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文本阅读心得体会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382769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文本阅读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文本阅读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文本阅读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文本阅读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文本阅读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文本阅读心得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学情分析方案的报告解读一、前言对于七年级新生,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对他们认知一片空白,如果不仔细的了 解学情,就会导致教学内容无从下手,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定位没有根据,教学各 环节产生脱离现象,教学评价策略不得力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必然直接影响了教 学目标的达成,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作为一名任教 20 年的语文教师,我深知阅读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所 以从七年级新生入学开始,我就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分析他们的阅读能 力和习惯。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阅读教学目标和内容,力争使他们能在初中阶段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终身受益。原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2、”初 中生正处在长知识高速路,书本中的几篇文章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和成 长需要,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势在必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 以成江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语文的阅读。进入七年级,和小学阶段相比,课程 科目增加了,书本变厚了,作业量大了,各科学习都有较高的要求,对新学期的 新鲜感很快就会被繁重作业淹没,显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在种种不利的情况 下,认真分析学生学情,因地制宜,是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前提。学情分析在备课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关系一节课的成与败。深入了 解学生到底会什么,整个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怎么样?不同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 在哪里?阅读课如何有效进行?学情分析

3、到底了解学生哪些情况等等,有关学情 分析的做法有哪些?通过我20年的教学经验和搜罗众多有关学情分析的文献资 料,针对以上问题,通过七年级阅读课的学情分析,做如下归纳和解读。学情分析即为教学设计中的学生对象分析,它包含对学生年龄特点(生理和 心理特点),学生已有的阅读知识经验、学生阅读能力和学习倾向等方面的分析。 学情分析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有状态,更重要的是发现学生可能发展的 空间,从而为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设计的实施、重难点的设定提供客观的数据。二、学情分析三步曲阅读学习并不只是发生在学校课堂上,很多时候在家中,在培训机构等自由 可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中都可能发生,因此,要想更准确及时的把

4、握学生学习动态 情况,确定学习内容及目标,需在课前认真分析,课中仔细观察,课后及时小结, 环环相扣,层层铺垫,为学生的学习进程把好关、号好脉,做到准确、到位的调 整和指导。1. 课前认真分析 做好预设阅读教学活动设计要围绕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建构知识框架,形成知识和技 能的积累叠加。在课前要认真了解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不同学生之间的 阅读水平能力差异性,阅读风格,阅读习惯,了解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等, 通过对学生详细摸底了解,才能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 的重难点和预设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从而选用行之有效的阅读教 学方法和策略。2. 课中仔细观察 做好调整阅

5、读课堂更多是学生自主实践,在学生阅读中老师需巡回观察学生学习进展 和动态变化,了解他们的阅读兴趣、习惯、水平。再通过测试题,检验阅读结果 是否与自己的教学设计相符,找到预测目标的差距,如出现偏差,及时做出调整, 观察学生之间的合作情况,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技能目标达 成度,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否得到提升。3. 课后及时小结亡羊补牢 阅读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是字词句,然后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只 有在前个教学目标达成以后,才能有序和顺利的开展下一个教学任务,因此课后 及时进行学情总结,并对比学生在教学前后之间的差异,分析存在问题,总结教 学中的策略,有利于下阶段确定教学任务和学习

6、目标,从而提升阅读教学活动的 有效性。三、分析工具和方法要因地制宜 要想更详细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立体化呈现学生水平和能力,不能局限于单 人的形式,可通过问卷调查、谈话、作业测试等多样方式。1. 问卷调查法 对于新生完全不熟悉的情况下,要迅速、全面的掌握,可通过问卷调查,问 卷调查内容可是字词句的基础知识,阅读的知识和技能等。如:1、你平时喜欢阅读的课外书是( )2、你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一般是( )2. 个别谈法 问卷得出的结果往往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可通过与学生个别谈话 方式来了解本人及其同伴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等情况。也可以通过与其他课任教 师谈话聊天方式了解学生情况。3. 作业测试法

7、让学生来直接做题,是分析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做好的方法,通过答卷, 可以发现学生对阅读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可发现阅读技能的掌握程度。四、综合分析呈现结果在进行学情分析时,学生的很多特征是无法获取的,无要想准确的掌握学生 的课外阅读情况,首先需要确定调查内容,掌握学生现有的基本情况,再有针对 性的采取策略和方法,来达到分析目的首先是设计问卷内容1、你平时喜欢阅读的课外书是( )2、你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一般是( )第二是学生现状分析通过问卷反馈到的结果如下:1. 七年级学生都是刚进入初中门,课程和小学时候有了大的不同,一下子有 了八门课程,作业多了,考试压力大了,日考、周考、月考、学期考,大大小

8、小 的考试,让学生疲于应对,也就无心、无力、无暇顾及太多的课外阅读。认为与 其花大量时间去阅读课外书,还不如做些练习题、能提高考试成绩才是硬道理。 在这种心态下的课外阅读,带有了相当浓厚的消闲娱乐成分,武侠、言情、侦探、 推理、小品、幽默、卡通画册成了学生主要的课外阅读读物,或者在考试的指挥 棒下,阅读资料仅限于中考查的几项内容,阅读要求的制订也仅在中考的范畴内, 只过分强调对指定信息的涉猎,而忽视了阅读的本质和意义,即文本的人文精神 传递,淡漠了文本对心灵世界的影响和塑造,只剩下单纯和冰冷的文字游戏。2. 由于缺乏家长和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引导,学生面对纷乱复杂、鱼 龙混杂、唯利是图的图

9、书市场,眼花缭乱,束手无策,无从选择。对于严肃读物 或经典书籍觉得情境离自己太远、不能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读起来艰涩难懂,呱 燥无味。于是侦探推理、武打小说、言情小说、卡通画册、口袋书乘虚而入,侵 占了学生非常有限而宝贵的阅读空间。结果,幼稚粗俗、文理矛盾、语法混乱的 一些网络语言让学生争相效仿、趋之若鹜,让语文教师头疼不已。3. 更有甚者,不少中学教师以为,中学生要应对中考、学习担子重,升学压 力大,课外阅读容易使学生上瘾,耗费精力,影响学习,不宜提倡。更危险的是, 这种论调,家长也十分认同。更何况现在社会上图书良萎不齐,“黄”的“黑”, 抑或打擦边球的都有,很容易成了教唆书。第三解决方法针对

10、学生的现状情况,我拟采取的策略1. 创设良好的班级读书环境 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心理需求,而阅读正好可提供交流阅读成果和展示独特 发现。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知心人”,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和措施,多创设 激励性的情境去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可以组织图书一角,为补充学生书源的不 足,把个人的图书可暂时存放到班里,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可设在教室后 面的一角,课余随时借还,触手可及。也可采用“流动图书馆长”的办法,由班 干部轮班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了介绍图书,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 展,把被介绍的图书展现出来,同时呈现学生自己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 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梗概,作者生平,时代背

11、景等。2. 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欲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驱力,才能开发 心智,主动去探索,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水平,抓住学生的心理特 征,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每周三的阅读课,可根据不同的年 级学生特点,适当安排时间,引读部分经典故事、精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 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学生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还可以每次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 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 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学生,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

12、爱上课 外阅读。3. 课堂训练,掌握方法 把教材变为学材,强化基本读法的训练,“授人以渔”,做到“得法于课内, 受益于课外”。(1)细嚼慢咽法。我们要教会学生逐字逐句精研细读、咬文嚼字的阅读方 法,体会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用什么语速、语调、语气朗读最能体现 这种感情。精读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 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增强语言修养,提高语文能力,也是培养阅读 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2)囫囵吞枣法。在阅读中,对某些难点,只要不影响对整体的把握,可 采用“一绕为进,以避为进”的办法,不在一处多耗时间,对于长句,要善于抓 主干,遇到难词、生字,只要不影响对大意的理解。可以跳过去,以免影响进度。 读书要善于抓住关键性词句,抓线索,抓文眼,拨冗去繁、提纲挈领,搜取自己 需要的知识和信息。五、万事俱备 胸有成竹 通过上面一系列工作,我对学生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可以根据各班实际情 况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选定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目标和任务难易程度的布置, 合理分配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