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3847739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简答题第一章:(一、新课程概念)1.什么是课程?为什么要强调对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答:新课程,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 “生态系统”.课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对课程概念的准确把握,了解课程内涵的发展变化,有助于我们用新的课程观指导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将课程改革实施到位,使自己尽快成为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的新

2、型的人民教师和教育管理者。2.课程的新概念有哪些基本特征?答:1)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突出了学生能动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主人的根本地位。2)强调学生以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来实施课程,进行互动整合、融通建构,突出了课程三维目标整合发展的功能。3)强调课程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学生在与课程诸要素的多元互动过程中,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进行多元智能建构,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实现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综合学习、创新发展。4)强调课程是动态发展的整体。用问题情境中的多元化思维策略实现课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突出了课程的综合性、整合性和动态发展性。3.课程内涵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有哪些?答:课程

3、内涵的发展变化主要有六个趋势:1)从强调学科知识、教材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课程复杂的会话。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因素的整合。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6)从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4.我们对课程的认识理解上有哪些偏见或者叫误区?答:1)把学科教材当作课程2)把目标、计划当作课程3)把学习者的经验当作课程5.从课程开发、编制和管理的主体上分,课程可以分为几类?答:从课程开发、编制和管理的主体上分,可分为国家

4、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从课程的显现程度分,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从课程的实际开设划分,又可分为实际课程和空无课程.6.什么是国家课程,国家课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国家课程,是政府为保障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质而开发研制的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的,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国家课程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国家公民所应具备的共同素质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课程开发的主体是课程专家。国家课程一般以必修课形式出现,是基础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是法定必须开设与实施的课程。7.什么是地方课程?答:地方课程,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授权下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根据当地

5、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是一种具有突出地方特点、反映地方文化、满足本地发展需求的课程,具有本土性、区域性特点。地方课程以必修课或选修课形式出现,其研发主体是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本地课程专家。8.什么是校本课程?本次课改为什么要增设地方与校本课程?答: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当地课程资源、学校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而研制开发的课程。是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为主体进行策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课程。校本课程一般以必修课或选修课形式出现。本次基础教育课改由原来国家集权研发管理改为现在均权分层研发实施与管理,体现了课程的适应性、多样性、选择性。新课程

6、倡导课程共建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人一起共同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拥有现代教育观念、现代信息技术和善于反思研究、体验领悟、合作交往的新型教师是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研制开发的中坚力量。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当具有这种课程意识。9.认识并掌握课程分类有什么好处?答:了解、认识、课程分类,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掌握新课程的概念,并有效地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二、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一)填空题1.三维目标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领导管理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新课程

7、的( )概念.2.结果性目标是三个台阶目标组成,即(学懂)(学会)(会学).3.程序性目标的周期性基本动程是(学中做)(做中学)(反思调控)4.情感是(人对所经历过的事实的心理体验),态度是(人内在体验的)外在流露.态度(取决于)情感,而价值观(决定了)人们的情感态度,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助于)正确的价值观.5.体验性目标的三个层次是(反应)(体验)(领悟)6.将体验转化为理性概括,将理性认识内化为个性品格是(领悟)的教学目标.7.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结构整体),通过三维目标的整合与达成,最终要实现本学科(素养)的生成8.三维目标的互动整合有三种基本形式,即(一种是

8、按序全对称互动整合)(一种是按需非对称互动整合)(一种是周期整合律动)。9.将良好的心态投入课堂教学之中,促进调节多元互动的态度和行为,以保证“学懂”任务的顺利完成,是(认同反应)的教学目标。10.对亲自经历的过程、行为、收获进行优化加工,在感情向理性的过渡中以形成体验倾向,是(体验)的教学目标。(二)简答题1.认识并掌握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认识并掌握三维目标,表现在:要弄清每个维度的内涵、层次结构及其水平要求;要弄清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要弄清三维目标是怎样通过互动整合达成素质的。2.学懂、学会、会学的基本要求各是什么?答:学懂,是第一个台阶目标。其基本要求是对所学新知要能理解,新知

9、中某些基础知识还要能够转化成为基本技能。学会,是第二个台阶目标。其基本要求是能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解决学科或生活或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使知识形成一定结构,使技能和成为能力。会学,是第三个台阶目标。其基本要求是能够选择合适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学懂、学会过程中能够养成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等自我调控、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品质,以创造性发展在自己的个性空间。3.“知识与技能”三个台阶目标的关系如何?答:三个台阶目标的结构关系是,学懂是学会的基础,学会是学懂的进一步发展;学懂、学会是会学的实践基础,会学能优化学懂、学会的过程,能改善学懂、学会的行为。会学是结

10、果性目标中的最高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4.结果性目标的设计与实施中存在哪些误区?答:在结构性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中,主要存在4个问题:目标设定角度不对;目标设定缺乏层递性;目标设计与目标实施两张皮;目标设定以偏概全。5.为什么要把“过程”与“方法”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目标?答:过程与方法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谁离开谁,都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强调学习活动过程,不仅要明确知识与能力的获得要经过哪些步骤、程序和阶段;还要懂得在过程的前、中、后相应选取何种具体做法,整个学习活动过程才能实现最优化。注重学习方法,就要考虑,这一方法的功能效用在何程序才能有效发挥;哪种类型的学生在哪一步应该采取何种方法,个体与整体

11、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也就是说,脱离了具体过程讲方法,方法无所谓优劣,离开方法去讲过程,过程无所谓好坏。所以我们不能单一地笼统地去讲“过程”,去说“方法”,而应该把过程与方法对应起来去思考、去学习,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6.“过程与方法”的共性规则与学科个性化程序有何联系与区别?答:各学科课程个性化的“过程与方法”,并不影响各学科课程周期性共性动程结构及其运用规则的合理存在。共性规则通过演绎推理,可帮助我们建立和完善各个学科课程的个性化程序性目标动程结构。7.程序性目标认识与实施中的误区是什么?8. 体验性目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9. 体验性目标三个层次都有哪些水平要求?10.体验性目标实施中的误区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