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圆周的束缚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3895491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破圆周的束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突破圆周的束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突破圆周的束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突破圆周的束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突破圆周的束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破圆周的束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破圆周的束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突破圆周的束缚“圆的周长”教学实践与思考 前 思“圆的周长”,是一个典型内容,是一堂传统老课。多年来,教师对这个内容的教学研究积淀了大量资源,其中不乏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经典设计和精彩课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得不经常要面对以下的现实:不少学生已经知道圆周率表示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倍数,还能将圆周率背诵到小数点后面多位,也初步知道如何运用圆周率计算周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学设计不能作相应的考虑与调整,那么学生的学习就很容易受到束缚。盎束缚的探究 常见这样的场景:教师提供给学生直径整厘米数的各种圆形纸片,请学生测量周长,并计算出两者间的倍数。学生在”操作“之后,会汇报

2、出诸如12.56、18.84等”精确“的测量结果,同时得出倍数为3.14。很明显,学生已经知道了圆周率是3.14,周长是通过3.14计算出来的。探究之所以成了一种形式,是因为学生的探究缺乏内驱力。被束缚的认识 即使学生乐意主动地去探究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他们也误以为只要将测得的周长和直径的值相除,就一定会得到3.1415926。这样的认识,原本应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而改变的。事实上,两个有理数相除,不会得到无理数。而在实际教学中,连教师也往往会以“我们的测量不精确,因此得不到3.1415926”来引导学生。这样的做法,束缚了学生的认识。盎束缚的应用 在理解圆周率、得出圆的周长公式之后,求周

3、长或反过来求直径(半径)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机械地乘3.14或除以3.14,会使得知识应用的环节演变为单纯的计算练习。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简单的模仿练习中,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因此,这样的应用,同样有被束缚的感觉。立足于上述认识,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 深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圆周率计算圆的周长。2. 经历操作、探究、猜想等学习活动,提升思维水平,感受数学文化。实 践 一、导入新课。1. 导入。师: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它。关于圆,古人对它的研究也很深。2400多年前,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叫墨子,他写了一本书

4、,书上有一句话小圆之圆与大圆之圆同。(课件呈现语句及大小两个圆)师:根据我们已学知识,你觉得小圆和大圆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生1:它们都有圆心、半径和直径。 生2:不管大圆还是小圆,都是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生3:大圆和小圆,圆周率相同。 师:圆周率怎么写?是什么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圆周率”及“圆的周长和直径间的倍数”)师:圆的周长,它指的是什么?(学生示意,师生共同得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圆的周长”,教师板书课题“圆的周长”)师:你们的意思就是说:在这两个圆里,圆的周长和直径间的倍数,也就是圆周率,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倍数是几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3.1415926)师:你

5、是怎么知道这个结果的?(学生都说书上看到的)2. 质疑。师:我也在书上看到过一句话。我国古代有一本著名的数学著作叫周髀算经,它在表示圆的周长和直径间的倍数时,用了“周三径一”这句话(课件呈现)。你猜猜,什么叫“周三径一”?生:周长是直径的3倍。师:那么,圆周率是3.1415926,圆周率是3,到底哪个说法对呢?学生表达出不同的意见)二、新知学习。1. 确定方法,自主探究。(1) 明确方法。师:到底哪个说法对,你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学生说思路:拿杯子盖等圆形材料,测量其周长和直径,再算一算,就知道哪个对了。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测量周长和直径的方法,初步体验“化曲为直”的思想。(2) 动手实践。学

6、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测量有关数据,用计算器计算圆周率。(3) 学情反馈。请学生汇报测得的数据和计算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3.2、3.1555、3.142857、3.16153、3.1666等五花八门的答案。2. 初步感知,加深疑问。师:有没有得到3.1415926的,有没有得到3的?(学生都说没有得到)师:现在你觉得“倍数是3.1415926”、“倍数是3”这两种说法对不对呢?(学生都说前者对,后者不对)(1) 第一层次。师:为什么说“倍数是3”不对?(学生用刚才的数据说理每个数据都大于3,教师给予肯定,并以课件演示古人用绳子围圆的方法发现圆具有这样的特点)师:既然古人早已发现这个规律,为什

7、么用“周三径一”来表示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呢?生:这是一个近似值,是一个大致的倍数。(2) 第二层次。师:你们得到的结果都不是3.1415926,那你们为什么还说它是对的呢?生:这是因为我们量得不精确。师:如果量得很精确的话,就能得到这个结果吗?(学生都认为只要测量得再精确些,就能得到这个结果。教师顺应情形,拿出一个圆盖,现场进行精细的测量,并用计算器演示计算,得到3.1714285714285)在学生情绪激动之时,教师再以课件呈现:2000多年前,我国有一位数学家叫刘歆,他通过测量和计算,曾得到了3.1547、3.1992、3.2031等答案。师:你有什么想法?(学生意识到用实验的方法,很难

8、测量准确,因此得不到精确的结果)师:实际上,用测量的方法是永远无法得到这个答案的。(在学生愤悱之时,教师适时引出古人对圆周率的探究)3. 深入感悟,理性认识。(1) 课件介绍。刘徽的割圆术(介绍得较详细)祖冲之算到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阿拉伯数学家算到17位小数1706年英国数学家算到100位小数1949年美国科学家用计算机算出2000多位小数1989年美国科学家用计算机算出4.8亿位小数2002年日本科学家用计算机算出12411亿位小数。师:人们发现,圆的周长和它直径之间的倍数,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但同时也是一个固定的数。这个数是3.1415926535897932。我

9、们把这个倍数叫做圆周率。(2) 介绍及其写法、读法。三、练习巩固。1. 基础练习。师:数学家千方百计地算出了这个圆周率,那么这个圆周率到底可以派什么用场呢?生:只要测量直径,可以用直径乘圆周率来计算周长。(得出文字公式)(1) 课件呈现直径为4厘米的圆,学生计算周长。(在反馈中,得出圆周率一般取3.14,并得出字母公式Cd)(2) 课件呈现半径为5厘米的圆,学生计算周长。(通过反馈,得出字母公式C2r)2. 巩固练习。一组图形题,求周长或直径。3. 拓展练习。你觉得下列问题可以怎么计算?(课件呈现图片和文字)(1) 一个近似于圆形的湖泊,湖中央的一条堤坝(直径)长约2000米,沿湖有一条环湖路

10、。环湖路长约多少米? (2) 神舟七号飞船绕着一个圆形轨道飞行,这个圆形轨道的直径是13441.9千米。飞船飞行一圈是多少千米?(第(1)题,圆周率取3也无妨;第(2)题,圆周率应尽量取得精确些。)四、课堂延伸(欣赏根据圆周率编制的音乐)。后 想这节课,略有了一点新意,实践下来,效果也尚可。反思本课之所以能取得点滴突破,主要就是围绕前文所提的三个“束缚”,做了针对性的处理。1. 搅乱“已知”,引向“未知”,将探究“解缚”。面对学生对圆周率的“已知”,教师精心“搅局”:墨子说“大圆之圆与小圆之圆同”;你们知道圆周率都是3.1415926;周髀算经说“周三径一”。都是书上的记载,为何情况不同?谁对

11、谁错?问题出在哪里?当学生的“已知”被教师搞混,产生强烈认知冲突时,对“未知”的探求就成了学生非常迫切的愿望。在这样的情形下,精心地测量周长、直径,认真地进行计算,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行为自然产生。2. 舍“简”就“繁”,逐层深入,将认识“解缚”。学生在探究后得出了3.2、3.1555、3.142857等答案,教师并不就此顺势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一般取3.14。相反,教师添加了一些“繁琐”的步骤,如先亲自“精确”地测量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倍数,再呈现数学家刘歆的测量计算结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用测量的方法,是永远无法得到这个答案的”。基于这样的愤悱情绪,教学再深入一步,介绍古今中外对圆周率的探究历程,尤其是奇妙的“割圆术”。至此,一个活生生的、充满了数学魅力的圆周率,就被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头脑中。3. 现实情境,对比体验,将应用“解缚”。 做了基本的练习之后,呈现两个具有较强现实性的问题情境,引发了学生对圆周率应用的思考。一个并非标准圆形的湖,计算其周长,直径乘3,简洁快速,“周三径一”的价值更是不讲自明。神七轨道,取3.14或取3.142,周长相差近27千米,毫厘之差,影响重大,圆周率精确度的作用凸显无遗。现实的情境,鲜明的对比,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了数学应用的特性以及价值。这样的过程,是应用的过程,也是学生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和发展创新精神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