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传播的文化价值.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3833949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传播的文化价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传播的文化价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传播的文化价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传播的文化价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传播的文化价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传播的文化价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传播的文化价值.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传播的文化价值以梅花拳为个案林心淦 作者简介:林心淦,男,1967年7月出生,现任中国福建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1985-1989年在山东大学学习期间,师从燕子杰老师习练梅花桩武功,近几年来一直与燕老师保持紧密联系。本文中关于梅花桩的观点均参考燕老师相关书籍和文章,不足之处属个人领悟局限所致。梅花桩(也称梅花拳)是中华传统武术中最古老的拳种,是至今仍保持“文武合一”的少数拳派之一。梅花桩既是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全息载体,又是可以通过独特的“以武治心”高效率方式传承文化,因此,它具有积极的文化价值。同时,梅花桩的传承方式、传承过程本身又造就了高尚的“天下一家”的大和谐精神,还是

2、跨文化传播的最高效的形式之一。因此,梅花桩武术的传播在当代社会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一、文化不仅是成果体现,更是人类追求美好理想的动态过程综合学术界对文化的诸多定义,可以将文化的内涵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一是文,即为美好、和谐之义;追求美好的理想、设想、方案;二是化,“以文化之”,追求美好的实际行动,全面施行化育方案;三是文化成果,包括“文”的理想方案等哲学思考成果,“化”的载体形式,以及在一定群体范围内形成的集体人格精神。一种文化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它的“化育”效率以及“化育”成果的合理性。梅花桩应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成果之一,作为“化”的载体形式之一,包含着中华文化的“文”的理想,其最重要的文化价

3、值体现在,梅花桩在当代的传播和传承活动是高效率的“化育”形式。二、文化传承形式“化育”效率的实现途径是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人们通过传承一种文化形式,逐渐在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固化其中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思想,而思想则涉及价值取向以及相应的思维方式。可以这样说,在一种文化形式产生“化育”效果的过程中,就是这一文化形式传承者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转变过程,而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二者是相互促进的。比如,一个人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或主动或被动地学习了某种文化形式的行为规范,然后在日常生活中按此规范行事,渐渐地这种行为规范固化为这个人的行为方式,同时这个人也就养成了该行为规范所包

4、含的思维方式,并接受了相应的价值取向。作为中华传统武术中最古老的拳种,梅花桩的锻炼效果最起码可以有效地强身健体、技击制敌,因此,在表面功能上易于交流和被接受。在基础上,因其具有彻底的“以武治心”效果,直接改变练功者的思维方式,可以产生直指人心的文化影响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三、梅花桩“武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全息载体梅花桩(拳)是中国最古老的拳种,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梅花拳是按照中国古代的儒释道思想体系建立起来的,至今仍保留其原貌。其最大的特点,一是“文武合一”,二是“以武治心”。因此,燕老师提出“武育文化”。梅花拳的文理和拳理包含了儒释道三家学说的精义,

5、将文理的学习融入到武功修炼之中。所谓“拳打脚踢小把戏,惟有文理通天地”。根据“存在决定意识”的规律,人的身体运动方式直接改变着大脑的思维方式。根据脑科学知识,人的大脑分为若干功能区,各功能区分管不同的人体生命运动功能。梅花拳的习练中,要求做到“凝神忘形”,就是要在武功修炼中,屏息大脑语言功能区的过度兴奋,让大脑的其他所有功能都得到激发,全脑参与到对外界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进入灵感思维的自然状态。换句话说,通过这种武功修炼,当进入“凝神忘形”状态,大脑显意识活动受到抑制,此时大脑指挥的人体生命运动,处于顺乎自然的最佳状态。这种修身养性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同时,经过这种修炼的人,已经养成平和的心

6、性、浩然的正气,必然使其对待外部世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处于顺乎自然的状态。这一过程包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化育过程。那么,包涵着阴阳、太极、五行、八卦以及兵法谋略的梅花拳武功修炼,必然将其中文化理念内化,使习练者养成“天人合一”、“无思无为”、浩然正气、专注忘我等思维方式、人格品质,进而由此决定了其为人处世的行为方式。这种方式的化育过程,是触及核心价值观的深层文化。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梅花拳的传承和传播活动能够全息地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内涵,即文化基因信息。四、梅花桩“文武合一”的锻炼方法是高效率的文化传播形式人的思维方式是全息的,而人的绝大部分言行举止是由不易被觉察的潜意识主

7、宰的。根据神经心理和脑解剖学的研究成果,人的思维是建立在化学媒介和物理电脉冲上的,经神经元到生物电脉冲,到化学媒介,再到生物电脉冲,这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引起这些电脉冲的是人脑接受的各种信息刺激,这种信息刺激来自整个四维空间,因此,思维是全息的。行为科学家发现,即使原来很冷静理性的人,他们亦仅意识到5左右的认知活动,因此人类大多数的决定、情感和行为,都取决于95不在意识之内的大脑活动,即潜意识。可见,语言信息的刺激,仅仅占思维载体的一小部分。以“概念”和“语言”为基石而构造的理性思维,不可能全息地说明事物的本质和全貌,以及事物运动发展的实质和全过程。那么,在文化的传承作用中,梅花桩的“文武合一

8、”原则和方法,是全息式的,高效率的,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在中国古代,儒家、佛家、道家的人格理想分别是君子、觉者、至人。这些人格理想的共同点就是大道。各个文化派别对大道的理解并不相同,但它们都认为天地之间有一种超越日常功利的精神价值。婴儿的眼神、表情、动作很接近未被污染的人类学课本。因此,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庄子认为,人们平日学到的东西,大多属于“机心”,也就是机智巧变之心。这种东西一多,纯白的自然天性也就不再完备,于是神情恍惚,大道也就难于进入了。正因为很多文化教育削减了人们的“赤子之心”,所以就需要有另外一种文化教育来抗衡,让人在更高意义上恢复本真。梅花桩就是通过彻底的“以武治

9、心”,就起着“返本还原”的效果,即“养功养道见天真”。所以老百姓称其是“无字真经”、“无字兵书”。梅花拳是通往“大道”的捷径我们知道,在人的大脑功能分区间以神经元为通道传递信息,人的语言表达、语言思维等所调动的首先是语言区,然后再把语言指令传递给运动功能区。这样的运动方式对于大脑功能的激发,路径单调,效果有限,速度较慢;而同时,并不涉及许许多多的大脑功能区的运动。如果长期单纯地按这样的方式运动,必然限制大脑的发育以及大脑功能的发挥;而且很容易因为语言思维所运用的观念滞后、僵化,造成身体运动、生命运动的障碍。相反的,我们提倡爆发式的身体运动方式,必然会在极短时间内激发更多甚至所有大脑功能区同时参

10、与工作,而且是协调一致的工作;也必然刺激所有功能区间神经元的发育,并形成强大功能。后者的运动方式,不以语言思维区作为指令发布者,而是用身体所有神经末梢所接收的信息作为指令,调动身体内外一致同时参与运动,即由神经电能催动内在中气,中气则如原子弹爆发一样瞬间由中心传达到所有神经末梢,并催动身体四肢同时向外撒放。此即所谓“一动全身俱动”,内外合一,瞬间让身体爆发。这种运动方式所刺激的大脑各个功能区在瞬间同时参与工作,而且相互之间有复杂的极速的信息传递,因此,此功能之强大程度可想而知。梅花桩训练中,“凝神忘形、动静互根、忽然而动”等原则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全脑训练的有效途径。五、梅花桩“天下一家”的集体

11、人格是最真实的和谐精神体现作为体验式的文化形式,梅花桩武术在传承过程中,必须遵循其固有的传承规律,远离现代商业气息浓厚的运作方式。因为西方功利主义下的运作原则,与东方传统文化理念是格格不入的。在传统的传承方式下,才能真正使得其中内在精神得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形式,要讲究意境,而这种意境的准确把握,要依靠全息地模仿,依靠师承关系的“以心传心”。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必须交朋友,加强相互信任感。只有相互信任,双方心灵之门打开,才能够“以心传心”。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要求,特别是武功要达到高境界,必须从内心寻求,如“凝神忘形”、“无思无为”、“无形无相”、“浑元一气”、“太极”、“

12、空”、“无”等等境界要求,而这些内在的修炼、追求之法,必须在与老师有如家人般亲情的情况下,充分信任老师,才能得到真传,也才能渐入佳境。因此,梅花拳在传承过程中,强调遵守门规,这就是“以文化之”的过程。门规中“不准称王称霸”的要求,维护了弟子间团结和谐的局面。自古以来拳派内就不设“掌门”,弟子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不提倡相互竞争、攀比、争名次、出风头等,我们也不赞成比武、打擂台等对抗性的活动。梅花桩的文场活动主要是练习文功,教育门内弟子,研习文理,指导武场和拳派的活动。文功就是修心养性,练神练气,追求更高层次的体验。文理是比拳理更高级的理论,它是文场弟子练习文功的理论指导,也是指导拳派所有活动

13、尤其是文场活动的重要理论和依据。文理提倡“常无欲以观其妙”,反对钓名沽誉,尔虞我诈,自立山头。在这种主导思想的指引下,梅花拳在代代传衍中始终保持着统一和拳派的团结。同时,梅花拳本身就是一种求统一、求和谐的拳法,如成拳对练决不是打斗!交手时不能硬顶硬抗,主张“闪化即打”、要“南来顺他向北往,东来顺他向西行,见劲使劲借他劲,不可争力逆进行”。成拳对练是在相互“喂拳”中锻炼感觉的本领和人体反应、变化的能力,在抓拿摔打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对方。因此,成拳对练能使大家感情更加亲密,更加强了团结。所谓“天下梅拳是一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真实存在的集体人格。六、梅花桩武育文化的“天下情怀”是造福全人类的高尚

14、情操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伦理观是“推己及人”直至“天人合一”的过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文人传统的人生坐标。梅花桩“天下一家”的伦理原则和训练方式(如成拳训练原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情怀”的有效实现方式,是“大和谐”的道德情操。不仅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而且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境界“天人合一”。梅花拳祖师牌位旁的对联“灵通济世本棋天经地义”,是对每个弟子价值观、人生观的一个定位。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逻辑递进关系来说,最具传统性的中国梅花桩武功,是文武兼练、性命双修的高级功法,其“修身”的价值十分明显;对于“齐家”也好理解,一个人身心都健康了,其家庭一定受益,更不

15、用说练功开发智慧并惠及家人;“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自古都有一种“天下情怀”的文化特质,这不是说每个人都想当上帝王,或现代说的国家领导人,而是说通过个人的努力,影响周边的人和事物,让周边乃至天下都能够符合规律。并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法。这个文化价值更为重要。我们的燕老师堪称践行“天下情怀”的楷模,在传播梅花桩武育文化上起到划时代的作用,不但让梅花桩文化几乎传遍全国,而且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燕雁和军民作为海外华侨的一分子,也都抱有浓浓的“天下情怀”。经过10多年不懈坚持,将梅花桩武育文化传播影响不断扩大,从个体到协会团队,从单个团队到20多个地方协会,再到包括欧洲多个国家地方协会在

16、内的国际性协会;地域上,从巴黎到法国多个地方,以及瑞士、意大利等欧洲其他国家。因为梅花桩传播过程是无私的、持续的、长期坚持的,所以能够触及文化的深层内涵,根基扎实,影响深远。只要有一部分成员得到真传,那么他们在各个地区就会形成一个个中华文化传播的坚强的核心阵地,其后续的传播规模和影响将会成倍地扩大。“梅花武育”是体验式全息式的文化传播形式,可以突破语言和观念等障碍而实现中国文化在异质文化背景下的高效率传播。因为语言形式的文化传播存在许多局限性,首先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异质文化间语言翻译会存在概念内涵对等的差异问题;其次由于语言形式存在线性思维的局限性,无法全息地涵盖文化内涵,容易使人断章取义,出现理解的偏差。从梅花桩武术文化的传播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体验式文化形式不但可以跨越语言理解的障碍,可以进行“直指人心”的文化传播,真正触及文化基因信息。附图:大脑皮层功能分区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