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源】08中华文化家.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383885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材源】08中华文化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素材源】08中华文化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素材源】08中华文化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素材源】08中华文化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素材源】08中华文化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材源】08中华文化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材源】08中华文化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组中华文化主题词中华文化主题词解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孕育了诸多人生要义,足以写进任何篇章。中华文化主题词集锦01革故鼎新革除旧事物、创建新事物。“革”与“鼎”是周易中的两卦。在易传的解释中,革卦下卦象征火,上卦象征泽。火与泽因对立冲突不能维持原有的平衡状态,必然发生变化。因此革卦意指变革某种不合的旧状态。鼎卦下卦象征木,上卦象征火。以木柴投入火中,是以鼎烹饪制作新的食物。因此鼎卦象征创造新事物。后人承易传之说,将二者合在一起,代表一种主张变化的世界观。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周易杂卦)革卦,意味着革除旧事物。鼎卦,意味着创建新事物。02三思而行原指经过三次思考以后再去施行。是

2、一种过于谨慎的处事态度。适度的思考是正当言行的前提,但如果思虑过于谨慎,则容易心生顾虑、犹豫,使对私利的关切影响对道义的遵守。论语记述鲁大夫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认为,季文子思考两次即可,不必三思。后人在使用“三思而行”一词时,或淡化其过度谨慎之义,仅用以劝诫谨慎行事,强调在言语行事之前应周详地思考,从而做出符合日用伦常之道的选择。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之后才去行事。孔子听闻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03慎独儒家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慎独”有两种不同含义:其一,将“独”理解为闲居独处。人们在独处时,没有他人的监督,最容易放纵行事。“慎独

3、”即要求在独处时谨慎对待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道德、礼法的要求。其二,将“独”理解为内心的真实状态。人们可以在言行上表现出符合道德、礼法的要求,但心中却没有对道德、礼法的认同与追求。“慎独”则要求在心上下功夫,使内心与道德、礼法所要求的言行相符。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因此君子在没有人看见时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到时也是有所恐惧的。没有比隐蔽的地方更容易表现的了,没有比隐微的地方更容易显明的了,因此君子应“慎独”。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礼记大学)这是说实存于内心的东西,会表现在外,因此君子必须“慎独”。04行先知后

4、对“知”“行”关系的一种认识。王夫之等人在“知”“行”关系问题上提出了“行先知后”的主张。王夫之承认对人伦日用之道的体认与践行是相互关联的,但就先后而言,只有先“行”才能获得“知”。“行”是“知”的来源,对“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能“行”必然对所行之事有所“知”,但能“知”却未必能“行”。行焉而后知其艰,非力行焉者不能知也。(王夫之四书训义)践行之后才知道其中的艰难,若没有努力践行就不能知晓。05以直报怨以正直之道对待怨恨的人。“以直报怨”是孔子提出的一种报答仇怨的原则。对待怨恨的人,孔子认为“以怨报怨”“以德报怨”这两种处理方式都不正确。孔子主张,不可因一时的愤恨情绪而肆意施加报复,也不可隐

5、匿仇怨报答以恩惠友善,而应该分辨造成仇怨之事的是非曲直,以正直的原则作出回应。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有人说:“以恩惠友善来报答怨恨之人,怎么样呢?”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有恩德之人呢?应以正直之道回应怨恨之人,以恩惠友善回应有恩德之人。”06知行合一对“知”“行”关系的一种认识。王守仁基于心学“心外无理”的主张,提出了“知行合一”说。他认为,对人伦日用之道的体认与践行不能割裂,二者是一体的两面。心中有所“知”必然会付诸行动,“行”是“知”的自然运用。若不“行”,便不是真正的“知”。另一方面,“行”也必然会带来深刻切实的认知。若没有“知”,

6、仅仅是不自觉的或迫不得已的行为,便不能实现端正之“行”。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卷中)在心外寻求理,这是将知行分别为两件事的原因;在心中寻求理,这是圣门“知行合一”的教法。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传习录卷中)认知达到真切笃实的境地,便是“行”;践行达到明确的自觉和精微的省察,便是“知”。“知”与“行”的工夫原本不能割裂,只是因为后世的学者将二者作为两件事分别去用功,背离了“知”“行”本来的状态,因此有知行合一并进之说。07知先行后对“知”“行”关系

7、的一种认识。程颐、朱熹等人在“知”“行”关系问题上主张“知先行后”。他们并不否认,对人伦日用之道的体认与践行是相互关联的,二者不可偏废。但若就先后而言,应以“知”为先。“知”是“行”的基础,“行”是在“知”的指导下实现的。只有先认识了人伦日用之道,才能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的要求。须是识在所行之先,譬如行路须得光照。(二程遗书卷三)必须是认识在行动之前,如同行路必须有光亮照明。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卷九)知与行始终是相互依存的,如同眼睛没有足的功用不能前行,足没有眼睛的功用则不能视路。若说二者先后,知在行先;若说二者轻重,行更重要。08克己

8、复礼克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礼的要求。出自论语,是孔子提出的实现仁德的基本方法。孔子认为,仁德的养成应以礼为标准。个人的言行应受到外在的礼的规范,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约束自身的私欲,使自己的所见、所闻、言语、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能够做到“克己复礼”,就达成了仁德。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颜渊请教何谓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礼的要求就是仁。一旦能够克制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礼的要求,天下都称许你的仁德。践行仁德依赖于自己,还要依赖别人吗?”09行己有耻对自己的言行保持羞耻之心。出自论语。在孔子看来,一个人的德行的养成不只是言语、行

9、为符合外在的规范,更要在内心对于自身的不足或违礼背德之行感到羞耻,进而能够在羞耻心的刺激下,按照德礼的要求改正、完善自己的言行。羞耻心的确立是儒家教化的重要目标。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子贡请教:“如何做才可以称为士?”孔子说:“对自己的言行保持羞耻之心,出使四方诸侯,不辱没君主赋予的使命,就可以称为士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说:“用政令加以引导,用刑罚加以规范,民众能免于罪过,但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加以引导,用礼加以规范,民众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能够自觉

10、合于规范。”10安贫乐道安于贫困而乐于守道。在孔子与儒家看来,对于道义的学习与执守,并不是出于任何功利的目的,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是毕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因此,以道义为最高准则的人,不会以违背道义的方式去追求富贵,即便在物质生活上陷于贫困,也能够以执守道义为乐。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说:“颜回真是有贤德啊!一筐饭食,一瓢饮水,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忧苦,颜回却不改变自有的快乐。颜回真是有贤德啊!”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子贡说:“贫穷而

11、不谄媚,富有而不骄纵,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有而喜好礼。”11积善成德积累善行以养成德性。“积善成德”是荀子所提出的一种德性养成方式。荀子认为,仅仅依循于人的本性,只能导致对外物无休止的争夺,并使群体陷入无秩序的混乱之中。而人的道德的确立有赖于后天的教化。人需要在言行表现上符合礼法的要求,并经过长期的积累,逐渐形成对道德、礼法的认同,确立起内在的道德意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土堆积起来形成山,风雨就从这里产生。水积聚起来形成深渊,蛟龙在这里生长。善行不断积累以养成德性,就自然获得智慧,圣人的心智就具备了

12、。12反求诸己反省自己的言行与内心。“反求诸己”是孟子提出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孟子秉承了儒家的主张,认为人的德行与功业的确立,从根本上取决于自身的修养。因此,如果自己的言语行事不能获得认可与赞赏,不应归咎于他人的误解,而应反省自己的言行与内心是否符合道德、礼法的要求。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仁者就好比射箭的人一样,射箭的人要首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发箭,发箭没有射中目标,不埋怨成绩超过自己的人,而是反躬自省而已。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敬,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爱

13、我,则反省自己是否仁爱;我治理别人而没有治理好,则反省自己是否智慧;我以礼待人却不被尊敬,则反省自己是否不恭敬。任何行为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都要反躬自省,自己立身端正则天下之人都会归附。13化性起伪改变人的本性的恶而兴起人为的善。伪:人为。“化性起伪”是荀子在“性恶”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道德教化的主张。荀子认为,人天生的本性中包含着对外物的欲求。如果放纵本性中的欲望,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纷争,社会将陷入混乱。因此,需要通过后天的教化,在恰当安顿人的欲望的同时,确立起对道德、礼法的认同与遵守。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荀子性恶)不可以通过学

14、习、从事而为人所具备的,称之为“性”;可以通过学习、从事而为人所具备的,称之为“伪”,这是“性”和“伪”的分别。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荀子性恶)因此圣人改变人的本性的恶而兴起人为的善,人为的善兴起而产生了礼义,礼义产生而后制定法度。14明德彰显美德或纯明的德行。“明德”最初是对为政者的一种要求。“德”特指为政者在照顾百姓、任用官吏、施加赏罚等方面的良好品行。“明德”即是在施政中遵循并彰显这些德行。后世用“明德”指称为政者应该具备的显明的品德。而在儒家看来,为政之德是人的内在德性的扩充,因此为政者的“明德”即体现着至高的道德。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

15、庸,祗祗,威威,显民。(尚书康诰)你显赫的父亲周文王,能彰显美德,慎用刑罚,不敢侮慢鳏寡之人,任用可用之人,敬重可敬之人,威慑需要被威慑之人,向民众显示这些美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成人之学的教育宗旨,在于彰显纯明的德行,在于亲爱民众,在于符合至善的原则。15三省吾身多次反省自身。“三省吾身”是儒家所主张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儒家认为,德行的确立取决于自身的追求与努力。因此应时时反省自己的言行与内心,并以此作为修养道德的基本方法。曾子特别提出,每日应从尽己为人、诚信待人、温习课业等方面多次反省自身是否存在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他人谋划是否未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不守信诺?传授的学问是否没有温习?”16舍生取义舍弃生命以保全道义。“舍生取义”这一主张出自孟子。孟子(前372前289)认为,“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之一,舍“义”而不足以为人。生命固然可贵,但生存却并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目的或意义。因此,当保全生命与坚守道义发生冲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