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导学案: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4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3887855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导学案: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4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导学案: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4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导学案: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4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导学案: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4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导学案: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4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导学案: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导学案: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4(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导学案一、高考预测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2.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3.比较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重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作用.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并阐释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二、自学自练一、对外开放的前沿1国际背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_,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

2、_.另一方面,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_,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_.2国内背景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3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_,靠近东南亚.4全国最大的_之一.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优势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工业实力大大增强劣势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_调整,_和_产业寻找新的出路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_产业发展举例一

3、些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2002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存在问题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吸引的外资额增长相对较慢;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支撑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2.城市化(1)途径a许多_地区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_猛增,呈现出_交错分布的景观;b.城市的_迅速扩大.(2)结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区_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三、问题与对策1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2)_相对

4、落后.(3)_问题日趋严重.2措施(1)产业结构调整.(2)构建_.(3)加强规划与管理.三、考点讲解考点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区位条件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读下图并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地理条件._(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_(3)在上图所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_【反思归纳】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

5、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如下表所示:国际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_契机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_;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_,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出路(即进行产业转移)国内背景_政策先机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地理条件良好区位内因位于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利于发挥_、_的优势,接受产业扩散,参与国际分工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利于招商引资考点二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某沿海地区工业化

6、、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材料 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 (填正确项字母).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_(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反思归纳】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主要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措施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珠江三角洲

7、由于_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影响产业升级加强城市之间的协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推进“_”的区域合作城市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不相适应,“城中村”现象普遍加强城市的_和_,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工业、城市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建设项目多,大量占用耕地落实耕地基本保护政策,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珠江水质恶化_直接排放提高污水处理率,实行达标排放_现象严重火电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随雨水降落大力推广洁净煤燃烧技术;发展核电等新能源;节约用电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提高城市_的处理率四

8、、堂内练习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回答13题.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密集型产业、动力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2.以下属于阶段工业发展特点的是( )A建立了大批日用消费品加工工厂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C工业附加值增长较快 D成为我国最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3.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进行产业升级的原因的是( )A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 B新能源矿产基地的开发C劳动成本优势的

9、逐步丧失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回答45题.42005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9%,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约45%,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 )A明显滞后 B明显过快C发展比较合理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5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城乡差别很小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A BC D(2012江苏卷地理、1314)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

10、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 图7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67题. 6.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7.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 B. C. D. 读右图,完成8-9题8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城市化

11、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阶段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快 该国可能属发达国家 阶段,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A B C D9阶段,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资金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资源密集型产业 现代服务业A B C D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需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读图回答1011题.10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大多符合( )A模式1 B模式2 C模式3 D模式411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国家中部崛起的需要 B地理区位相同C当地基础设施完善 D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12(2011江苏地理,28)图17为广东省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18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