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课中探究式教学.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3923268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数学课中探究式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数学课中探究式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数学课中探究式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数学课中探究式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数学课中探究式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数学课中探究式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数学课中探究式教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数学课中探究式教学奇韬中心小学 郑上煊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探究式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精彩亮点之一。 探究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在实际中许多貌似热闹的自主探究,实则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本末倒置,严重违背了探究学习的本意。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自主探索,让探究学习从“形式”走向“实效”,从“现象”走向“本质”?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一、 确定探究是否必要?不少教师便认为,既然让学生探究学习,

2、那所有知识都要让学生去探究,不再需要接受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如教学“线段、射线和直线”一课时,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什么叫线段”、“什么叫射线”、“什么叫直线”、“它们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等问题。其实,这些概念大都来自于生活常识,是非定义的概念,数学里也叫做描述性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实例直接抽象出概念,并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进一步区分理解。这样,概念就初步形成建立起来了。这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完全不必要花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去探究。这节课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线段、射线、直线”的性质是很有必要的。

3、探究内容和活动的确定,主要是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了解他们的认识潜能、行为动机以及他们是怎样学习的。二、 情境创设,引发探究欲望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把问题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样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探究活动取得成功。探究任务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如果过高地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不但完不成学习任务,久而久之还会对探索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可能导致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背道而弛。三、 重视探究过程的有效性真实有效的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

4、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了探究学习的含义,使探究学习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主要表现在:教师为了顺利达成自己预定的教学目标,事先为学生安排好探索思路,限定学生的探索方向,这是一种虚假的、没有实际意义的探索。如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经常是教师指令学生进行操作实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反复强调“等底等高”这一前提条件,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教学,从让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角度来说,是很有效的。但是,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来看,存在的不足也是明显的: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缺少自己的自主思

5、考,思维常常受教师制约;学生的操作、探究过程不过是在执行教师的指令罢了。至于教师怎么会想到做这样的实验,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学生感到茫然。显而易见,学生的这个探索过程是虚假的。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留给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内容,应放手让他们自学;凡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得出的某一规律,应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应放手让学生去解决总之,学生的活动应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会求知。四、 鼓励质疑,教给探究方法“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学的战略目标。教会学生自主探索是培

6、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任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特别是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大胆质疑、猜想,并进行验证。此外,还要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可让学生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质疑,在知识的作用上质疑,在知识结构上质疑,在知识的模糊处质疑,在概念内涵、外延上质疑等等。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任何一个问题都要去探索,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而且还应引导学生排疑解难,逐步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和解疑能力,交给学生自主探索的钥匙。五、 注重探究结果的引导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并不意味着探究活动的结束。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之后,教师应该为学生

7、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和学生共同分享自主学习的成果,并引导学生对各种意见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与归纳,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数学化。如某位教师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在学生充分实验的基础上,是这样组织教学的:“各学习小组汇报探究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学生各抒己见:我们拼成的是三角形;我们组拼成的是平行四边形;我们组拼成的是梯形教师一个地点头:“你们组的方法真不错,你们组的方法也不错”至此,本节课教学结束了。这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成功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出多种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但遗憾的是,教师没有对这类问题的本质作画龙点睛式的引导,

8、把该问题的解决上升到“数学”的高度,提炼出数学思想方法。如果教师能进一步引导:“从不同的求法中,大家能得到什么启示?”这样,学生就会在思维上产生飞跃,抽象概括出问题的本质。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种解题的方法,而且掌握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是有益的。总之,探究式学习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及获取知识的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对知识的“再创造”,是一种有条件的“探索”。滥用探究,费时低效;太难的探究,难有作为,扶得太牢的探究,难以体现自主性;探究结果缺乏引导,会使探究盲目失控。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是在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形成一定数学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各方面的能力,最终达到数学知识的获取与智能发展同步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