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教招笔试备考中国古代教育家及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3836377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教招笔试备考中国古代教育家及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云南教招笔试备考中国古代教育家及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云南教招笔试备考中国古代教育家及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云南教招笔试备考中国古代教育家及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云南教招笔试备考中国古代教育家及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教招笔试备考中国古代教育家及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教招笔试备考中国古代教育家及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云南教招笔试备考:中国古代教育家及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云南特岗教师考试请访问,为了更好的协助大家备考云南教师招聘考试,中公云南教师考试网为大家准备了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的相关考试题型,大家可以参考学习,云南教师考试网祝大家早日成功。1、孔子 ( 公元前 551- 前 479) 是我国春秋末期着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 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他 有教无类 的理论基础,是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更可贵的是他的 庶、富、教 思想。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

2、恰当。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后人就简称为 因材施教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他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孟子( 约公元前 372- 前 289) 是我国战国中期着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把他和孔子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倡 性善 论。他把人性归于天性,把道德归于人性,又把人性归于天赋,构成了他的先验主义的人性论。另外,孟子认为同物则同类,同类则同性,提出了 圣

3、人与我同类者 、 人皆可以为尧舜 的智力平等的思想。孟子从他的政治思想和 性善 论的哲学思想出发,提出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 明人伦 的治人 的劳心者 。他又以城郭、军队、土地、财物和教育相比,如城郭不完整,军队不多,军器不精, 非国之灾 ; 田野未开垦缺乏财物,非国之害; 但若无学 ,则国 丧无日矣 。可见,他把教育当作国政的根本。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 教亦多术 的原则,实行五种教育方式:一、对学习好的, 如时雨而化之 ( 即如雨露润泽草木一般); 二、对德行好的,就注意他的德行培养 ; 三、对天资较高的,使之成为通达之才; 四、对一般的,采取答问 法,以释

4、疑解惑; 五、对于不能登门受业的,使他自学成材。3、 墨子 ( 约公元前 468- 前 376) 是我国先秦时代继孔子之后的第二个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子是躬行实践的教育家,在教育方法上有重大贡献。一、指出教与学是不可分的统一体。他把教与学比作和与唱, 唱而不和,是不教也,智多而不教,功适息 。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他以撞钟为例,说:扣则鸣,不扣亦鸣 。要求教师不要处于待问后对 的被动地位,应主动向学生提出问题,做到 不扣亦鸣 。三、提出 量力所能至 的自然原则。他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自然发展安排教学程序,做到 深其深,浅其浅 ,使学生能 浅者求浅 , 深者求深 ,这说明墨子已经看到教

5、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可以说,墨子是中外第一个提出量力性原则的人。四、强调学以致用。他说: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意思是学习的目的在于行。而且,他还认为判断一个人行为的好坏,必须把行为动机的 志和行为效果的 功结合起来。4、荀子( 约公元前 286- 前 238) 名况,荀子一反孟子的性善论,首倡性恶论。他以为教育在善伪 中有巨大作用。通过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客观努力, 知力德积累而成, 谓之 积 , 圣人就是 人之所积 。 他还很重视渐 ,即环境的影响。经过长期的 积和渐 ,就达到 君子学问,不时变化,如蝉蜕壳 ,就是说教育可以使人发生质变。把人培养成士 、 君子 和圣人 。在德育原则和方法

6、上,荀子和孔孟相同之处甚至多,如他们都重视 笃志、 内省 ,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其一,长虑顾远。他以为人都好荣恶辱,好利恶害 。可是有些人偏偏去做坏事,招来 危辱 ,这是他们没有受教育,只顾眼前利益,不能 长虑顾后 ,不知为长远利益打算的结果。其二,积善成德。他主张人要终生积善,只有这样才有 终乎为圣人 的希望。其三,培养德操。荀子认为德育的最后目标在于培养德操。他要求一个人要养成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德操。他说: 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这些话和孔子的 杀身成仁 ,孟子,的 舍生取义 是同义语。荀子一方面看重教师,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他认为

7、做教师要具备四个条件: (一)有尊严有威信;( 二)有丰富的经验和高尚的信仰;( 三)能循序渐进、不凌不乱地进行教学 ;( 四) 能了解精细的道理而且能加以发挥。此外要有广博的学识和高深的学问。5、 董仲舒 (公元前 179-前 104)是西汉很有影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有名的教育家。在德育方法上,他强调 尽小慎微 ,采取 众小成多、积小致巨 、 渐以致之 的方法。他要求 明于性情 ,要 引其天性之所好,而压其情之所憎者 。此外,他还强调德育必须通过智育来进行,认为人犯错误往往是由于 知之所不明 , 虽有圣人之道,弗论不知其义 。所以他以为不学便不能成德,智育和德育是不可分割的。他还注意到 积习

8、渐靡 的作用,要防止外物对人不知不觉的侵蚀。6、王充( 公元 27- 约 97)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在教育思想方面,王充很重视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他虽然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但他肯定善恶是可以改变的。 在化不在性 ,重要的是教育。 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 ,又如 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 , 人之善性,可变为恶,恶可变为善,犹此类也 。他还以竹木经过雕琢刻削可以成为器用,低下的土地可由人的 埤增 而成为高地作比喻,说明教育的可能性和人的可塑性; 以孔门弟子七十二徒,皆任卿相之用 说明教育的重要性。在王充看来,天下没有不可改变之性,没有不可教育之人。

9、只要 学校勉其前,法禁防其后 ,就是象尧的不肖之子丹朱那样的人,也是可以勉于为善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形成于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两大心理学流派达到高度繁荣的时期, 但是皮亚杰并未因此而受到影响, 反而自成理论流派,为后来的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奠定了基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自此之后的心理学家都受到了皮亚杰理论的影响。所以他的理论无论是在教师招聘还是教师资格考试中,都是重点。对于这部分,大家需要重点认知。皮亚杰的大量研究都是关于儿童的。他认为每个儿童其实都是一个“小科学家”,都会去主动的探索未知的世界。探知外部世界的时候,儿童会渐渐积累起自己关于外部世界的经验, 这些经验, 皮亚杰称之为图式。而且我

10、们日常生活发现:随着儿童不断成长,儿童的知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那么,儿童是如何发展自己的知识图式的呢 ?皮亚杰认为儿童存在两种方式:一个方式是同化同化指的是扩大自己认知范围的同时,不改变自己的原有图式,比如婴儿出生之后就开始形成“吃”的动作图式,这个时期婴儿“吃”的动作图式里面的只是吸吮,吃东西的时候常常是去努力吸吮,当他去吸吮很多的东西 ( 比如,奶嘴、吸管等) ,发现这些东西确实可以吸吮,于是就把奶嘴、吸管等同化到自己可以“吃”的图式中,知道这 些可以吃。这个过程就是同化。另外一个方式则是顺应顺应是指扩大自己认识范围的时候,遇到了困难,儿童需要改变自己的原有图式,去适应新的事物。还是拿婴儿

11、的“吃”的动作图式来说,当婴儿去吸吮东西 ( 比如苹果、小球等) ,他会发现存在一些无论自己如何吸吮, 都无法吃到的东西。 儿童也是相当聪明的,这个时期他就会尝试去改变自己“吃”的动作图式,不再是像之前那样只知道吸吮,而是加入了更多新的动作,比如咬、啃等。通过新的动作的加入,儿童原来的“吃”的动作图式也发生了改变,这个过程就是顺应。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不断进行,儿童就渐渐地建立起来自己的认知结构,也使得自身可以不断适应外部世界,最终实现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平衡。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理论帮助我们认识到知识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扩大、完善。他的理论也使得教育心理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教育心理学也因此进入完善时期。总结一下,皮亚杰使用了图式、同化、顺应、平衡、适应这几个概念来解释了人的发展。对于皮亚杰建构主义发展观这块内容的理解,大家一方面可以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起来进行理解记忆,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迁移分类中的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结合一起来进行记忆。更多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尽在, 欢迎广考生访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