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减负政策的一点思考.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3863577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学生减负政策的一点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学生减负政策的一点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学生减负政策的一点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学生减负政策的一点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学生减负政策的一点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学生减负政策的一点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学生减负政策的一点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学生减负政策的一点思考(期末作业)10101110224 金天 历史学系减负,是近几年关于教育改革听到的比较常见的一名词,多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之所以成为一个一而再、再而三的话题,我想一是因为这些年减负口号并没有实质上给学生带来课业负担的减轻;二是因为这些年来一些不正常的东西正在影响着教育事业:唯分数论分数决定一切。历史上,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教育的民族,“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类诗句所体现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几乎贯穿在了这个民族的性格上。人们都希望金榜题名那一刻的荣誉,既是个人的,又是家族的。为了不名落孙山,为了改变穷苦命运,多少人日夜“头悬梁、锥刺股”地进行着寒窗苦读。

2、这种根深蒂固的影响,依然流传到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觉得读书就是苦的,再多负担也是为了将来考上好的学校,光宗耀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这样的思维下,别说老师了,学生自己有些也是无奈但“乐”在苦中的。回到现今来说,教育已经不是单纯的教书育人了。社会上“学历风”、“文凭病”的蔓延,学生硬是被逼到了应试教育独木桥上。这样不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认为学历等于能力。导致学生的其他方面如意志品质、道德伦理等等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和培养,学生也就变得敏感、娇嫩和自私了,将来走上社会是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的。教育的本初目的被功利和择业等等因素绑架以后,变得异化,这也就产生了奇奇怪怪的病症。作为一

3、种结果性的社会现象,课业负担重必定是有出因的。肯定与其他现象有着因果联系,而且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多元不唯一的。之前在上文曾谈过负担过重的一些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现在我们再从老师和学校来谈谈,我认为有一下这些原因:首先,为了狠抓考分,为了升学率,为了学校荣誉等等目的,我们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在陈旧教学观念的禁锢下,做出了一些不太正确的教学行为:把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识记课堂传授的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中心和任务。为了应付考试,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略了能力与其他方面的培养。家长和老师都是追求高分的,因为现行体制只有分数才能体现“学业成果”,也是学校评价每个学生的依据。所以引来了教师们的“疯狂”狠抓。

4、其次,是教学方式的问题。教师们只关注她们如何教,而不管学生如何学。学生就像一个待填的鸭子,十分的被动,与没有灵魂的容器无异。教和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单一的方式,学生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题海战术的泛滥,导致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只有埋在做不完的练习题里,消化知识也变得很没有效率。一些可以用讲来说明清楚的知识,也非要逼迫学生做无谓的大量练习,耗时耗力,让学习变成令人憎恶的事情。越学越没有动力,也谈不上进步了。最多只会造成一批空会做题,不会举一反三的机器人。针对负担过重的问题,减负政策作为一剂“药方”,为何减负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导致负担越减越多?我们来看一看建国以来政府和教育部颁布的一系列减

5、负政策:(注:他人整理)年份文件名称主要内容1955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指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不是降低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是为了使学生学习地更好,不是提倡学习上的马虎、偷懒、取巧1993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指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利于儿童少年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阻碍着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宗旨的落实。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切实解决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发展1994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关键

6、,在于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1999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我国创新人才数量不足2000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使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是提高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我国在下一世纪竞争能力的需要。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是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水平和质量的需要。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严重阻碍素质教育的实施。损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2000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2008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

7、作报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深化教育内容和方式、考试和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2009政府工作报告推进素质教育。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2009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20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纵观这些行政部门下发的减负文件,措施都很

8、泛泛,而且主要重在“治标”,少有“治本”之良方。针对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限制在课程标准中新增要求,第二是限制在教程标准以外再新加别的要求。这些是制度和学校管理都明令禁止的,是必要而及时的。但不能根本上解决负担过重这个问题,只是遏制了往更偏严重的方向发展的势头。现在的减负政策本身也具有一定矛盾性,“想叫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不对关键的中考、高考进行大刀阔斧改革,怎能期待减负的真正实现?近期就有一则新闻,关于某市一所中学集体“移动”学生至外市补课,因为当地规定违规补课是要严惩学校的。如此,怎么减都还是要面对不变的考试,那么减回去的必然还会再加回来,以某种形式。如果只是减少学生的作业量,

9、又会有这样的问题:学生人变得懒,成绩下滑,教学质量高不上去。我认为,减负要结合多方面进行,多管齐下,而不能片面从一个角度去着手。作业问题只是课业负担的一个表面现象而已。和补课一样,不能说取消补课了,学生负担就没有了。试着找回到源头我们的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看看呢?我觉得和我们国家的教材越改越难是有关系的。教的知识过于复杂和系统,对于智力发展水平不是很高的中小学生而言无疑是猛药。结果考试的时候还要给范围,出题尽力简单,其实有一些东西根本不用提前到这个阶段教,或者不用教得那么深。比如数学,美国的学生只有进入大学以后才开始大力学习,而且是数学专业的才需要钻研得很深,而我们的孩子却早早地要对抗起难题怪题

10、,不痛苦吗?再者,有一些科目的设置和其要求是不是有一点过高?人人掌握英语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是指望通过应试教育下,只注重语法结构而不注重实际交流,英语这门工具语言变得虚化而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学生成天在琢磨选择题,而连一些基本的打招呼寒暄都可能不会。听说读写才是语言的正确习得方式,其他不符合规律的方式只能说是徒劳无益。另外,语文的背诵篇目是否真的都有必要全部都默写下来?与其默写后忘,不如用讲的那会功夫把名篇佳作更好的介绍给学生,加深其理解和认同。对一个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重复抄写默写,一样是本末倒置的错误。学生只会很厌烦,却不会多生出一丝对我们伟大传统文化的温情敬意。同时,作为选拔机器的中高考制度,

11、也要进行相应调整,考试应有多远的评价体系,而不是只看卷面成绩。成绩影响过大,才会导致人人追逐分数,唯分数论才能如此嚣张“祸害”学生和老师。选拔人才要着重看能力,而不是只着眼于对于知识识记的能力,那样选出来的只能是记忆背诵强人和解题大王。考试制度应该宽松,提供多样化选择,例如现在的自主招生政策。美国一些大学还考察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这些能力是日后真正为生活所用的能力,与其把时间压在做题,不如学学一些有用的实践技能,轻松又愉悦。因此我觉得减负政策要涵盖多方面的内容,结合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个人的因素,共同进行。课标要进行简化和调整,使得教育改革目的能够真正为人们所接受,学生才能真正乐于

12、接受知识,化为己有。外在形势的减负有了,内在的精神减负也应该要有。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着老师、家长和学生,教师主导学生从属的格局,学生对老师言听计从,老师对神学率、名次的追求,对优差生态度和期望,都会造成学生精神负担重。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也要从精神上让学生放松下来。对于成绩的评价不要过于局限,要多表扬和评价学生的长处,包括道德品质上,身体素质上,艺术造诣上的等等这些其他方面,不能只关心分数,高了就说好低了就骂,这样对于学生是不公平的,不合理的,错误的评价体系也会影响学生的评价观念的形成。最后,我对减负也有一些建议: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及其支系下的部门干部要改善教育理念,大胆创新,解放思想,要真正懂得教育,视民族育才为己任。这些人虽不直接接触学生,但是确是教育政策的决策制定者。他们影响着教育政策的改革方向;第二,严格限制各科作业的标准,不得超过限制;第三,家长和学校应该加强沟通和协调,促进家校两地教育管理的和谐一致,不要学校有学校的标准,家里有家里的标准,学生只会无所适从;第四,教师要加强教学能力,要会做一个善于讲解,表达能力够好的老师,而不能只会布置作业和讲题来耗费课堂时间;第五,课程标准应该适量简化,删去一些难深的内容。我相信,减负政策若是本着人本主义的中心,真心实意为学生谋福祉的话,一定会做到让学生真正热爱知识,享受教育,创获能力,发展成才的终极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