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正式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3892243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正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正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正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正式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正式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正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正式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课标要求1. 解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2. 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二教学内容分析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是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的起始课,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货币既是生活所离不开的, 也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从 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货币的起源,剖析了货币的本质,解释了货币的职能, 引出了纸币及电 子货币的相关知识。 而货币与商品紧密联系在一起, 讲货币就不能不涉及商品, 因此本框还 涉及到商品、商品的价格等内容。三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商品的含义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

2、必然性理解货币的本质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知道货币还有储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等职能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 通过简要概括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 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培养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2)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 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逐步确立

3、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 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2)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公平竞争等意识。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2难点:(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五. 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六. 课时安排:三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得买东西 ,我们拿什么买东西呢 ?钱。钱是俗称 ,在经济学 里我们称之为货币(教师展示 100 元的人民币)

4、 。一张小小的纸片为什么竟有如此神奇的力 量,可以购买各种商品呢 ?本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来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一.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板书)(一)货币的本质 货币不是天神创造的, 也不是圣贤的发明。 它不是从来就有的, 而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我们讲货币就不能不涉及商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钱也就是货币买来我们需要的东西, 比如同学们需要的书、 本、电脑, 等等, 这些东西都是商品。 请同学们想一想, 这些商品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它们和母亲亲 手为你织的毛衣有什么不同?(可参考“教材P4 探究活动一”)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我们从市场上购买的物品, 是人们耗费一定

5、的劳动生产出来的, 人们 生产这些物品不是为了自己享用, 而是为了拿到市场上去交换。 这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 是商品。即作为商品,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要用于交换。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板书)(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 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购买商品呢? (有用)我们买东西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便 宜、质量好等)所有这些因素用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来概括?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物美价廉。 这就涉及到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即价值和使用价值。 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 统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引导学生学习“教材 P5 探究活动一”)所谓商品的

6、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谓使用价值(有用性) ,是指商品能够满 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没有使用价值的产品一定没 有价值,所以不是商品。在现代生活中 ,购买商品需要货币 ,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 ,但并不是从古到今人们 都用货币购买商品 ,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 面我们就来了解货币产生的历史。2货币的产生(板书) 引导学生讨论“教材 P4 探究活动二”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 在原始社会时期, 人们的交易活动主要是一种物物交换, 当时的交换非常偶然, 因为当时的 生产力水平

7、比较低,物品品种很少。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交换越来越频繁, 交换范围越来越广, 交换难度也越来越大, 经常出现“教材 P4 探究活动二”所描述的情况。师讲解: 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双方恰好都需要对方的商品。 如果有一方不需要, 那么这种 交换或者不成功或者可能经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才能实现。 于是为了克服这些弊端, 人们找 到了解决的办法, 先把自己的物品换成市场上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 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 换回自己所需的东西,这些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被称作“一般等价物” 。在历史上,曾经 有过许多商品充当过一般等价物,如贝壳、龟壳、皮革、布帛、牲畜等。但问题又出现了,如贝壳,比较小,

8、容易碎,大宗交易非常不方便;牲畜会老,会死亡;布 帛容易污染破碎, 携带不方便。 后来,金银由于具有体积小、 价值大、易于分割、 不易磨损、 便于保存和携带等优点, 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 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固定充当一般 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偶然的物物交换T扩大的物物交换T一般等价物T货币(副板书)(需明确:( 1).等价物的含义在商品的交换关系中,一种商品充当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材 料并和它相交换,我们就说这种商品是等价物。例如一台电脑=两台电视机两台电视机与一台电脑等价,电视机就是电脑的等价物( 2) .一般等价物的“一般” ,指它在当时市场上可 以和

9、“一切”商品相交换,可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这种商品在该市场能 够被大家普遍接受。 例如在我国商周时代曾以贝壳为一般等价物, 在隋唐时期以布帛作为一 般等价物, 古希腊、 罗马曾以牛做为一般等价物, 太平洋上的雅普岛以大石头作为一般等价物。(3).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关系。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说法,只有当贵金属金 银等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 才标志着货币的出现。 所以说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只不 过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不随时、地的变化而变化。3. 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板书) 金银充当货币材料, 不是某个先贤或聪明的皇帝选择的结

10、果, 而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随着经济的发展, 货币的材料还会发生变化, 其变化的依据, 依然是货币材料需要具备的基 本特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为什么那么神奇,有必要了解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货币的作用。(二)货币的职能(板书)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换回我们需要的任何商品呢?这就使我们它是货币本质的表现。 从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的含义 (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和充当各种商品交换的媒介) 可以看出货币的两个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基本职能(板书)(1)价值尺度A. 含义我们去商店买东西,待售的商品前都会标上一个价格标签,人们一看就知道这件商 品值

11、多少钱,那件商品值多少钱。货币的这种职能就是价值尺度。 (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 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的职能) 注意它衡量的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 同时, 由于货币具有价值, 是一般等价物, 它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这个职能, 用它自身的价值作为 尺子, 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就像尺子之所以能衡量物品的长短, 是因为尺子本身也有 长度,秤砣之所以能称物品的重量,是因为它本身也有重量一样。货币产生以后,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 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为 了用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种计量单位, 如人民币的 “元”, 英镑的“镑”,欧元的

12、“元”等B. 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如某件商品值300元,(书P5图1 )这些就是价格,价格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个职能的表现。货币执行价值 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价格并不需要拿真正的货币放在旁边, 就好像价格标签,因为它所表示的是商品值多少钱,而不是商品和货币的交换。C. 观念中的货币(板书)( 2 )流通手段A. 含义如果我现在需要一辆自行车,就拿400元去买,而车主就可以拿了这个钱去买其他的东西。 这样,货币就不再固定地在某个人的手上, 而是在运动了, 这个运动的过程就是流通 的过程。布棉花菜衣服 这中间的转换媒介就是货币

13、。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就是流通手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公式就是商品货币 商品B. 商品流通的含义及公式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这一点是相对于货币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而言的。 在商品流通中, 卖出商品获得货币, 用货 币购买商品, 都必须用实实在在的货币, 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即谁也不会同意别人用空 话换走自己的产品。当然这里的“现实”是从客观、真实的意义上讲的,是实在的货币,并 不仅仅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即使当时未付钱,以后支付的仍然是现实的货币。C. 现实的货币(板书) 在此引导学生讨论“教材 P

14、6 探究活动二”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 “商品货币”是卖的阶段, “货币商品”是买的阶段, 卖不出去,就没有买回来的实力。 卖不出去的商品达到一定程度,商品所有者就会破 产倒闭,因此, 人们把卖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一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 所有者。这就意味着商品生产者只有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才能够卖出去。 这是 市场的要求, 商品生产者必须要有诚信意识, 靠产品质量和服务在竞争中获胜, 否则必被淘 汰(例如三鹿集团)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 能够与一切商品相交换, 是不是意味着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

15、货币量,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影响 人们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秩序, 如果纸币发行过少, 就会使一部分商品不能售出, 同样会影 响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不是,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 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 通速度所决定的。用公式表示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3)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板书)(指导学生看 P7 相关链接)随着经济的发展, 商品流通越来越频繁, 金属货币也出现了一些缺陷。 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 银条块的形式流通的。每做一笔交易都要重新核实重量, 检查成色,

16、使用起来很麻烦, 于是 就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 重量、 成色和面额价值的货币, 但铸币也有缺陷, 铸币在长期的流 通过程中会逐渐磨损, 成为不足值的货币。 但一般情况下并不影响它同足值的铸币一样使用。 铸币的名义含量和实际含量出现了分离, 预示着可以用某种东西代替足值的货币执行流通手 段的职能。 由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在商品交换者手中的作用瞬息即逝, 于是代替货币行使流 通手段职能的纸币出现了(经历由金银条块T足值的铸币T不足值的铸币T纸币的过程)。纸币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 遍使用。 为什么小小一张纸币有这样的功用?这主要是因为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