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学反思 - 四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3822852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烧云》教学反思 - 四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火烧云》教学反思 - 四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火烧云》教学反思 - 四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火烧云》教学反思 - 四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烧云》教学反思 - 四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火烧云?教学反思 - 四年级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火烧云?教学反思在?火烧云?的教学过程中,我站在教师的立场,理应引导学生受到思想的感染,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因此产生了各种教学设想,看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否能造成思维活泼,情绪欢快的课堂气氛。为这一教学,我在课堂中安排了四项词语练习:一、用“烧和用“红进行比拟我问:“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似是天空着了火这句话中的“烧字改成“红字,通不通?既然是通的,那作者为什么不用“红字,而用“烧字呢?这个问题学生很感兴趣,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开了,一学生说:“句中也有红通通一词,用了红字就重

2、复了。一学生说:“课题是?火烧云?,用烧字起点题作用。另一学生又说:“用了烧字。他跟着了火相互照应。这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咬文嚼字,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语文教学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要营造学生思维活泼的课堂气氛。其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难易适度,是否有足够的思考价值,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我提出了用“烧和“红比拟的问题,在课堂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二、说说火烧云的其他名称我提出:“火烧云还有其他名称吗?这一问题一出现,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抢着说:“朝霞、晚霞、云霞、彩霞、红霞。这也是词语的训练,这一设计是我让学生加深对“霞、“朝、“晚等字字义的理解,让学生体会祖国

3、语言的丰富多彩。三、用仿“红通通的形式讲颜色我问学生:“作者说,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那么你们能试着说这些颜色吗?同学们有的说“红通通、“金灿灿,也有的说 “葡萄灰、“茄子紫、“梨黄,还有的说“白茫茫、“灰蒙蒙等,当学生说到“白茫茫、“灰蒙蒙两词时,我告诉学生,这两个词从词的结构来说是对的,但跟火烧云的实际不相符。这种词语训练的方式很受学生的欢送,因为要求具体,方式新颖。四、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的某种变化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和变化快吗?这一问后,一同学答道:“五颜六色、变化莫测。这时我继续追问:“你又能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和

4、变化快吗?学生答复:“千姿百态、瞬间万变。就这样,我用“变化多、“变化快这条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火烧云这三个方面的景象显示出共同的特点,这样一来,教学思路清晰,学生获得的印象也就集中而深刻了。这些练习,学生却很感兴趣,发言兴致高,效果是很好的。我还在课文结束后安排了一个说话练习,要求仿照课文说说火烧云的形状,这项练习,仿中有创。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即可完成,从而获得成功的满足。因而学生情绪高涨,争相发言,欲望不止。信手摘下满天星?火烧云?教学反思 浙江省嘉兴市凤桥镇中心小学周惠萍 在?火烧云?的备课过程中,我原方案放映火烧云的录像,让学生充分欣赏火烧云的变化美,可是很遗憾的是没有找到资料。

5、后来就做了一些火烧云的幻灯片,目的是给学生一些直观的形象,以助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到达对文中隐含的人文思想的熏陶。在上课之前,我已布置了预习的任务,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课文。这有助于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我开始上课的时候,我用一组火烧云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火烧云的美丽,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什么叫火烧云的句子,再通过“烧与“红的比拟,使学生感受到“烧字的精妙,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之美。这样就自然引出关于火烧云的“变化这一主要特点。关于火烧云的变化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后采用概括、理解等手段使学生从颜色和形状上进行思考,集中学习本课的重点内容。在这里的教学中,我重视对词语的积累反应,词语的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词语,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次训练中,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我设计了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积累词语,比方:你能帮下知识宇宙中的满天星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