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湘教版必修二提纲带答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3862229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湘教版必修二提纲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专题:湘教版必修二提纲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专题:湘教版必修二提纲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专题:湘教版必修二提纲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专题:湘教版必修二提纲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湘教版必修二提纲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湘教版必修二提纲带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第一章 1.1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 1)1999年,世界人口超过 60 亿。人口增长呈“ J ”形曲线。2)人口增长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生产力 的发展水平。2、人口增长模式 ( 人口出生率 - 人口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一)、“高-高-低”模式 工业革命前,分为 原始型 和 传统型 两类人口增长模式原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二)、“高-低-高”模式(过渡型)1)、发达国家出现这种模式的时间是 18c中期 ,结束的时间是 19c末20c初 。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是:

2、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2)、从 20c50s 起,“高-低-高”的人口增长模式普遍存在于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比较严重的 人口 问题。(三)、“低-低-低”模式(现代型)1)、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点: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2)、目前,世界主要 发达 国家已基本步入 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模式。3)、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 “高-低-高” 型向“三低”型转变。到2004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 1.23%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59% 。4)、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 制度因素 、 计划生育因素 。1.

3、2 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的限制性1)、 自然资源 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自然资源终究是 有限的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应当建立 良性循环 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 持续 利用。2)、土地资源:一方面, 人均土地拥有量 大幅度下降,使土地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另一方面, 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使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 3)、矿产资源: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 物质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 迅速减少 ,有的甚至趋于 枯竭 。4)、水资源: 淡水资源 短缺问题正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5)、森林资源:人类不合理的 垦殖

4、活动 毁坏了大面积的森林,进而导致 水土流失 加剧, 土壤肥力 下降, 耕地沙化速度 加快, 大气污染程度 加深, 气候反常事件 增多。2、人口的合理容量1)、人口容量是 环境承载力 与 社会经济发展 相结合的产物.一般来说,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 维持相对稳定 的前提下, 环境、资源 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很显然,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 大 于人口合理容量。2)、人口容量特点有三: 临界 性、 相对 性、 警戒 性。若某地的人口数量与 人口合理容量 相当,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 人口容量 ,并以此作为 人口控制 的最终警

5、戒线。3)、多数学者认为地球的人口容量在 100 亿左右。我国最多可承载 16.2 亿人。1.3 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人口迁移是指变更 定居地 的空间流动行为。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不属于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 国际迁移 和 国内迁移 两种类型。由 农村到城市 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人口迁移是 推力因素 和 拉力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自然生态因素1)、 自然环境 和 资源条件 地域差异,常常会引起人口的迁移。人类总希望移居到 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 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的地区

6、。2)、由生态环境条件恶化而引起的移民,称为 生态移民 或 环境移民 。(二)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一般来说,地域间的 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就越频繁。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 较高,而经济落后的地区, 人口迁出率 较高。2)、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 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 , 区域的大规模开发 ,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如三峡工程)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20世纪80年代前, 有计划、有组织 地进行迁移,由东部向中部,向西北、东北、西南方向;20世纪80年代后, 自发性迁移 从中西部

7、到东部,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4)、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 交通运输业 的发展。(三)政治因素:其中政策、政治变革及战争是重要因素1)、由政策因素(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所导致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比较强的组织性。2)、战争常引起人口迁移,如二战、越南战争、朝鲜战争等。 3)、政治变革,政治中心改变,常引发人口迁移:如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四)社会文化因素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如 文化教育 、 家庭婚姻 、 宗教信仰 等,也会引起人口迁移。1.4 地域文化与人口1、外国文化与人口 地区的文化差异,像 婚俗 、 宗教 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就很大。 晚婚乃至不婚、不育,这显然可以降低 人口出生率

8、 。婚姻关系不稳定,离婚率高,一般会降低 出生率 。主要宗教不反对 人口增殖 ,( 天主教教影响下的拉丁美洲,出生率高)。2、中国文化与人口 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发生了很大变化。A、从 早婚早育 到 晚婚晚育 B、从 多育多子 到 只生一个 C、从 “学而优则仕” 到 “全民皆商” D、从 安土重迁 到 “四海为家” 第二章2.1 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区位分析 ( 区位是指 某一事物 与 其他事物 的空间关系 )。自然地理区位: 山脉 、 河流 、 湖泊 、 海洋 等事物的空间关系。由于自然地理过程通常是很缓慢的,因此自然地理区位对于城市的影响是相对 稳定 的。 # 河流对城市的影响,上

9、海处在 长江 口,武汉处在 长 江和 汉水 的交汇处,重庆处在 长 江和 嘉陵江 的交汇处。经济地理区位: 铁路 、 公路 、 港口 、 城市 、 工矿企业 、 商品农业基地 等。它们随着 生产力的发展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 经济空间格局 的变化而改变。2、城市功能分区1)、主要有 工业区 、 住宅区 和 商业区 等,以 住宅区 的利用面积最大。2)、中心商业区是整个城市的 商业核心 地区, 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 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 高层为主 , 交通 便捷, 零售商业 十分发达。3、中心地理论(探讨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和职能的学说)1)、中心地是指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 货物 和

10、 服务 的地方。中心地等级主要是根据其提供的 职能种类 和 服务范围 来划分的。2)、门槛是指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须的 服务范围 和 服务人数 。3)、根据中心地理论,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城镇等级越高,数量越少规模越大。4)、在理想的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 正六边 形。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大 ,彼此相距 远 ,六边形数目 少 ,门槛人口 大 。从区域总体来看,高级中心地 包容 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 覆盖 低级服务范围。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1、城市化 城市化是 社会经济发展 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城市化的标志:A、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重持续上升,B、

11、劳动力从 第一产业 向 第二、三产业 逐渐转移,C、 城市用地规模 不断扩大。其中 A 是衡量地区或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社会经济发展 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 高 ,反之就越 低 。城市发展与 工业化 进程的关系犹为密切,经济繁荣的城市, 服务 业相对发达。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比较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 早 ,城市化水平 高 ,达到 75 % 以上,多出现了 逆城市化 现象; 发展中国家:起步 晚 ,发展 快 ;城市化水平 低 ;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一部分出现“ 虚假城市化”比如南美洲;另一

12、部分出现了“ 滞后城市化 ”,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4、中国城市化 城市人口 快速增长 ,城市数量 急剧增加 ,城市化水平 不断提高 。但城市化速度过快,需大力推进 农业产业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 非农产业 和 4 城镇 转移,是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城市出现 热岛 效应和 雨岛 效应等。城市化对人文环境的影响:改变了土地 利用 方式,改变了居民 就业 方式,原先的 乡村 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 城市 景观所取代等。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

13、人口的迅猛增长。问题:“城市病”表现为交通 拥挤 ; 环境质量 下降; 地价房租 昂贵; 就业比较 困难;社会秩序混乱。居民向郊区或卫星城迁移,称为 城市郊区化 。措施:建立卫星城镇,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第三章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1、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特点: l)、农业、矿业:与 自然环境 的联系最为密切。2)、工业:区位受 自然条件 限制较少,受 社会经济 条件影响较大。 3)、商业和服务业: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 消费人群 。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生产协作:a

14、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 ( 集聚 型生产协作) b零部件工厂之间的联系( 分散 型生产协作) 商贸联系:可以分为 区际贸易 和 国际贸易 ,由于 关税 、 0 货币汇率 和 制度 的差异, 区际 贸易在地域上联系更为密切。 为了满足区际间物资流动的需求,现代物流业 应运而生,也是产业地域联系的重要表现。其意义:减少企业库存 、降低 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加快资本周转,使有形货币在流通中产生更多的无形货币。 科技与信息联系: 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加强协作,扩大技术和信息交流。* 产业活动的的地域分工会导致一些产业的 空间集聚 ,进而促使 产业地域 的形成。产业地域的规划建设,必修强调 因地制宜 , 扬长避短 ,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 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 ,在条件比较好的的地方,建设规模比较大的 产业集群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自然条件: 气候 ( 光照 、 热量 、 水分 ) 地形 平原发展 耕种 业,山地发展 林 业和 畜牧 业。 土壤 种类不同,作物品种不同。如:茶叶需 酸性 土壤。 水源 灌溉水源。如干旱区的 绿洲 农业。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决定农产品生产 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