识别和驳斥谬误、诡辩,通过系统训练,培养学生思维慎密的良好习惯。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本项编写要求:以基本内容为主线,对各知识

3、点分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提出要求,并说明教学重点及难点)第一章 绪论 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搞清学习法律逻辑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为进一步学习法律逻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做好思想准备。为此,要求学生围绕逻辑学的对象和意义问题,结合人类思维的实际,初步了解法律逻辑的一些基本概念,同时,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了解学习方法,以便积极的投入学习。教学重点:法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问题。教学难点:法律普通逻辑的定义问题。内容结构:本章要在分析逻辑词源、词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法律逻

4、辑的研究对象,法律逻辑的性质、作用,在搞清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第一节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一、逻辑的含义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三、形式逻辑的性质四、形式逻辑与其他科学的关系第二节 逻辑简史一、中国是逻辑学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逻辑学史称“明辨之学”。二、古印度也产生了逻辑学说,即“因明”。三、古希腊的逻辑学说影响较广。第三节 关于逻辑学的学习一、形式逻辑的作用二、学习逻辑学的意义三、怎样学习形式逻辑思考题:1、什么是思维?思维什么特点?2、基本的思维形式有哪些?怎样理解思维的逻辑形式?3、什么是思维的逻辑规律?逻辑的基本规律有哪些?4、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5、什么是逻辑常项

5、、逻辑变项、自然语言、人工语言?6、怎样理解法律逻辑这门科学的性质?7、法律逻辑有何效用?8、怎样才能学好法律逻辑?第二章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正确理解逻辑基本规律的性质和作用范围,并能在实际思维过程中自觉运用和遵守逻辑基本规律,发现并纠正违反逻辑规律的各种逻辑错误。教学重点: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要求和违反基本规律的逻辑错误是本章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逻辑规律之间的关系,逻辑规律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节 逻辑基本规律概述一、什么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二、逻辑基本规律的客观基础三、学习逻辑的基本规律的意义第二节 同一

6、律一、什么是同一律二、同一律的要求三、同一律的客观基础四、违反同一律所犯的逻辑错误五、同一律在法律工作中的作用第三节 矛盾律一、什么是矛盾律二、矛盾律的要求三、矛盾律的客观基础四、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五、矛盾律在法律工作中的作用六、正确理解矛盾律第四节 排中律一、什么是排中律二、排中律的要求三、排中律的客观基础四、违反排中律的逻辑错误五、排中律在法律工作中的作用六、正确理解、运用排中律第五节 充足理由律一、什么是充足理由律二、充足理由律的要求三、充足理由律的客观基础四、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五、充足理由律的作用六、正确地运用充足理由律第六节 逻辑规律之间的关系一、逻辑规律之间的联系二、逻辑规

7、律之间的区别思考题:什么是同一律?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什么是矛盾律?如何理解它的逻辑形式?什么是排中律?它与矛盾律的关系如何?充足理由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它对我们法学理论意义是什么?学习思维规律对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思维水平和今后的法律工作有哪些指导作用?(举例说明)第三章 词项逻辑(上)8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在理解词项的本质、基本逻辑特征等一系列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练的掌握定义、划分、限制和概括等有关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以达到在思维过程正确的理解词项,准确地使用词项的目的。避免在使用词项、做出判断、形成命题、进行推理时出现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教学重点:正确把握词项

8、的内涵和外延及词项间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教学难点:(一)集合词项和非集合词项的特征是本章的教学难点;(二)属种关系的词项与反映整体和部分关系的词项之间的区别是本章的有一个难点。第一节 词项的概述一、什么是词项?二、词项的内涵和外延三、语词、词项和概念第二节 词项的种类一、实词项和空词项二、实体词项、性质词项、关系词项三、集合词项和非集合词项四、正词项和负词项第三节 词项外延间的关系一、相容关系二、不相容关系第四节 限制和概括一、词项的限制二、词项的概括第五节 定义一、什么是定义二、定义的结构三、定义的作用四、定义的方法五、定义的规则六、法律定义的意义和特点第六节 划分一、什么是划分二、划分的构

9、成三、划分的作用四、划分的方法五、划分的规则思考题:1.什么是词项?词项和语词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什么是词项的内涵和外延?二者的关系如何?3. 词项可分为哪些种类?4.如何区分集合词项和非集合词项?它们各有什么特征?5. 词项的外延之间有哪些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有何区别?6.什么是定义?定义的方法和规则有哪些?7.什么是划分?划分应遵守哪些规则?8.什么是词项的限制和概括?怎样限制和概括?第四章 词项逻辑(下)10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使学生在了解命题及其逻辑特征的基础上,掌握直言命题的结构、种类、主谓项的周延性以及直言命题的真假关系;还要掌握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三段论推

10、理及其推理的规则和有效形式;搞清关系命题及关系推理在司法工作中的作用。教学重点:直言命题的真假关系;直言命题对当关系推理;三段论推理的规则。教学难点: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问题。第一节 命题概述一、命题二、命题的逻辑特征第二节 直言命题一、直言命题及特征二、直言命题的种类三、直言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四、直言命题的真假情况五、同一素材的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从属关系)4、下反对关系第三节 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推理二、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第四节 三段论一、三段论及其特征二、三段论的格和式三、三段论规则1、一般规则2、特殊规则四、审判三段论及其特点第五

11、节 关系命题及推理一、关系命题二、关系的性质三、关系推理四、区分不同法律关系逻辑性质的意义思考题:1、什么是命题?它有什么逻辑特征?2、命题与语句、命题与判断的关系如何?3、如何理解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问题?4、A、E、I、O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如何?5、直言命题的直接推理的种类有哪些?6、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的形式和规则各是什么?7、三段论推理的特点和一般规则是什么?8、怎样区分三段论的格和式?9、如何理解审判三段论的特殊要求和存在价值?10、关系命题及关系推理在司法工作中的作用如何?第五章 命题逻辑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搞清复合命题及其种类,把握各种复合命题的逻辑形式、

12、性质及其逻辑值。在此基础上,掌握复合推理及其复合推理的各种形式和推理的规则。还要掌握法律条文中的各种复合命题的应用。教学重点:各种复合命题的逻辑值、各种复合推理的规则。教学难点:相容选言推理为什么只有否定肯定式一种有效形式;二难推理的有效形式。教学时间:8学时第一节 复合命题一、什么是复合命题二、复合命题的联结词三、复合命题的种类及其特征第二节 复合命题推理一、什么是复合命题推理二、复合命题推理的种类第六章 归纳推理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把握各种归纳推理的特点和作用;明确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和区别;掌握提高归纳推理结论可靠性程度的逻辑要求;熟练的运用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

13、逻辑方法,结合联系,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在实际思维中自觉运用归纳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本章教学的重点是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特征和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可靠程度的逻辑要求。教学难点:1.关于不完全归纳推理的合理性问题。2.契合差异并用法的特点。第一节 归纳推理的概述一、什么是归纳推理二、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三、归纳推理和观察、实验四、归纳推理的作用五、归纳推理的分类第二节 完全归纳推理一、什么是完全归纳推理二、完全归纳推理应注意的问题三、完全归纳推理的作用第三节 不完全归纳推理一、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二、科学归纳推理第四节 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一、求同法(契合法)二、求异法(差异法)三、契合差异(求

14、同求异)并用法四、共变法五、剩余法第五节 概率推理与统计推理一、概率推理二、统计推理思考题:1、什么是归纳推理?2、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3、归纳推理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4、简述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5、为什么学习科学理论离不开归纳推理?第七章 类比推理和溯因推理 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类比推理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区别;了解类比推理的特点和作用;了解溯因推理的一般特征和形式;把握提高类比推理和溯因推理结论可靠程度的逻辑要求。教学重点:类比推理的特点和提高类比推理结论可靠程度的逻辑要求,溯因推理的特征。教学难点:溯因推理的有效性问题。第一节 类比推理一、什么是类比推理二、类比推理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三、类比推理的作用四、注意的问题第二节 溯因推理一、什么是溯因推理二、溯因推理的种类三、溯因推理的运用思考题:1、什么是类比推理?它又和特征?2、简述类比推理的种类及逻辑结构形式。3、怎样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4、什么是溯因推理?它有哪些基本形式?5、怎样提高溯因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第八章 侦查逻辑 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是学生了解侦查逻辑及其特点,明确侦查解释与侦查推测的方法,掌握侦查假设的基本特征以及侦查假设形成和检验的逻辑方法。教学的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