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节肢动物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3831382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节 节肢动物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五节 节肢动物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五节 节肢动物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五节 节肢动物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五节 节肢动物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节 节肢动物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节 节肢动物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 节肢动物教学设计任丘青塔中学:张向华本节介绍了与农业害虫的有关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对蝗虫和沼虾形态结构的观察,总结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课本设计了六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蝗虫的结构特点和蝗虫能够对人类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危害的原因,以及防治蝗虫的最佳时机和方法。并通过常见的节肢动物,使同学们认识到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并了解他们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2.概述蝗虫的发育过程。2.举例说出节肢动物的作用。能力目标熟练掌握观察动物形态的一般方法,学会自行设计和完成探究性实验的方法。情感目标通过对蝗虫等农业害虫在农业生产中所造成危

2、害的学习,充分认识防治农业害虫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对益虫、益鸟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知识与技能:了解蝗虫的形态和结构。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的观察、自主学习,小组展示,学习节肢动物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知识,让学生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意识。学情分析:蝗虫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动物,节肢动物通过对蝗虫、沼虾形态结构的观察,归纳总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之一。另外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蝗虫的口器、探究蝗虫的呼吸门户,以及介绍蝗虫的发育过程,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蝗虫为什么对人类有这么大的危

3、害,以及防治蝗灾的最佳时机和方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第四章 多种多样的动物 第五节 节肢动物教材分析本节是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线性动物和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对象蝗虫个体较大,分布很广,易得到实物进行观察实验,同时,蝗虫又是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人们对它的研究比较详尽。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是学生学习昆虫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节肢动物的基础。教师应尽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探索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再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了解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对防治害虫的意义。教法指导一、授课思路与方法1.充分利用模型、实物

4、等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教师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讨论,归纳出相关知识。2.设计实验,探究蝗虫单眼、复眼的功能及气门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二、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2)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3)知道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2能力方面通过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小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思想情感方面(1)通过蝗虫的外部形态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树立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2)通过我国治蝗工作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

5、思想情感。通过了解蝗虫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危害,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1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是本课的重点。蝗虫是昆虫的典型代表,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是学生学习昆虫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节肢动物的基础。通过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的学习,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蝗虫又是曾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2. 蝗虫的口器和呼吸是本课的另一难点,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的形式各不相同,有咀嚼式、嚼吸式、刺吸式和虹吸式等不同的类型。观察蝗虫的口器的顺序不能搞乱。蝗虫的呼吸方式是学生不知道的,其结构也不易观察到。教具准备蝗虫模型、蝗虫实物、动物世

6、界的精彩片段或图片、多媒体、不透光的黑箱子、手电筒;稀盐酸、棉签。三、教学过程(一)蝗虫的形态特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实物,提问:蝗虫身体有多长?可分几部分?有否明显的体节?学生回答后,继续设疑:1哪些结构与蝗虫的感觉、取食有关(重点观察头部)?2哪些结构与蝗虫的飞、爬有关(重点观察胸部)?3蝗虫是怎么呼吸的(重点观察腹部,教师可适当提示)?学生6人一组观察讨论,并作记录。教师巡回指导,然后与学生一起对记录进行整理、补充、归纳。让学生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特点是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见板书)。由于复眼、单眼的功能和气门的作用可用实验验证,所以可设计以下实验(实验1教师设计,课堂演

7、示。实验2请学生课后设计,要求下节课或课后汇报实验结果)。实验1 复眼的功能:取甲乙蝗虫,用稀盐酸将甲蝗虫的复眼破坏,和乙蝗虫一起放入不透光的黑箱子,掀开事先准备好的小洞( 小洞足可以让蝗虫爬出), 射入电筒光,结果乙蝗虫爬出。再破坏乙蝗虫的单眼,重做刚才的实验,乙蝗虫还是能爬出,甲蝗虫从孔边爬过却无法爬出。引导学生归纳出:复眼不仅能感光,还能辨别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实验2 气门的作用:提示学生准备两杯水,将甲乙蝗虫的不同部位浸入水中,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课件来指导学生触剖蝗虫的口器,学生观察后再把解剖后分解的口器各部分按顺序贴到表格中的相应位置,注明各部分的名称。教师应及时检查和评分,纠正错误

8、部分。在讲授蝗虫的呼吸系统时,教师在实物投影上指导观察气管:学生用解剖针和镊子将体侧的体壁与内部器官稍稍分开,就可以找到白色、半透明的丝状细管,这就是气管,还能清楚地看到气囊。可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也可制成装片,在低倍镜下能更清楚地观察到气管分支情况和管壁上的几个螺旋丝。关于气门的作用,学生先提出假设气门可能与呼吸有关,通过教材中的小实验来验证假设,证明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学生会问蝗虫每一个气门既能吸气又能呼气吗?它是怎样呼吸的呢?最后总结蝗虫胸部有两对气门,腹部有8对气门,前4对吸气,后6对呼气,气体由前向后流动。请学生仔细观察并阅读课文,师生归纳出它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9、但由于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所以有蜕皮现象。 在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时,教师在大屏幕或(投影仪)上出示观察提纲:看一看,蝗虫的身体表面有什么结构特点?身体分哪三个部分?通过学生观察,教师用模型(或多媒体大屏幕)进行整合。接着观察蝗虫的头、胸、腹三部分,教师出示观察提纲:头部有哪些结构?胸部有几对翅?几对足,各有什么特点?腹部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结构?要求学生分部观察,由前到后、由表及里,边观察边填写观察记录表,两个同学配合好,教师要适时出示蝗虫模型(或大屏幕)给予指导。小结试图解决问题:师:昆虫除了多数都具有翅这个特点外,还有没有与它们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其它特点呢?这里有一组密码:311132。

10、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文,并结合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图,解读出这组密码,我们就归纳出了以蝗虫为代表的昆虫大家族的共同特征。生:(阅读教材,看图,分组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老师一边启发一边评价归纳,统一)3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1头部有一对复眼1一对触角1一个口器3胸部有三对足2一般有两对翅。师:非常聪明!愿同学们在今后中解出更多更复杂的生活学习密码!(逐一分析昆虫每个特征对环境的适应性,体现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性。)昆虫不仅用发达的感觉器官和取食器官,灵活多样的运动器官来适应复杂的陆地环境,而且还有坚韧的外骨骼保护和支持柔软的身体,同时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例举学生生活中见过的蝉蜕)由学生小

11、结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外骨胳,保护、支持。四、板书设计节肢动物第一节 蝗虫一、形态结构1.体表:外骨骼2.身体部分:头部、胸部、腹部二、呼吸过程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五、知识延伸:师:通过讨论,大家对昆虫怎样适应环境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也初步了解了节肢动物的主要特点。最后再请同学们介绍一下昆虫等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看看我们该怎样与它们打交道。生:()蝗虫危害庄稼。()苍蝇蚊子传播疾病。()许多昆虫危害树木。()菜粉蝶吃蔬菜。()昆虫的某些结构是人类的仿生研究材料,如它们的复眼,蜻蜓的翅痣等。()虾蟹可以作我们的高蛋白食品。()许多节肢动物是我们的实验研究对象。(8)生物防治。师:归纳得非常好,很能干。既然昆虫对我们有益处,也有害处,那么,我们就要在对昆虫有比较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有益动物加以保护,让它们更好地为自然界为人类服务,对有害的动物进行防控,使人与动物、动物与环境相处得更加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