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课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3907643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5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5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5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5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5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课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例分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第十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著名作家季羡林先生早年在德国留学,发现德国人家家户户都爱养花,更为奇特的是,他们把花养在阳台上,花朵朝外开,自己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当他在阔别德国四十五年之后重返这里时,竟发现“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不禁感叹道:“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课文既然始终围绕着德国的花美、人更美这一中心,那么在教学设计时也就将“美”这个主题贯穿课堂始终。一、 对教学内容的反思这篇短文不同于一般的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单纯描写景物,作者在讲述德国风景名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

2、理,因而,其间的一些语句语言凝练,含义深刻,学生不易理解。教学中,我始终围绕中心句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反复研读课文,将重点语句的朗读与悟情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遵循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文,在品味的基础上读文,在读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图使学生融入到作者的情感之中,把学生领进浓浓的意境之中,希望学生把自己的心境和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入情入境,使学生学得有滋有味。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一)在单元导入之后,我紧扣“奇丽”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这道风景的奇特和美丽。在这里,“美丽”的感受融入到了“奇特”的赏析之中。风景之“奇”,奇在“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因此,自己的花是让别人

3、看的;奇在“走过任何一条街,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因此,让人看得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奇在哥廷根人对“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早已习以为常,因此,女房东对中国留学生的询问也不过是“莞尔一笑”。(二)由“奇丽的风景”深入探究“奇特的民族”,或者说,奇特的民族风情。显然,风景的背后,是风情、人文的密码。在哥廷根,为什么会有如此奇丽的景色呢?执教者引领学生在深入细读“家家户户”、“任何一条街”以及女房东的“莞尔一笑”中,感悟到原来“美丽”一词的涵义,除了上述看到的“风景”之外,还有德国人的美丽习俗在内。(三)体悟风情的文化意蕴。其

4、实,就单元主题和文本主旨看,解读至奇特的民族风情也算是大功成矣。但是,为了让学生对异域风情有更深层的了解,我又引入了写作背景,这样一个更为广阔而深刻的背景逐渐进入学生的解读视野。当学生了解到那是在二战时期出现在哥廷根的奇丽景色时,其惊奇、惊讶和惊叹之情是自不待言的了。我精心创设的两次引读情境中,更让人体会到了民族的奇特。三、 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一)亮点1、朗读贯穿始末。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入课文的桥梁。桥的一头是课文,另一头是学生。读着读着,沿坡讨源,据问入情,神游其中,增进理解。可以说,朗读犹如学生领会课文主旨的指挥棒。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默读、速读、齐读、指名读、对

5、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把语句中描述的情景和语言文字融为一体,牢固地保留在头脑中,积淀语感。我在教学描写德国奇丽的景色的句子时,先引导学生想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美丽情景,并且利用图片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意思,利用图文结合想象奇丽美景,体会花之美。通过回环读引导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从而体会德国街头花之多,花之美。2、 资料的引用恰到好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电化教育创设情趣。一张张有关德国风光与文化的图片,一段教师声情并茂的旁白,把学生引到德国奇丽

6、的美景之中,孩子们在这种美景的熏陶下,深入探究的欲望就更加强烈。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所涉及的背景文化相当丰富。在本堂课引导学生体会“多么奇特的民族”时,我设计了问题“先生留学德国时期,德国正处于怎样的情况?”,这一问,一个更为广阔而深刻的背景逐渐进入学生的解读视野。当学生了解到那是在二战时期出现在哥廷根的奇丽景色时,其惊奇、惊讶和惊叹之情是自不待言的了。从而更加感受到了民族的奇特。3、适时拓展,回顾重点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我在教学中还设计了一项拓展练习。通过一个诗句的填写,将本文重点作以回顾。既品味了语言,又做了积(二)不足1、 重点词句的理解欠深入“每

7、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其实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想只要我们的孩子认真读书,都能理解这句话。所以没有再进一步引导总结,学生只是理解了这句话的表面含义,其实还要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德国这个民族的这一种美好的境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永远不可能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是与别人一起构成这样那样的关系。要构建我们的和谐社会更应该时时处处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像脊梁、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耐人寻味、应接不暇等词语在看图理解的基础上还要注重语言表达。2、 过于注重人文性,少了点语文味高年级语文教学要重视谋篇布局,不能只抓细节零碎而忽视文

8、本整体。对照我的课堂,在这点上,我忽视了,课堂上我置整体感知于一边,旁敲边打零散句段,使得学习失却整体性。应该在最后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其独特的表达视角。老师的高度决定了课堂的深度、广度。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附录一:原教案主备人何延玲修改人何延玲年级五学科语文第(十一)册第( 八 )单元第( 25)课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9、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习惯养成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教学难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教学模式与环节单元导入 自学指导 汇报交流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文章中一些词语的理解有一些难度,需要孩子提前做好预习,

10、教师也要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适时加以点拨。文章的主旨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班中的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恰恰缺少“我为人人”这种思想,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深入体会文章的主旨。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体现习惯培养训练内容)修改建议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环节变式建议)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环节变式建议)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环节变式建议)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环节变式建议)四、变式练习,拓展提高(环节变式建议)归纳概括 深化主题五、课堂小结,单元回归(环节变式建议)课堂小结 单元回归第二课时一、单元导入,明确目

11、标1、出示单元知识树,回顾旧知2、板书课题,明确目标3、指名朗读课文,思考几十年后,作者再次到德国,又发出怎么样的感叹?(学生板书)二、细读课文,感悟景色奇丽1、在先生眼中,哥廷根的景色是“奇丽”的。 “奇”是奇特,“丽”是美丽。到底是怎样一番奇丽的景色呢?自学提示一: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2、学生:自由读,画相关语句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1、“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2、读着读着,又感受到了什么?3、学生汇报交流4、师:(出示各种鲜花的图片)看,这样鲜花汇

12、集成团,各种花儿艳丽夺目的美好景象,就可以称之为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5、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6、师:(出示课件)在浙江绍兴城西南偏门郊外,有一条官道。远山近水、小桥凉亭、田园农舍、草木行人,相映成画。这条路就叫山阴道。东晋王献之有妙句:“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7、师: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山阴道原来是一条路的名字。先生把哥廷根的大街比作山阴道,说明那儿实在太美了。)8、读句子,体会花美9、体会花很多。从“花的海洋” “应接不暇”看出来的。谁能够把花的美、花的多、花的丰富读出来?10、出示图片,感受美师:大家都读得很好,把老师带到了奇丽的哥廷根。给你们一个奖励吧!(出示哥

13、廷根街道图片)我带你们去哥廷根的大街小巷走一走。11、边看图片边练习背诵师:(引背)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生:(齐背)“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师:(引背)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生:(齐背)“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师:(引背)是啊,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生:(齐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师:(引背)走在街上的时候生:(齐背)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三、体会风情的奇特1、师:好一派奇丽的景色啊!自学提示二:为什么会有如此奇丽的景色呢?我们再用心来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并做好批注。然后和组内同学交流。1、我们来交流交流。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

14、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从“家家户户”读出了德国人爱花,每个人家里都养花。从 “花栽窗外,花朝外开”,人人为他人着想,将花最美的一面给别人看。3、难怪,先生要发出这样的感慨(出示)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4、这样爱花的真切,爱花的境界,多次令先生感到吃惊。于是(出示句子)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指导重点词:“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微笑,淡淡的笑。)这么令先生吃惊的奇丽景象,女房东却只是“莞尔一笑”,这笑里包含着什么呢?(女房东觉得这没有什么,本来就是这样的。)5、是啊,对于他们来说,太平常了,本来就是这样的,那是哥廷根人长期以来的习惯和风俗啊。(引读)正是这样,每一家都是这样(齐读)“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6、原来先生说的美丽并没有变,也包括这样美好的习俗啊。这样的人才组成了这样一个奇特的民族啊。7、(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