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艺术重新评价与辨析.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3829083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方文化艺术重新评价与辨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西方文化艺术重新评价与辨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西方文化艺术重新评价与辨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西方文化艺术重新评价与辨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方文化艺术重新评价与辨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文化艺术重新评价与辨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方文化艺术重新评价与辨析麦地 2008-6-26毋庸质疑,唐诗宋词是中国的文学艺术的顶峰,冠绝古今;而从文艺复兴时代起始的约三百年左右又是西方绘画、雕塑和音乐的顶峰时期,无出其右。就文学来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乃至唐宋八大家的成就,其对中国文字内涵的理解与运用和发挥,体现了东方文化艺术的无与伦比灿烂辉煌。就绘画、雕塑和音乐来说,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波提切利、伦伯朗等以及贝多芬、莫扎特、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等无疑代表了西方该领域艺术的顶峰。这是人类艺术顶峰的代表,又是两大分枝。互相映照又互不相干。然而,艺术评论家们,硬要混淆这种巨大分歧,特别是在中西方绘画、雕塑上妄作评论,实在有牵

2、强附会之嫌。说西方绘画雕塑源自希腊对于人体崇拜,追求写实、透视、解剖、光影、质感、空间感的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倒也不错;说中国的绘画雕塑源自天人合一而追求写意和时空的扩展,刻意抒发人的情怀,不必去顾及写实、透视、解剖、光影、质感而具有抽象的艺术魅力也有其道理。一般认为这是由地理、自然环境特质不同,以及希腊的文化渊源不同于中国文化崇尚天人合一,也没有什么绝对的不合理之处。至多使人有虚幻的感觉。然而,相当多的观点却不止如此。他们说,由此出发,中国的绘画、雕塑,不但毫不逊色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雕塑,甚至高于西方。至多是走了不同的方向而已。对于绘画,他们举出“韩熙载夜宴图”、“八十七神仙卷”、“清

3、明上河图”、“敦煌的壁画”。至于雕塑,他们举出“霍去病石马”、“秦始皇兵马俑”、“司母毋鼎”及其它著名的敦煌、龙门塑像等等。甚至一些名家认为,后来的西方印象派、抽象派只是回归了中国的写意、大写意的绘画。是的,我高度评价中国的绘画,而且为其震撼和自豪。我热爱绘画与雕塑,自己作画(包括油画)的水平还不算太差。正是出于在绘画过程中的心得与感悟,使我完全不能认同上述观点。首先,在欧洲,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著名油画,都是出自大艺术家之手。这是在长年累月的继承、探索、观察、写生、体验,并研究和使用了最繁复的颜料和工具,发明了多种画法之后的伟大艺术创作。雕塑也类似。这是科学的艺术,又是艺术的科学。人类创造了

4、艺术,艺术又升华了人类!这些著名的湿壁画、油画和雕塑不仅逼真又极其生动地再现了画家和雕塑家要塑造的主体,无论是人或物,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政治、军事,民俗,人文或文化题材,从形似到神似,从物质到精神,从微观到宏观,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顶点。十九世纪以后,人类再也没有达到那个高度。至于印象派,野兽派,抽象派,现代派,后现代派等等,虽有可取之处,但显然是穷途末路之后的无奈之举,决不是向高层次发展或另辟蹊径!我不去否定这些派,但除去早期印象派的少数大家作品,确在色彩、光影上局部有所创新外,其他的各派,和欧洲十九世纪之前的大师相比,真的不值一提。有的简直是极其丑陋、匪夷所思和不伦不类。有人说,那是你水平太

5、低,不懂或欣赏不了,观念保守、陈旧?我看,这些人还是闭上嘴吧。这些几乎谁都看不懂的东西,这些杂乱拼凑,随意变形,乱洒颜料的所谓大作,除了算做精神分裂症的涂鸦,是决然登不上艺术的庄严殿堂的。尽管可以卖出高价,我以为这只是猎奇和炒作的结果。当然,我也不是全盘否定,其中也不是没有巨作。不过只是凤毛麟角而已。就总体说,西方绘画正在整体滑坡,这是不争的事实。再回到国画,即代表东方文化的中国画。就其本质来说,中国绘画实质只是中国伟大书法的延伸,是书法技法的平面应用与表现手法的变换。严格说来,和油画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因为她不具备绘画的根本要素,或者退一步说,至少是很不完备的。要说明我的这个“异端邪说”,其实

6、也很容易。我们就从绘画的起源说起吧。人类的蒙昧时期,为了记述世界,进行交流或其他所需要的原因,开始用平面图形或符号记录看到的大自然。由此产生了三个分枝:文字、数字、绘画。单就绘画来说,除了有记录功能。如记录动物、人类自身、树木、花鸟、天地万物、日月星辰。此外衍生了美化功能。描图,彩绘,出现在原始壁画、器皿和人体自身上。这就产生了绘画的原始基本要素。即:图形性,彩色性,象形性,喻意性、美化性。随着人类的进步,这五性日趋完美。古典湿壁画、油画逐渐用其写实,色彩,构图,透视,技法和内涵精神和美的表述,将绘画发展到极至。这是事实,而且不是用所谓地理,人文精神等可以解释的。它只能用偶然性和突变的发展作为

7、人类发展的多样性,留给未来去探究。而中国画,主要是线条图形和喻意性。基本没有跳出书法的范畴。早期还有简单色彩,后来则主要是黑白了。绘画中的写实,即逼真地再现自然,这绘画中最基本的一环。在中国绘画历史上,只是曾经短时间接近(工笔彩绘),而从来没有达到过。没有解剖学基础,没有透视科学,(有人发明了所谓散点透视说法,这是十分令人难以苟同的。因为简单的山水层次,并不是透视学),没有光影和真实再现人物和自然万物的色彩描绘,怎么能算作完整的绘画?至于在写实基础上,为了某种表现或创作所需,去掉色彩,改变透视,那另当别论。而中国画是从来就没有达到过完整绘画意义的高度的。所谓,西画注重写实,国画注重写意,或者一

8、个是注重形式的描绘,一个是注重意境的传神。我以为这只是一种巧妙的托词和辩术而已。说的是事实,但是却避开了绘画最基本的环节。我不是民族虚无主义者。相反,我认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不是说的多了,而是太少了;不是评价太高,而是评价太低,研究太少。至于绘画,必须实事求是,这才是正确态度。国画当然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决不能以偏见掩盖科学和公正的评价。应该还其应有的合理历史地位。那么,什么才是合理的历史地位呢?我以为,如前所述,在我国是书画同源。多数绘画也只是文人画。是书法的附属品。欧洲古典油画大师,称得上是大艺术家,而且多数以此为职业而奋斗终生。仅此一条,高低上下之分,不言自明。至于雕塑就更明了。在欧洲是

9、艺术家的创作,而在中国只是工匠的劳苦作品。即使精美无比,大多也只是供帝王使用的物件。一些我们引以为荣的铜钟、巨炉、大鼎,连设计和制作者是谁都不清楚就是明证。至于为什么我国古代,就没有出现欧洲式的职业绘画或雕塑大师呢?或者说没有出现持续性的大批职业绘画或雕塑大师呢?道理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没有地位。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核心的价值观,可以从北宋年间著名学者汪洙写的神童诗的第一句:即脍炙人口的:“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宋真宗赵恒写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明白无误地反映出来。在这种价值观的禁锢下,人们都投向了读书和科举制度。

10、农、工、商没有地位。从事绘画,雕塑的也只不过是艺人和工匠。除了为皇家、官府制作器物,描绘亭台楼阁,最高层次的,也不过是制作祭祀天地的鼎釜,雕刻台柱,描龙画凤而已。他们没有可能展现人的自我,没有需要再现人文和人本主义以及自然的的美。即使有所涉猎,也只不过是帝王为了炫耀王权的图腾作品。同时由于儒家延续千百年的封建礼教,使任何人都不可能探究人体真实美的肉体,也自然没有可能创作古希腊罗马式的绘画和雕塑。即使佛像的巨作,如龙门的卢舍那佛和敦煌大佛,有的也只是庄严肃穆。丝毫找不到对人体美学的表现痕迹。于是中国的文人画(甚至雕塑),无可避免的在线条,诗意,意境,水墨的运用上,在书法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11、达到极至。可以说,没有中国书法的高超艺术水准,也不可能有中国绘画的独特风格。同样,没有中国诗词文章的意境和思想高度,也不可能有中国绘画的深刻内涵。说中国画追求的是神似和意境,表现手法主要是飘逸灵动的或雄浑刚毅的线条与水墨。莫不源于此。我们自然不能说中国的绘画或雕塑水平不高,没有艺术感染力。譬如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简直是神来之笔,让人无比赞叹。或许天下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能做此画。比较吴道子和达芬奇谁更伟大是没有结论的。也许作为中国人,我更爱吴道子。但问题是,本文讨论的,是就绘画雕塑本来与全面的含义,并在这个基础上评价中西方文化艺术的是与非。就表现力的准确,全面,科学而言,就艺术人文性,文化

12、性,人本性,普及性而言。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的只是文人画,书法画。雕塑也只是工匠式的作品。哪怕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杰作。而欧洲十五到十九世纪的绘画与雕塑,才是完整的艺术顶峰。正象中国的诗词和书法也是世界上无人可比的艺术顶峰一样。欧洲视为巅峰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和哈姆雷特,与中国的李白、苏东坡及其作品如“将进酒、蜀道难、水调歌头”等相比,我以为只不过是中学水平。至于中国书法,那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艺术。就无须再谈了。但如前所说,中国书法却是中国绘画的源头之一。这使得中国画也是独一无二的,只不过其文人画的局限性无可否认。我想,只有这样,才是客观的比较与辨析中西方文化艺术的合理出发点。至于文化的全面比较与辨析。是一生都研究不清的,也是胜任不了的。题目很大,说的不多,算是抛砖引玉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