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模态关系.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3867728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念模态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概念模态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概念模态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概念模态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概念模态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念模态关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逻辑学概念逻辑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是概念质的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概念的含义。 鳏:无妻或丧妻的男人; 寡:死了丈夫的妇女 孤:幼年丧父或者父母双亡的人;独:没有子孙的老人外延:指概念所反映的一切事物,是概念的量的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概念的运用范围二、概念的种类(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根据概念外延的数量,把概念区分为空、单独、普遍三种 1 空概念(也叫虚概念)是反映人么想象或虚拟的事物的概念,它所反映的事物在客观世界中是不存在的,它的外延等于0 。 如:鬼、神、孙悟空。 2 单独概念就是反映单个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在特定的时空中存在的事物是独一无二

2、的。通常,专有名词即表达单独概念。另外,摹状词也表达。 3 普遍概念:反映一类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对象(二)、 正概念和负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具有某种属性,还是不具有某种属性,把概念分为正负概念 在思维中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叫正概念,又叫肯定概念。不。 负概念,又叫否定概念。如,不知道,非党员,非农业户口。但“非洲”不是负概念。非礼,非常,无耻,无名 确定一个负概念的外延要注意,负概念所在的论域。所谓论域指的是谈论问题所涉及的某个特定范围,论域确定了一个负概念的外延才能确定。 如:“非机动车“,其所在的论域就是“车”这个范围。(三)、实质概念和形式概念 从作用

3、上看,概念可区分为实质概念和形式概念。 实质概念是命名或指示事物及其属性的概念。 名 动 形 代词等一般表达实质概念。 形式概念是作为逻辑常想的概念,也可称之为逻辑概念。它不具有语义内容,只表达逻辑关系。表达形式概念的词有:连词 : 和 而 并且 或 如果 那么 系词:是,不是 含数量内涵的词:所有的,这个 助动词:可能 助词:着 了概念的外延关系一, 全同关系: 指外延完全相同的两个或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设A B为两个概念,如果A的全部外延正好是B的全部外延,那么A B具有全同关系。 具有全同关系的概念,两者只是外延全部相同,但内涵是不一样的,如果内涵一样,则是同一概念,如父亲,爸爸 二,

4、属种关系种属关系 设A B为两个概念,如果B概念的外延包含A概念的全部外延,而A概念的外延仅是B概念的外延的一部分,那么B概念称为属概念,A 称为种概念。B对A的关系就叫属种关系。如:文学古典文学 学生中学生属种关系又叫真包含关系,B真包含A 种属关系又叫真包含于关系,A真包含于B 或属于 A是B或A属于B一般说来具有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的概念不能并列使用 如:他今天上街买了水果、苹果和李子 三 交叉关系 两个或几个概念之间有且只有一部分外延重合,这两个或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称为交叉关系。四:全异关系(不相属关系) 外延完全互相排斥,没有任何一部分重合的两个或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称为全异关系1 矛盾

5、关系: 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这两个概念的关系,称为矛盾关系2 反对关系 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性概念的外延,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称之为反对关系。模态命题及其推理 模态命题 1.模态命题及其结构 模态命题就是断定思维对象不同确然程度的命题 例如:今天晚上他一定不会来。 这部小说有可能畅销。 逻辑学主要讨论“必然”和“可能”两种模态,所以模态命题又称断定思维对象之可能性或必然性的命题。 模态命题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它总是包含有“必然”或“可能”之类的模态词。在现代逻辑中,用“”表示“必然”,用符号“”表示“可能”。它的公式为:()p2.模态命题的种类

6、必然肯定命题:S必然是P;必然P: P必然否定命题:S必然不是P;必然非P : P可能肯定命题:S可能是P;可能P : P可能否定命题:S可能不是P;可能非P: P 注意: “必然不”不等于“不必然” “可能不”不等于“不可能3.同素材的模态命题间的真假关系 在同素材的四种模态命题之间也存在着真假上的相互制约关系。这种关系与四种性质命题间的对当关系相同,故又称模态命题的对当关系。 4.模态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值命题 “必然P”等值于“不可能不P” “必然非P”等值于“不可能P” “可能P”等值于“不必然非P” “可能非P”等值于“不必然P” “所有(有的)S必然是P”与“并非有的(所有)S可能不

7、是P” “有的(所有)S可能不是P”与“并非所有(有的)S必然是P” “所有(有的)S必然不是P”与“并非有的(所有)S可能是P” “有的(所有)S可能是P”与“并非所有(有的)S必然不是P”均为等值关系关系命题及其推理 (一).关系命题及其结构 关系命题就是断定思维对象间某种关系的命题。 例:小张比小李早毕业两年。 上海在南京和杭州之间。 关系命题与性质命题的区别:断定的重点不同;结构复杂程度不同。 试比较:小张两年前毕业。 关系命题由三部分组成,即关系者项(用a、b、c表示),关系项(用R表示)和量项。公式:a R b 或 R(a、b)(二)关系的性质、对称性关系: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可

8、对称关系(1) 在事物a与b 之间,如果a对b 有R 关系,那么b对a也有R关系,这时关系R就是对称的 ;如,对立关系,矛盾关系,交叉关系,相等关系,朋友关系等 (2) 在事物a与b之间,如果a对b有R关系,那么b对a一定没有R关系,则,这时 关系R就是反对称的。如,少于,多余,大于,重于, 侵略等 (3) 在事物a与b之间,如果a对b有R关系,那么,b对a可能有R关系,也可能没有,那么,关系R就是非对称的。 张三认识李四,李四喜欢王五、 传递性关系,传递,反传递,可传递 (1) 在事物a .b.c 之间,如果a与b有R关系,b与c有R关系,那么a与c 也一定有R关系,这时关系R就是传递的。如

9、,先于,早于,晚于,相等,平行,大于,小于 甲在乙之先,乙在丙之先,那么甲一定也在丙之先(2) a.b之间,b.c之间有R关系,而a.c之间一定无R关系,这是反传递关系。 小王比小李大两岁,小李比小张大两岁,因此,小王一定不是比小张大两岁。 (3) a. b 之间,b.c 之间有R关系,a.c之间未必有R关系,这叫可传递关系。如,交叉,认识,佩服,喜欢,相邻,尊重甲认识乙,乙认识丙,则甲可能认识丙,也可能不认识,3.关系推理 关系推理就是以关系命题为前提,根据不同关系的逻辑特性进行的推理。主要形式有: 直接关系推理 根据对称关系进行的推理。 公式:a R b,所以,b R a。 根据反对称关系进行的推理。 公式:a R b,所以,b -R a。 非对称关系不能据以进行推理。 间接关系推理 根据传递关系进行的推理。 公式:a R b,b R c,所以,a R c。根据反传递关系进行的推理。 公式:a R b,b R c,所以,a -R c。 非传递关系不能据以进行推理。 混合关系推理 混合关系推理就是在前提中既有关系命题,又包含非关系命题的推理。例如: 所有的正数大于所有的负数, 0.01是正数, 所以,0.01大于所有的负数。 混合关系推理又称“混合关系三段论”。进行混合关系推理也有其必须遵守的逻辑规则。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