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小语创新性成果--古诗两首《浪淘沙》《饮湖上初晴后雨》.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3925659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小语创新性成果--古诗两首《浪淘沙》《饮湖上初晴后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小语创新性成果--古诗两首《浪淘沙》《饮湖上初晴后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小语创新性成果--古诗两首《浪淘沙》《饮湖上初晴后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小语创新性成果--古诗两首《浪淘沙》《饮湖上初晴后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小语创新性成果--古诗两首《浪淘沙》《饮湖上初晴后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小语创新性成果--古诗两首《浪淘沙》《饮湖上初晴后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小语创新性成果--古诗两首《浪淘沙》《饮湖上初晴后雨》.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预案之教学反思 这个古诗二首与第一单元的古诗二首在教学的侧重点上应该有什么区别呢?教学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经过一番思考,我想既然孩子对诗非常熟悉,就不能再按部就班地去教了,我想应该把重点放在对诗歌的赏析上来。上课伊始,我先让学生齐背了一遍两首古诗,然后又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全班学生每人背诵一句,接着又让几个孩子说了一下诗的大意。孩子们也基本说出来了。此时我稍作了一下点拨:“有的同学觉得说诗句的意思比较难,其实并不难。在一句诗中,比较难理解的往往是那几个字,把这几个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也就比较准确了。”于是,我重点强调了以下几个字的意思:浪淘沙中的“平沙、淘、遂令”;饮湖上初晴后雨中

2、的“潋滟、空濛、西子”。这样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就比较准确了,然后我又让两名同学连贯地说了一下诗意。再让学生分组读,男女生PK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 上面的环节进行的非常顺畅,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于是我便切入了这节课的重点。我问学生:这两首诗都和什么有关?(水)两首写“水”的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学生回答的也很好。我觉得这节课让我感觉比较成功的地方是,在我的启发引领下,应该说学生对诗的理解比较深刻,也基本体会到了两首脍炙人口的诗篇的语言魅力及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但让我困惑的是,这种稍稍有点深度的分析解析方式对于有些学困生却如同天书。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样的课堂处理方式是否恰当?在一

3、个课堂上,如何有效地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的不成熟的建议是: 一、以学定教的主导思想。学习古诗对于学生来说,内容理解方面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我确立了以学定教的主导思想,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对古诗内容的理解上,以学生的独特体验为主,给学生充沛的考虑、讨论时间,力求使课堂体现一个全体学生积极学、独立学、发明性地学的过程,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进的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组

4、织者。在理解古诗的过程中,老师让学生自身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看思诵”,并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让学生进入情境,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自身只是适时地进行点拨,这样不只教会了学习的能力,同时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 三、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别。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站在全体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导课的自由背诗,到理解诗意时采用的读、思、议、谈,到古诗句的积累拓展,无一不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挥的淋漓尽致。 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去做发现者,以满足自身的表示欲。理解诗意过程中,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心理体验,不做统一的讲解,特别是学习浪淘沙时,诗中所论述的道理让学生自身体会,教

5、师相机指导,做到让学生有自身的收获。 四、教学中的一点遗憾。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理解诗意占用的时间偏多,导致朗读的时间较少,入情入境的效果不够理想。网上班级的主题研讨和成果交流:朱宝珍(校长)评:田老师这堂课借助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课标指出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战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儿童对大自然总是充溢好奇和幻想,本节课田老师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分别适时播放有关大海和西湖的风光片,生动地再现了惊涛骇浪、辽阔壮观的大海景象,以和宁静素雅、美轮美奂的西湖景致,使学生发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

6、生带着强烈的欲望进入了新课的学习。董张虎(教研组长)评:田老师这堂课中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体现,本节课,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参与到学生学习中来,师生间真正实现了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陈怡(老师)评:田老师这堂课以学生阅读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节课,教师充沛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把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自身在读中品味,读中欣赏,

7、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读中去跟文本进行个性化的对话,只在必要时给予启发或点拨,努力体现以读为本,以读悟情这一阅读教学的实质特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提高了自身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刘兰(老师)评:田老师这堂课中能引导学生拓展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积累诗句、安排作业,唤起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背诵更多的诗词,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祖国文化,促进了知识积累,提高了语文素养。 田新峰(老师)评:田老师这堂课中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自身的见解,展现自身,这正是新课程所倡议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地、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但引导他们学会倾听也是必要的。假如不会倾听又怎能撷取到他人

8、的思想中的精华呢?“学会倾听”能使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身考虑问题的缺乏;也能使我们萌发灵感,举一反三;还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董张虎(教研组长)总结:田老师这堂课美中缺乏的是:假如教师沉溺在“活跃”的情境中,忘了引领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那课堂的“高效”将无从谈起,望老师们引以为戒。田梽鑫(本节课授课教师)自勉:我根据老师们的点评,自己的反思,决定把预案中的教学设计两首古诗一节课大体学习改为把这两首古诗分为两课时教学,减轻学生课业的负担,也在课堂上让学生轻轻松松的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如下:古诗两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

9、本诗中的生字,交流和掌握认字方法。(2)、会写本课生字,并能灵活运用。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背诵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索、想象、创新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4)、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认字、写字及朗诵古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欣赏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风光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苏轼的哪些诗,你能勇敢地站起来选择一首朗诵给大家听吗?(采用复习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积极回答问题的能力) (表扬

10、鼓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宋代着名的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怎么样?(好)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二、探究新知1、知诗人,解诗题:让生谈自己对苏轼的了解或背诵相关的诗句。师稍作简介解诗题:让生小组内讨论后再全班内总结。简介诗的写作背景让生观察图画并交流诗中所描述的情景2、抓字眼,明诗意:让生朗读全诗,并会认字。师出示认字卡,检测生的认字情况师生交流合作,明确字、词、句的意思。(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师根据生的理解加以解释和拓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课外知识)3、想诗境,悟诗情:学法指导:朗读古诗注意停顿,体会诗的韵律美。以助于体会诗的意境。听录音,闭目想象诗的

11、意境。(目的在于营造诗中的意境,渲染气氛,使学生品味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让生依据个人理解来朗读全诗,并参与评价。交流应读出怎样的感情。依据插图来想象体会。师征求一朗读机会。让生评价老师。(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让生再细读体会。4、熟读成诵:让生个人练习,同桌互背。男女生接背。全班内开火车练习。(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达到熟练程度,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升华)5、学写生字:让生个人观察,并识记。 同桌交流。 书空练习,并在田字格中正规书写。作品展示。三、当堂达标检测1、检测生的认字情况。2、检测生的朗诵情况。(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相加指导)四、课堂小结1、让生个人交流。2、全班

12、内交流总结。3、师生谈各自的感受。五、课外作业1、因人而异,设计作业。2、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古诗两首 浪淘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浪淘沙 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3

1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具一格之作。 二、读通读顺。 浪淘沙(刘禹锡) 三、抓字眼,明诗意。 1、初读,理解词义。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14、。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2、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1)理解第一、二句。(事物的形状、状态。)借助简笔画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 (景物的雄伟壮观,作者的夸张方法。)引导学生联想进行理解。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借用图片理解。 3、品读,深化理解。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标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走。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神往。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1)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问发生?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释疑,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豪迈。 三、想意境,熟读成诵。 四、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