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版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3825742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版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版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版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版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版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版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版历史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后发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高考模式的日趋临近,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拓展,使我们广大历史教师积极主动地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通过学习,使我更加关注“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如何落实学业质量标准”。对于怎样落实历史学科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这五大核心素养,教学过程的有效设计是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一、核心素养立意,落实教学理念 新世纪伊始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理念可谓深入人心,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 知识传递最简洁、成本

2、最低的方法就是以教师讲、学生记为主。当考试只是考知识点时,这种教学方式或许可以取得“辉煌”成就。然而,当考试评价改革全面展开,当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时,知识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载体,更多的应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在能力、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获得必备的经验与健全的品格。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要求和目标,这为我们真正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向和路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所有的活动都应紧紧围绕“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个目标展开,以“核心素养”立意,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

3、容、实施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评价,唯此才能真正落实“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 不同的教学立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完全不同。很多教师认为,在世界史教学中很难落实“家国情怀”素养的目标。其实,家国情怀的内涵包含着“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学习“罗斯福新政”内容时,摒弃过去只注重“新政”内容的分析,转而从“家庭、家乡和家国”的角度探究罗斯福一生的活动,以此突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彰显“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再比如学习“西欧一体化”时,为突出“时空观念”的素养,在叙述“一体化的前世今缘”时,从查理曼帝国时代的西欧、凡尔登条约后的西欧、

4、英法百年战争时的西欧、三十年战争前后的西欧、拿破仑战争后的西欧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欧,以地图的变化呈现了两千多年来欧洲大陆的分分合合,引领学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运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段、较大范围的史事加以概括和说明”,理解历史上欧洲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封建割据、民族国家、战争噩梦思考欧洲何去何从,使得学生能够在时空纵横中理解历史,“时空观念”的素养也由此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开展探究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能否有效发挥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所以,我们的教学要努力调动和发挥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5、造性,以养成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中心来展开。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及其历史内涵的基础上,明确所要达成的核心素养目标,借助典型材料,将教材中已成“定论”的内容转化为探究性的话题。 如“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专题,关于“鸦片战争”性质的认识,可以设计探究活动,提供典型材料:材料1:“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旨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马克思鸦片贸易史材料2:“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它(鸦片战争)不过是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材料3:“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

6、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用鸦片染成的战争(但是他认为)根本问题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4:“鸦片战争是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张馨保林钦差与鸦片战争材料5:(英国首相巴麦尊在议会中的发言)“那个帝国竟然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刘存宽试论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双重动因 材料可以课前提供给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发给学生。发放材料的同时请学生关注这些问题:材料中对于鸦片战争的

7、性质有哪些看法?这些看法的论证逻辑是什么?其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你的看法是什么?你将怎样展开论证来驳斥其他看法?这些言论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是什么? 在高考的四项能力要求,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高中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与综合论证能力较弱,需要教师进行示范引导,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论证观点。比如,教师以对材料4观点的分析作为示范:这场战争是两种文化的冲突。首先引导学生从当时清朝的礼仪习俗、对外域民族的态度,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等角度,呈现清王朝“天朝上国”高高在上的姿态。这与西方国家依据国际法进行平等交

8、往的观念发生冲突,作者站在西方文化立场上来审视问题。这样看来,似乎这场战争是因为清王朝对西方国家的不敬而引发的。接着,带着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战争背景内容,从而认识到,礼仪之争的确是清王朝与西方国家交往中的一个障碍,但是,真正的问题在于西方国家为了拓展商品输出市场而进行的殖民扩张,因此,该作者的观点实为避重就轻,推卸战争责任。 在示范分析与解释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意愿将其分成若干探究小组,模仿教师的分析模式,从观点的提炼、材料的搜集到对观点的理解、解释,直至对教师问题的回答,对其他四则材料进行分析梳理。学生在模仿借鉴中,逐渐掌握运用唯物史观的历史思维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通过这种示范、模仿,

9、学生对鸦片战争性质的认识由表及里、逐渐深化,最终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以及批判性思维都得到了训练和提升。在教师的示范引领下,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他问题,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学习实际效果更为显著。三、创设问题情境,体验历史境况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个体与情境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 。教科书中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结论是很难引起学生的认同与共鸣的,教师应通过各种历史素材和问题设计“再现”历史瞬间,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历史对话的机会,使学生学会站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

10、感悟历史变迁,逐渐形成运用历史思维和历史方法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比如学习“全球联系的建立”这一单元,教师就可以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真实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基于问题的活动方式,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设想一下2030年地球上人口已十分拥挤,食物和能源(例如石油)也非常短缺。我们要送宇航员去遥远的星球探寻新资源。科学家认为在一个遥远的星球上或许会存在有价值的资源,一些不为人知的“生物”或许生活在那儿。作为一位探险专家,国家要求你给探险队提供一些建议。我们知道,宇航员要做的事情和哥伦布那样的探险家发现新大陆时所遇到的事情之间有诸多相似之处。你所拥有的知识经验,对于规划未来的事情将非常有用。

11、 这样的情境创设相信一定会让学生跃跃欲试。接着抛出问题,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1.这种情形和哥伦布那样的探险家发现新大陆时所发生的事情具有哪些相似和差异之处? 用历史上的特定事件和事例来证明你的观点。2.在这一探险使命中,探险家们力图实现的主要目标或明确要做的事情是什么?至少描述两个适合于地球的目标以及两个有利于其他星球的目标。3.探险家们应尽力避免和减少的一些可能的问题是什么?至少描述两个在地球上或其他行星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给出一些特定的事实或历史事件以佐证你的观点。4.牢记哥伦布和历史上其他探险家的探险事宜,为尽力保证这次探险活动的成功,你认为国家和宇航员应作哪些计划? 在这种基于问题开展

12、的合作、探究、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能够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都能得到极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使历史在现实中的作用得以展现。 当然,在一个历史事件中,并非每个环节都适合创设历史情境,也不是每个环节都一定要创设历史情境,要选择能够突出核心素养的环节,找出看似不合理的内容去创设历史情境。例如,“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专题

13、,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对中国结束帝制、走向民主共和的意义,我们常常更多关注中华民国学习西方先进理念和治国模式,却很少注意孙中山在治国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三民主义”中的“民生”是对传统儒学“仁政”思想的运用,“中山装”的设计也体现了传统观念中的“礼义廉耻”。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文献和图片材料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辛亥革命的过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家国情怀”油然而生。学生在研习史料的活动过程中,通过时空的定位发展时空观念,通过史料的解读提升史料实证的能力,通过问题解决促进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历史解释的能力。适合的教学方法的关键是要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亲身感受历史、理解历史,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养成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