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使用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3888640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网络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生网络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生网络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生网络使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生网络使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网络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网络使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网络使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网络作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而中学生为了娱乐和学习对网络的需求也日益 扩大,他们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网络群体。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中学生带来便利,调剂他们身 心的同时,其网络使用的问题也日益严重。经查阅资料发现,不少中 学生因长时间过度使用网络,造成学业荒废、社会能力降低、身体素 质急剧下降等一系列心理和行为问题。而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影响中学 生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以下主要阐述几种中学生网络使用关注的现 象:(一)中学生网络社交不慎现象:网络社交作为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青少 年介于童年和青年之间,他们渴望

2、平等、自由,又需要监护和关心。 青少年的主要人群是中学生(初中至高中,通常12至18岁)。对于广 大中学生来说,网络媒介的吸引力主要源于其特点:交互性、匿名性、 直接性、平等性、高效便捷性。这些特点使得中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 网络环境,而不必担心自己的身份年龄等隐私被泄露。网络作为一种实时互动的交流工具,使个体能够更方便地结识新 朋友,更便捷地与老朋友保持联系。另外,网络也为个体提供了匿名 交往的可能,从而减少面对面交往时的焦虑。在网络上,个体可以敞 开心扉、自由交流,而不必顾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规则与界限。从这 个角度来说,网络的使用对青少年应激和社交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然 而,如果个体对网络过分

3、依赖,沉湎于虚拟世界而缺乏与现实社会的 接触,则会降低青少年的社交能力,使他们在面对现实世界时显得束 手无措,最终选择逃避。总之,缺之面对面的社会交往会使中学生的 现实社交能力存在缺陷。中学生这个群体中大部分接触网络的时间还是较短的。他们在网 络社交中,耗时少,使用便捷的即时通信方式是他们主要使用的。另 外由于腾讯QQ勺强大影响力,QQ空间也成为了中学生网络社交中经 常使用的一种工具。中学生更愿意与有共同爱好,性格好和坦诚的人 成为网友,由此可以反映出中学生网络交友的理想对象还是根据个人 品质以及自身爱好出发。他们使用网络主要集中在如发表自己观点, 关注影视、音乐和偶像等娱乐上。危害:然而他们

4、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对于自身真实信息的安全性还不够 重视。从学生性别上来说女生可能受感性思维的影响, 喜欢与他人交 流,容易失去自我保护意识而选择相信虚拟网络中的陌生人;而男生则更多的抱着玩乐的心态,沉迷于网络游戏所带来的快感,从而可能 忽视了网络社交所扮演的角色。(二)初中生网络欺负现象:网络欺负是一种特殊的攻击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以手机或网络 等现代技术为媒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反复地或故意地对某人 进行攻击,而被攻击者常常难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网络欺负行为也开始进入初中校园,并可能对初中生产生重要影 响。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初中生使用网络与手机的机会 增大,对网络或手机等媒介的

5、使用越来越普遍与频繁, 应用能力也逐 渐增强,从而他们更可能对他人实施网络欺负, 遭受他人网络欺负的 机率也相应增加了。危害:网站欺负与网络聊天欺负对初中生的伤害性最大,且相较于传统 欺负行为的伤害性更大可能的原因在于: 首先,网站与网络聊天室的 传播性很强,使得受欺负者的伤害能够通过传播迅速扩大;其次,网 站的隐匿性好,受欺负者很难找到欺负者,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他们的 恐惧性;再次,网站与网络聊天欺负能够持续较长时间,进一步加深 了受欺负的伤害性。解决办法:首先,学校应该开展反网络欺负行为的相关工作, 如将网络欺负 行为的界定清楚明确地告知学生,并明确学校不容许网络欺负行为的 发生# 一旦有同

6、学被欺负,受欺负者或知情者可以通过匿名报告制度 报告给学校处理。学校查证有网络欺负行为后,一定要严肃处理欺负 者,并为受欺负者提供帮助与支持。其次,由于学生是隶属于班级的,学校应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与 网络欺负行为相关的教育,如网络欺负主题班会、创设网络欺负情景 等,让欺负者能亲身体验受欺负者的不快, 从而减少网络欺负行为的 发生。再次,学校和教师可以从媒介素养教育着手,引导学生文明上网、 安全上网,学校和教师应告诉学生如何应用网络与手机来方便自己的 生活和帮助自己的学习等,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 高媒介素养。最后,调查发现,初中女生的网络欺负与受欺负比例均高于男生, 原因可能在

7、于,与男生相比,初中女生的言语能力较强,也更注重人 际交往的质量与数量。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尤其是女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 养,训练有效倾听、独立思考或准确表达。例如,学校和教师可以定 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班会、生活会,就学生身边发生的某件事或某种现 象进行讨论和评议,让每位参加者畅所欲言,增强他们与人沟通的胆 量和说话能力;可以经常开展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演讲比赛、辩论赛 等,这不但能加强学生间的友好交流,使友谊得到升华,而且能够提 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 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网络成瘾的分类网络成瘾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它包含着多种行为和冲动 控制性的问题。Young (1999)

8、根据其研究结果,把互联网成瘾分为 五类:1. 网络色情成瘾:是指对成人聊天室和网上色情作品上瘾,如, 强迫性地使用成人网站以获取网上色情作品等。2. 网络关系成瘾:是指过度卷入网络人际关系中,如在聊天室或 MUD中结交的网上朋友替代了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和家人。3. 网络强迫行为:是指强迫性的网上赌博、网上购物或网上交易 活动。4. 信息超载:是指强迫性的网上冲浪或资料搜索。5. 计算机成瘾:是指强迫性玩计算机游戏或编制计算机程序。近年来,许多研究者根据you ng的分类把网络成瘾进行了重新 的划分,将其大致归为三个大类:网络关系成瘾、网络娱乐成瘾、信 息收集成瘾。危害:网络成瘾给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9、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1. 损害身体健康 中学生长时间僵坐在电脑前缺乏适当的锻 炼,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甚至造成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肠胃神经 功能紊乱。2. 阻碍学业的完成网络的过度使用导致中学生无心向学,学习 兴趣减弱,成绩下滑,并使逃课现象日益增多。究其原因,不难得出 结论:网络的过度使用侵占了学习时间,削弱了学习兴趣,破坏了学 习习惯,降低了学习效率,从而影响了学习成绩,造成学习的挫折。3. 人格异化,影响社会交往 沉溺于网络游戏的中学生,往往过 度依赖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不能面对现实世界,而且长时间进行网络 游戏,其虚幻的情节和侠义精神很容易误导中学生, 产生价中学生自 我概念。心理健康与

10、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值偏颇, 淡化他们在现实社 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社交面变窄,人际关系冷漠,与真实的人 际关系隔绝。4. 引起角色混乱,诱发犯罪行为 网络游戏给了中学生扮演各种 各样角色的机会,同时也为中学生的角色混乱埋下隐患。 网络游戏大 多以“攻击、战斗、竞争”等为主要成分,火爆刺激的内容容易使游 戏者模糊道德认知,迷失了自我,以至不能理性地行使现实社会中的 角色。网络中的暴力色彩极易触及中学生内心深处的攻击本能,目前,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 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 逐渐增多。解决办法:引导中学生合理上网;帮助中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重视中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

11、网络成瘾的中学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等 等。(四)中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网络的出现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伴随网络技术出现的就是网络 道德的问题。“网络道德是对信息时代的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 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的伦理准则。”这是网络伦理为网络道德 所界定的定义;网络道德就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而逐渐 形成的遵循网络特点和规律,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氛围、 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节网上人与人、 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 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中学生网络道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 道德认知迷茫 由于网络的幵放性,网络道德也具有多元性和 幵放性特点。网络道德的多元性使人们出现网络道德认知的

12、迷茫。由 于网络道德的开放性,给网络道德认知的形成增加了一定的困难。中 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处在形成时期,具有不稳定性,对不 良信息的抵御能力相对不强,再加上中学生由于对生活的体现较少, 抗诱惑和辨别能力相对较低,这就会使中学生的网络道德认知产生迷 茫,甚至会因为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而出现网络道德认知混乱。2. 道德情感冷漠在网络社会中,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可以毫无顾忌地宣泄自己的情感,也可以从网络中获得感情的慰藉。中学生 在现实社会中学习压力大,也因为所处的人生阶段特殊,会受到不同 程度的限制,中学生的内心有进行感情交流的渴望 ,但由于他们的人 际交往能力还不足,如果和父母同学缺乏交流

13、,中学生就会选择将网 络作为表露感情的地方,长期发展下去,他们就会陷入网络当中,脱离 现实社会,自我封闭,孤僻冷漠,在网络中热衷交往,在现实社会却不 再愿意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此造成道德情感冷漠。3. 道德行为失范有些中学生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但在现实世界又没有办法发泄心中的不快,他们就会将这种不良情绪发泄到网络中去,使用不文明的言语甚至是带有侮辱性的言语辱骂他人,使自己的情绪得到宣泄;有的中学生有跟风心理,看 到别人使用或转发一些带有粗俗语言的图片或视频时,也会模仿着进 行转发;还有的中学生在网上聊天时一旦与人争执,或者自己在网络游戏中的人物被别人打死,一时情绪激动就

14、会谩骂他人。在这些情况 下,网络语言不文明就成为了中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一种表现。解决办法:1. 政府部门应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健全相关法律法规1)提高网络技术,加强对网络信息健康管理2)对网吧等公共网络场所进行监管3)健全相关网络法律法规2. 学校大力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1)加强中学生对网络的认知教育,以利于形成合理的网络道德观 念2)关注中学生网络心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3)利用网络积极开展学生活动,以促进思想道德教育4)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意志力,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诱惑3. 家庭、社区配合学校共同关注中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1)社区与学校配合促进中学生网络道德发展2)家校合作共同帮

15、助中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参考文献1 樊小梅.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 南阳市为个案(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 曾美莲.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与教育对策的研究(D).江西:江 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 李宇晴“慎独”视角下的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D).成都: 成都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4 尹霞云.中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健康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肖 石.学生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的研究(J),赤子.2014(05)6 刘映海.体育干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 院学报,2013,28(6), 483-4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