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 对语文课朗读教学的思考.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3820806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学 对语文课朗读教学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教学 对语文课朗读教学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教学 对语文课朗读教学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教学 对语文课朗读教学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学 对语文课朗读教学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学 对语文课朗读教学的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语文课朗读教学的思考摘要:在几次下校调研中发现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开展的效果不佳,为更好地解决问题,在学生中开展了一个简单地调研,就发现的问题,从朗读教学的意义和朗读教学设计及开展情况阐述自己对语文课朗读教学的思考。关键词:语文课朗读教学几次下校调研,总感觉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教学开展的效果不佳。案例1:a校语文教师在教藤野先生一课时,在简介完作家作品后说:“下面同学们集体把课文朗读一遍。”于是教师开了个头,学生们就放声朗读起来。刚开始还较好,同学们读的声音洪亮,有感情,慢慢的,就有学生停下来的,再后来,就有人小声说话,认真读的学生也显出很疲惫的样子,感觉时间就是一分一秒的过,非常的难熬,总算

2、读完了,有学生长长地出了口气。相视一笑。这一笑印象特深,是艰辛后的舒心,还是内心的轻视。再后来,老师做了简短的点评,大致是:大体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读出的情感应符合鲁迅的文体风格,最后又强调了些字词、读音和词义。老师的点评很及时,但我感觉没评到位。如大体好,那好在什么地方,鲁迅的文体风格是什么,应怎样读,应不应该有教师的示范或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我们应不应该让学生集体朗读,学生的注意力体力是否能持续那么长时间,我们开展朗读教学的目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单从学生的朗读能力来讲,是否有利。案例2:b校a老师在教那树一课时的情况:老师强调完词语后,说:“那么我来读一遍课文。”

3、这位语文老师朗读的非常好,很投入,很有感情,也感染了很多学生。但遗憾的是整节课没有学生朗读。如此好的教育资源没有发挥其最大效益,没让学生受益,感觉很可惜。b校b老师在教五柳先生传中,也运用了朗读教学法,她是这样设计的,先教师范读,然后学生自由朗读,再就是学生个体朗读,教师评价,最后开展小组集体朗读竞赛。感觉朗读教学环节设计的很好,符合学生心理,体现了有易到难,循序渐进发展观。但只有一点做得不足,就是缺乏师生生生之间的互评。那么语文课堂上应如何开展朗读教学。为了更好寻找原因,较为科学的解决问题,我设计了一些调研题,并对一些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研。调研的情况如下:你喜欢朗读课文吗?为什么?所有的

4、学生回答都是喜欢,原因10个人中有8个人都说可先了解学习内容,便于学习课文,还有1个人说可培养语感,有1个人不明原因。你喜欢朗读的形式是什么?A、学生集体朗读B、教师范读C、学生个体朗读D、教师范读、集体朗读和学生个体朗读相结合这个问题在差班学生中10个人8个人都选B原因是老师读的有感情,2个学生认为应让学生自己读。好班学生10个人6个人选A,原因是不会读的同学间可提示,也可避免读错,读的不好尴尬,没面子等,3个人选C原因是通过朗读可培养语感,提高语言的表达力,1个人选D,认为可活跃课堂气氛。你认为一堂课中什么时间朗读合适?A、课前B、课中C、穿插开展10个学生中9个选A,原因是可先熟悉内容,

5、便于下面学习,1个选C,认为这样可不断调节课堂气氛。通过这个调研可看出,学生都喜欢读课文,但却不喜欢自己读,为什么?按照马斯洛心理需求说,其中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学生喜欢朗读,但却不喜欢自己朗读,也就是说,学生不愿意自我实现。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根据学生对问题二的选择可看出学生之所以没有选择个体朗读原因是没预习,读不好,怕没面子。从这里可看出学生对为什么读,怎么读,认识不足,更不自信。因而唤醒学生对朗读的认识和信心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什么时间读,看来课前读是没有异议,但1个学生选C值得思考,就如问题二,1个学生选D说可活跃气氛。那么为什么开展朗读教学,如何开展朗读教学,及如何开展朗读教学才能更

6、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下面我就从朗读教学意义及如何开展朗读教学来谈谈自己的见解。一、朗读教学的意义。朗读,根据现代汉语解释:朗,指声音清楚、响亮;读,指念文章。我们语文课本就是由文质兼美的文章组成,语文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学生通过对这些美文反复涵咏品味,点化润泽生命。因而朗读是语文阅读课文的第一基本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第一基本方法。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朗读。学记说:“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呻,就是呻吟,就是“长咏”。史记载:“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示范。后来历代文人、学者、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朗读。其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朗读是感知课

7、文内容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朗读可先了解课文内容,形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也就是说,学生通过朗读,把无声的语言符号转化成有声的语言,把静态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可感可知的人物、景物,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知课文,丰富生命体验,升华生命意义。2、朗读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古语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而学生可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文章的意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就如学生步入文章的“桥”,赏花看景,谈天论地,神游其间,增进了对文章的理解。朗读能规范学生口头语言,培养语感。叶圣陶说:“读得好就可以收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因而,学生可通过朗读课文,形成对于母语的句式、

8、语调、语速、语境等正确的认识,在头脑中逐步形成规范的模式,历久弥坚,时间长了,文中佳词丽句、精彩篇段就能脱口而出,语言表达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也丰富了语感。4、朗读还能点化润泽生命。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可使文质兼美的文章熟记于心,文中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感情,深邃的思想,就如甘霖雨露滋养着学生,为学生开启智慧,丰富人生,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二、如何开展朗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究竟如何开展朗读教学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的朗读?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调研心得来谈谈。首先,在新授课时,教师可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由教师的范读。因为通过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可使学生明确字音,领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消除

9、学生的危难心理,让学生在尝试模仿中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能力,再开展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但应注意,教师范读时要读得正确、标准、规范,朗读时要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讲节奏,讲韵律,富有感情,有感染力,对学生真正起到示范作用。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做到呢?我觉得可通过听名家朗读,教师之间交流,自身实践,逐步训练提高。其次是学生自由朗读。就是由学生自己选择朗读的方式,或默读,或小声读,或同伴之间竞赛等,这样就可把学生刚通过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吸收借鉴的,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同时,这种学习方式容易形成较宽松愉悦的氛围,容易激发学生的智慧,激扬学生的生命。接下来就是进行竞读或者分角色朗

10、读。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阅历,对生活有着不同的体验,因而竞赛式或分角色朗读就能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再次走进文章,实现了对文章的再加工,是一种对文章的多元解读,是一种创造性学习过程。但这个环节应注意发挥评价功能,可形式多样,如师生、生生评价,评价性的语言要丰富,切忌不能只说“好”“很好”,否则就会失去评价在教学中的价值。之后再进行集体朗读,即渲染气氛、又推波助澜,更是朗读能力形成和提高的一个很好时机,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也起到了很好效果。最后要引导学生自己边读边思考。朱熹就曾说过,“熟读精思,子自知。”经过前面几个环节学习,学生此时可能已经把文章熟记于心,因而在读之前要设置一些问题,让他们带着教师设置的问题去读,在读中使问题得以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朗读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更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当然不是所有环节都应在语文课堂上呈现,而应灵活运用,做到心中有规律,操作有尺度。总之,语文课堂上的朗读教学意义非凡,朗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认识,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科学地设计朗读教学,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