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385369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上好课”征文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太湖县新城小学 程金霞 电话:13965818955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文本细读”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不断钻研、探索的热门课题。我几次参加了安庆市小语会“文本细读”专题研讨会、观摩了几次市小语教坛新星阅读教学课教学展示,尤其是对小学语文教师“文本细读”专辑的拜读,让我对“文本细读”由陌生而亲切,由亲切而向往。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开始慢慢地积累、探索。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过:“文本细读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看到这句话,我有些不解,文本的细微声响从何而发?为何文本发出的是“细微”声响?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摸索中,我觉得文本的细微声响在对重

2、点词语的品味中,在重点语句的反复朗读时,躲在字里行间里,在对作者的深入了解后一、抠出重点词语去年,我参加市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执教了给予树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以妈妈心情的变化为线索,文中有三个表现妈妈心情变化的词语,“担心”、“生气”、“紧紧地拥抱”,它们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抓住了这三个词语,就抓住了课文的脉络。教学时,可以由词及句到篇,循序渐进。首先,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表现妈妈心情变化的词语,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然后,在精读课文,体会人

3、物思想感情的环节,引导学生抓住了这些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妈妈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指导读好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这些词语除了帮助我们理清文章脉络,还是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切入点。妈妈的“担心”、“生气”、“拥抱”都体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正是在妈妈的爱的影响下,金吉娅学会了爱别人。而妈妈心情的变化,引导我们一步步认识金吉娅,感受到金吉娅的善良、仁爱之心,这正是本文的学习主旨。抓住这三个词语,放在课文这个具体语言环境中去品读,金吉娅的形象,给予树的寓意便在品读中凸现,深深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二、反复朗读重点句子诵读是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方法,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激发学生的感情,还促进学生对

4、文本情感的感悟、表达与共鸣。听过一位老师教学六级下册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这一重点句子,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玩味。一读感受,抓住“边走边放,起起落落”感受老人与海鸥相互默契的动作节奏。二读体验,海鸥吃得快时欢快地读;体验海鸥吃得心满意足时就放慢速度读;体验翻飞的白色、有声的乐谱时想象面读;三读品味,教师利用多媒体把这句话变成诗,配上乐,不仅品味人鸟相亲的和谐还读出了语言的美、文字的美,声韵的美。学生在教师吟读、师生合作读、自我吟诵等不同方式与要求的朗读中入情入境,在文字感受与声音表达中体味文章

5、思想感情。读出韵味、读出情味,倾听文字发出的细微声响。三、在字里行间寻觅字里行间有什么?什么都没有,是空白。在空白处阅读,就是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我们要挖掘出潜在字里行间的一个个点,通过想象、感悟、联系生话,将文字还原于生活来品读课文。一个词语,一个标点都是我们不能放过的点。如鱼游到纸上一文,描写了青年在池边静静地看鱼这一细节,引导学生想象青年怎样地看,看了多久。教师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或许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或许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星期天,或许那是从而感受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其实,课文中的省略号,感叹号,甚至是破折号都是生发课程资源的切入点,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细微之处,我们的课程

6、资源就会更丰满,阅读就会更充分。四、走近作者任何文本都是特定情境的产物,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心境和态度不容忽视,作者为文的处境更是解读文本的重要途径。教学秋天的怀念必须了解史铁生当时的身体,心理状况;学习慈母情深必须了解当年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背景,学习少年闰土必须走近鲁迅;尤其是学习一些古诗词,如清平乐村居,初读跃入眼里的只是一个无赖小儿;再读,一幅明丽的乡村田园风光浮现眼前;三读,不禁会感受到词人感伤的情怀。这时,只有了解辛弃疾当时的处境和他忧国忧民的抱负才能更深入文本,感受词人见到的这一家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正是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原同胞的愿望与向往。文本是鲜活的,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细细品味,细细倾听,我们才能默默走近作者,走进经典,走向更高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