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3846862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整体性(课本P85案例1,P8789案例2和案例3)形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大气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表现: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3)在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中,受人类直接影响相对较小的是岩石,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是水和生物要素。2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课本P86)生产功能各要素共同参与,依赖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平衡功能二

2、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的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的溶解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这是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途径;氧气的平衡: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的呼吸和燃烧消耗氧气;物种平衡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空间尺度划分: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2、 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二、自然带1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同地区,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与之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三种地域分异规律(课本P9194)分异规律定

3、义主要成因主要分布地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地表景观和自然带与纬线大体平行,伸展成条带状,沿着纬度变化作有规律的更替,即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以热量为基础低纬和高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沿着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更替,即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由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大。以水分变化为基础中纬度地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由于受海洋水汽的影响,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2、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大体沿等高线方向延伸,从山麓向山顶的垂直更替海拔高度引起的水热状况的垂直差异

4、低纬的高山地区2、非地带性分布现象: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使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很不鲜明,称为非地带性分布现象。例如:沙漠中的绿洲;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缺失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的对应关系(课本P39图2.16,P91图5.6)自然带的划分(北半球为例)利用气候图对照分析自然带的分布。 表1. 气候分布规律图 表2. 陆地自然带大陆西部 大陆中部 大陆东部温带荒漠 带冰 原 带苔 原 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 带 荒 漠 带热 带 草 原 带热 带 雨 林 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

5、草原带热带雨林带大陆西部 大陆中部 大陆东部寒 带 冰 原 气 候 寒 带 苔 原 气 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侯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 带 雨 林 气 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热带草原带(萨瓦纳带)(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中西部)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中西部)热带季雨林带(北纬1025之间的亚洲大陆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和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亚寒带针叶林带(北

6、纬5070之间)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苔原带、冰原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习题1.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 )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2下列山地自然带分异最多的是 ( )A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B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C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D北美洲的落基山脉3下列山地的相对高度接近,但由于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自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域分异也不相同,判断其中所处纬度最高的是 ( ) 4亚洲东部地区,从中南半岛到白令海峡

7、,自然植被分布顺序,正确的是( )落叶阔叶林带 苔原带 常绿阔叶林带 雨林和季雨林带 针叶林A一 BC D5不够合理的治理土壤退化的措施是 ( )A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杆,加速有机质的还田速度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D江南丘陵地区使用石灰等物质,中和土壤酸度6下列四副图示中,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 )读天山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78题:7天山北坡比南坡积雪冰川海拔低的原因是 ( )A北坡是阳坡 B南坡是阴坡 C北坡是迎风坡 D南坡是迎风坡8为了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应将牲畜赶到( )A高山草甸 B山地草原 C荒漠草原 D

8、山地草甸草原图2512表示的是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9-12题。9图中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带、高寒荒漠带10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 11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量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12该山可能位于 A赤道附近 B40S附近 C40N附近 D极圈附近读“自然地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5),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回答第5题图513关于图5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R为年幅射差额,即

9、热量收入;R/Lr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A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B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CCFGH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1415题14图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高度,垂直自然带最多的位于 Aa Bb Cc Dd15b与g气候类型最主要的差异在于A气温的年较差 B年内降水分配不均C降水集中季节不同 D最冷月平均气温图3是“岩石风化与气候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618题。16化学风化最强烈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17化学风化最强烈地区的气候特

10、征是 A高温少雨B高温多雨C低温多雨D低温少雨18岩石风化程度与气温、降水量的关系是 A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B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 C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草原原草漠荒林森森林D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19澳大利亚大陆森林、草原、荒漠半环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水分D地理位置图13为某大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字母a-d分别代表不同的自然带类型,读图完成20-21题。20.出现a自然带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有 A.受纬度影响,向西直逼海岸 B.受海陆影响,向南伸展到30S附近 C.受地形阻挡,呈南、北狭长分布 D.受洋流影响,向北延伸范围广21.该大

11、洲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A. a所示自然带沿岸有厄尔尼诺现象 B. b所示自然带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C. c所示自然带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 D. d所示自然带地区的森林遭破坏22a图为某大陆局部地域自然带现状,b图是该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未来可能的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 A结合两图信息,该局部地域所处大陆可能是亚欧大陆 B结合两图信息,该局部地域所处大陆可能是南美大陆 C与a图到b图的变化相吻合的是阿尔卑斯山雪线将降低 D与a图到b图的变化相吻合的是华北地区旱情将加重 23右图为安第斯山某段植被垂直带,该山东坡植被的布界线比西坡高,原因是 A.热量丰富 B降水多 C.光照强 D.土壤肥沃二、综合题:

12、1、右图是全球植被、气候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3分)252015105051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mm)热带温带寒带沼泽苔原森林热带雨林季节性森林林地多刺灌木半沙漠草地灌木沙漠(1)森林分布的极端界限条件大约是年平均气温_以上,年平均降水量 以上。(2)在年平均气温20的条件下,若年平均降水量从01500mm,地面植被依次是 、 、 、 。(3)在热、温、寒三个热量带中,最难于形成沙漠的是 。(4)森林对改善环境有重要作用。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森林对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从全球范围看,森林对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5)七大洲中,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面积都很广大的是 洲。 以下做法中,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草地并能保证草地可持续发展的是( )(多项选择)A增加草场载畜量B实行区划管理C定期轮牧和轮流打草D开发草场发展种植业(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