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2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的工艺-毕设论文.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3929199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2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的工艺-毕设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年产12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的工艺-毕设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年产12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的工艺-毕设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年产12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的工艺-毕设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年产12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的工艺-毕设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12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的工艺-毕设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2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的工艺-毕设论文.doc(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产12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的工艺引 言液氨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极易气化为气氨。相对密度0.667g/cm,相对分子质量17.03,沸点-33.33,溶点-77.7,爆炸极限为15.7%27%(体积分数),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容易挥发。合成氨是化学工业的基础,也是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先驱。其产量居于各种化工产品的首位,同时是能源消耗的大户。氨产品分为农业用氨和工业用氨两大类。农业用氨主要用于生产尿素、硝铵、碳铵、硫酸铵、氯化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等多种含氮化肥产品。用于生产尿素和碳铵的消费量约占合成氨总消费量的75%,用于生产硝铵、氯化铵

2、等其他肥料的合成氨约占合成氨总消费量的15%;工业用氨主要用于生产硝酸、纯碱、丙烯腈、己内酰胺等多种化工产品,占总消费量的10%。合成氨生产的原料在20世纪末是以气体燃料和液体燃料为主。近年来,固体原料的比重大幅上涨。合成氨传统生产方法是在低温下将空气液化并分离制取氮,氢气则由电解水制取或在高温下将各种燃料与水蒸气反应制得。由于这两种制氢法能耗大,成本高,因此未能在工业中得到应用,因此,迫切需要改进生产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世界合成氨的技术发展经历了传统型蒸汽转化制氨工艺阶段、低能耗制氨工艺阶段、装置单系列产量最大化阶段。未来合成氨的基本生产原理将不会出现原则性的改变,其技术发展将会紧

3、紧围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行周期、改善经济性”的基本目标,进一步集中在“大型化、低能耗、结构调整、清洁生产、长周期运行”等方面进行技术的研究开发。 第1章 概述1.1 研究背景1.1.1 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常温常压下,氨是一种具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有强烈的毒性。空气中含有0.5%(体积分数)的氨,就能使人在几分钟内窒息而死。在0.1MPa、-33.5,或在常温下加压到0.7到0.8MPa,就能将氨变成无色液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氨的临界温度为132.9,临界压力为11.38MPa。液氨的相对密度为0.667g/cm(20)。若将液氨在0.101MPa压力下冷至-77.7,就能凝结

4、成略带臭味的无色结晶。液氨容易气化,降低压力可急剧蒸发,并吸收大量的热。氨极溶于水,可制成含氨在15%至30%(质量分数)的商品氨水。氨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氨的水溶液呈碱性,易挥发。 化学性质 氨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如与磷酸反应生成磷酸铵;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脱水后成为尿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在有水的条件下,氨对铜、银、锌等金属有腐蚀作用。氨的自燃点为630。氨与空气或氧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遇火能爆炸。常温常压下,氨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15.5%到28%,在氧气中为13.5%到82%。1.1.2 氨的用途 制造化学肥料的原料氨是重要的氮

5、素肥料,农业上使用的所有氮肥、含氮混合肥和复合肥,都是以氨为原料。其它氮素肥料也大多是先合成氨,再加工成尿素或各种铵盐肥料。在氮肥需求量中,尿素约185010t,折实物量约402010t.加上工业用尿素,国内市场对尿素的总需求量为410010t实物量。预计近几年全国氮肥生产对合成氨的需求量每年约475010t;其它方面(主要是浓硝酸和铵盐等)的需求量,估计将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需要合成氨约55010t.现在有87%的氨用来制造化肥,其余均为生产其它化工产品的原料。 生产其他化工产品的原料 基本化学工业中的硝酸、纯碱、含氮无机盐,有机化学工业中的含氮中间体,制药工业中的磺胺类药物、维生素、氨基

6、酸、化纤和塑料工业中的己内酰胺。己二胺、人造丝、丙烯腈、酚醛树脂等都需要直接或间接以氨为原料。 应用于国防工业和尖端技术中作为制造三硝基甲苯、三硝基苯酚、硝化甘油、硝化纤维等多种炸药的原料;作为生产导弹、火箭的推进剂和氧化剂。 应用于医疗、食品行业中作为医疗食品行业中的冷冻、冷藏系统的制冷剂。1.2 合成氨生产基本过程和特点 合成氨生产具有传统产业和现代技术的双重特征,其生产工艺具有能量消耗高、技术要求高、高度连续化、生产工艺典型的特点。合成氨生产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生产工序。原料气的制备工序 其任务是制备生产合成氨所用的氢、氮原料气。除电解水外,不论用何种原料制取的氢、氮原料气,都含有硫化物

7、、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杂质。这些杂质不但能腐蚀设备,还能使氨合成催化剂中毒。因此,把原料气送入合成塔之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除去各种杂质,获得纯净的氢、氮原料气。 脱硫程序 用脱硫剂除去原料气中的硫化物。 变换工序 利用一氧化碳与蒸汽作用,生成氢和二氧化碳的变换反应,除去原料气中大部分一氧化碳。 脱碳工序 在变换工序之后,原料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其中既有原料气制备过程生成的,也有变换生成的。脱碳工序的任务是利用脱碳溶液除去原料气中大部分二氧化碳。 少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脱除工序 原料气经变换和脱碳后,除去了一大部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但仍有少量残余。本工序的任务是脱除原料气中残余的一氧化

8、碳和二氧化碳,得到纯净的氢、氮混合气。 压缩工序 首先将原料气压缩到净化所需要的压力,分别进行气体净化,得到纯净的氢氮混合气,然后将纯净的氢氮混合气压缩到氨合成反应所需要的压力。 氨合成工序 在高温高压,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氢氮气合成为氨。1.3 合成氨生产工艺合成氨生产方法按原料的不同,主要分为天然气(或轻油)蒸汽转化法、重油部分氧化法和固体燃料气化法,技术发展经历了传统型蒸汽转化制氨工艺阶段、低能耗制氨工艺阶段、装置单系列产量最大化阶段。 传统型蒸汽转化制氨传统型合成氨工艺以Kellogg工艺为代表,其以两段天然气蒸汽转化为基础,包括如下工艺单元:合成气制备(有机硫转化和ZnO脱硫+两

9、段天然气蒸汽转化)、合成气净化(高温变换和低温变换+湿法脱碳+甲烷化)、氨合成(合成气压缩+氨合成+冷冻分离)。传统型两段天然气蒸汽转化主要特点:采用离心式压缩机,用蒸汽轮机驱动,首次实现了工艺过程与动力系统的有机结合;副产高压蒸汽,并将回收的氨合成反应热预热锅炉给水;用一段转化炉烟道气预热二段空气,提高一段转化压力;采用轴向冷激式氨合成塔和三级氨冷,逐渐将气体降温至-23,冷冻系统的液氨亦分为三级闪蒸。 低能耗制氨工艺阶段 具有代表性的制氨工艺有四种:Kellogg公司的KREP工艺、Braun公司的低能耗深冷净化工艺、UHDE-ICI-AMV工艺、Topsoe工艺。以及以换热式转化工艺为核

10、心的ICI公司LCA工艺、俄罗斯GIAP公司的Tandem工艺;基于“一段蒸汽转化+等温变换+PSA”制氢工艺单元和“低温制氮”工艺单元,再加上高效氨合成工艺单元等成熟技术结合而成的德国Linde公司LAC工艺;以“钌基催化剂”为核心的Kellogg公司的KAPP工艺。低能耗制氨工艺技术主要以节能降耗为目的,立足于改进和发展工艺单元技术,其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温和转化、燃气机轮、深冷净化、效率更高的合成回路。 装置单系列产量最大化世界级合成氨装置的规模越来越大,以利用较大的产量带来规模经济效益。至今为止,Uhde公司已经推出了日产3300t合成氨技术,KBR、Topsoe、Lurgi公司均推出了日

11、产2000t合成氨技术。1.4 合成氨工业发展现状中国合成氨工业经过40多年发展,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掌握了以焦炭、无烟煤、褐煤、天然气及油田伴生气和液态烃等气固液多种原料生产合成氨的技术,形成中国大陆特有的煤、石油、天然气原料并存和大、中、小生产规模并存的合成氨生产格局,总设计生产能力为422210t。目前,全国有合成氨企业570多家,大型合成氨设备有30套,设计能力为9.2810t/a,实际生产能力为1.010t/a;中型合成氨设备有55套,生产能力为4.6410t/a;小型合成氨设备有700多套,生产能力为2810t/a。到2010年,合成氨行业节能目标是:单位能耗由目前的1700Kg

12、标煤/t下降到1570Kg标煤/t;能源利用效率由目前的42.0%提高到45.5%;实现节能(570至585)10t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也是化肥生产大国,合成氨大国。最近十多年来合成氨生产能力大幅增长,国内氮肥消费量经过近二十年的高速增长,目前已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预计到2013年中国化肥需求增长率约为1.5%,化肥用氨稍有增长,而工业用氨变化不大。今后氮肥工业的发展重点是调整产品结构,对合成氨的需求将缓慢增长。1.5 合成氨工业发展前景20世纪上半叶,合成氨生产经历了从间歇生产向连续生产、从小规模生产向大规模生产的历史性转变,大型化和连续化成为20世纪化工技术进步的一

13、个重要特征,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发了多种活性好的新型催化剂,能量的回收和利用更趋合理。展望未来,合成氨装置继续朝着大型化、集中化、自动化、低能化与环保型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型化、集中化、自动化,形成经济规模的生产中心、低能耗与环境友好将是未来合成氨装置发展的主流方向。 单系列合成氨装置生产能力将会提高至4000t/d,以天然气为原料制氨吨氨能耗已经接近理论水平,今后将难有大幅度的降低,但以煤、石油为原料制氨,降低能耗还可以有所作为。在合成氨装置大型化的技术开发中,其焦点主要集中在关键性的工序和设备,即合成气制备、合成气净化、氨合成技术、合成气压缩机。 以“油改气”和

14、“油改煤”为核心的原料结构调整和以“多联产和再加工”为核心的产品结构调整,是合成氨装置“改善经济性,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全国原油供应处于递减模式,石油时代将转入煤炭(气体)时代,原油的加工产品轻油,渣油的价格也将随之持续升高。目前以轻油、渣油为原料的制氨装置也已经不具备竞争优势,以“油改气”和“油改煤”为核心的原料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借氮肥装置原料结构的调整之机,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联产氢气和多种C化工产品亦是装置改善经济性的有效途径。例如洁净煤气化技术、天然气制合成气技术、联产和再加工技术。 实施与环境友好的清洁生产是未来合成氨装置的必然和唯一的选择。生产过程中不生成或很少生成副产物、废物,

15、实现或接近“零排放”的清洁生产技术将日趋成熟和不断完善。 提高生产运转的可靠性,延长运行周期是未来合成氨装置“改善经济性、提高竞争力”的必要保证。有利于“提高装置生产运转率、延长运行周期”的技术,包括工艺优化技术、先进控制技术等将越来越受到重视。1.6 设计的选题意义和任务 氨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合成氨生产技术的突破有着重要意义。只有降低成本,提高产率,才能进一步提高国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包括和占有率。本设计对安化公司氢、氮直接合成为氨的合成工段工艺流程进行介绍。设计主要完成的任务包括:设计工艺流程,确定工艺参数;对合成工段主要设备进行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主要设备的计算、选型和校核;绘制工艺流程图和主体设备图。 第2章 工艺概述2.1 工艺说明 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精制的氢氮混合气直接合成为氨,然后将所得的气氨从未合成为氨的混合气中冷凝分离出来。由于受反应平衡的影响,氢氮混合气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氨,反应后气体中的氨含量一般只有10%至20%,通常采用冷冻的方法将已经合成的氨分离,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