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和地理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3813612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素质教育和地理教育本科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论素质教育和地理教育本科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论素质教育和地理教育本科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论素质教育和地理教育本科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论素质教育和地理教育本科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素质教育和地理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素质教育和地理教育本科毕业论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素质教育和地理教育摘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以及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理教育 能力 创新性人才 地理教学素质教育创新实践 中学地理教育学生地理教学面对新世纪,教育必须树立新观念、新思想、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要从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具有各

2、种能力人才的培养。所谓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在未来的教育中,“创造性学习”必将代替“维持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需要创造性地吸引知识,有所发现,应有所创造。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的基础。要培养创新思维,必须在激发兴趣、开启心智方面加强研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和灵活性。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发散、逆向、直觉等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

3、敢于质疑和直抒已见,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在运用地理知识时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构想的热情,引发学生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动机及兴趣,从而形成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1.教师创新能力的充分挖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学生思维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教学水平密切联系,如果教师拘泥于“一支粉笔一本书,口讲不足手势补。”的机械性教学思维,就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健康发展,使学生的创造力萎缩而失去其生命力。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追求并能动地运用发散、聚合思维进行教学,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在这

4、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 1.1教师应精心设计创造性的教学方案。地理教材只为教学提供了基本内容,地理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创造性地组织教材,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性的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比如:在设计“海陆的变迁”这部分的教案时,可以采取一反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教学过程。 1.2教师应精心设计阶梯型和发散型问题。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构建一系列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阶梯型问题,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取得在探求方向,思维深度诸方面的突破;教师还应创设发散型问题,以某一知识点为

5、中心,沿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能够从更多途径认识事物的本质。 2.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然后鼓励、诱导学生走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最后达到培养创新性思维的目的。 如在某城市相继修建生活住宅小区,在设计过程中怎样设计南北楼的最佳距离,如何考虑太阳直射光线在地表上的移动规律等,通过提问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活学活用现有知识、调动大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3.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1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之一。它是推动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探求真理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

6、动。兴趣的培养和发展,不仅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热情、创新的意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保持有敏捷的思维,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还可以将启迪智慧的谜语、言简意赅的歇后语、幽默动人的漫画等插入到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21世纪是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就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知识,更需要人才,而现在所需要的人才,不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要求他有活力、会思

7、考、有协作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3.2中学地理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向高等学校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二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全面发展就是面向未来,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地理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发展教育的价值,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 那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呢?这里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3.2.1 中学地理教育在全面发展中的特殊价值体现在国情教育方面。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加强国情教育是

8、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地理教学中,怎样在 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国情教育,并摆脱生硬简单的说教,使学生“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3.2.2作为一位中学地理教师,多年来我一直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国情教育:一、教育学生认清我国的人口形势,树立正确的人口观。通过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教育,引导学生讨论“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其人均占有量的过多或过少所出现的矛盾;人口与矿产资源;人口与水资源等。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虽然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但供养的人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特别是由于人口多而导致的粮食问题已成困扰

9、我国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并且对学生进行计划生育的国策教育。针对我国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向学生传授了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等。同时,对学生说明近年来少数民族在全国的人口百分比的增加,是因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等边疆地区,这样有利于我国国防建设和边疆建设。通过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了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发展了学生智能;并且阐明实行计划生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从而达到国情教育之目的。二、教育学生认识我国地理环境形势,使学生了解我国既有山河壮丽,资源丰富的优势,也有一些不利因素。培养学生辨证地看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我国地理的劣势主要表

10、现在:山脉纵横,山区面积广大且多高山,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交通发展,造成交通不便,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特别是山区经济十分落后;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致使夏季易涝,其他季节易旱,对农业生产也不利,且降水的变化大,容易造成水旱灾害,以及寒潮引起的霜冻,台风引起的风灾和水灾,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较大危害;内陆无流区广,使西北地区沙漠广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这些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不利方面,从而从反面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并且不失时机地指出“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地地”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土地资源这一部分时,我带领同学们联系耕地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不合理

11、的?怎样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机而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2.3注意内容的公共性,以使师生之间产生感地?树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使命感,保护土地资源的责任感和神圣感,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自觉遵守和宣传“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的国策,以及国家为保护自然资源颁布的有关法令,法规。同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3.2.4结合实际,加强乡土教育,使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从而达到国情教育的目的。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向国家输送德才兼备的劳动者,而每年都有一大批中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劳动,因此,乡土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在乡土教育中,可以使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面貌,经济建设与远景规划,

12、亲身感受家乡的变化,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使学生毕业后乐于从事家乡的建设,从而为社会贡献力量。3.2.5国情教育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国情教育是一个有目的、全面而深刻的教育,这就要求在选题方面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课本内容为线索,有情上的共鸣;注意分析引导,针对中学生感情易波动的特点,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肤浅的一时的爱国情绪,而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并引导他们将之转化强有力的行动。 教学实践证明:要在课堂中加强学生的国情教育,就必须结合教材各章节的特点,准确把握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尺度,通过对章节内涵和外延的挖掘,顺理成章的分析贯彻,切忌机械的生搬硬套,这样才能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收到事半功倍的

13、效果。4.地理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目前,教育界已有共识,教育必须贯彻全面发展的要求,这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关键。因此,地理教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地理是面向地理现实的,基于此原因,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借助直观,培养形象思维。标本,模型显示,仪器演示,地图阅读,以及对乡土地理实际情况的观察,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借助这些直观手段,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形象材料和物质基础,加强直接印象,深化成认深化和发展总有其一定的规律性和必然性,任何一种“地”都有蕴藏着实在的“理”二、注重知识体系,培养有序性

14、思维。在地理教学中,要善于把纷繁复杂,甚至规程的学科知识,章节知识,同类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关联化,形成一条条知识链。三、运用地理规律,培养逻辑性思维。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中常用而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举例不仅有正例还有反例,恰当地应用反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刚学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时,有的学生得出“热带雨气候区都位于赤道附近”的结论。这时,教师除强调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于赤道两侧外,还可以举一些反例。如远离赤道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马达加斯加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和巴西的东南沿海也是热带雨林气候,学生产生的上述错误观点自然就消除了。通过这一反例,学生即会明白,影响

15、气候因素除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等地带性因素外,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地理教学中,恰当地应用反例,可有效地消除思维定势对学生的消极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四、应用反例教学,开拓思维深度。举例是地理教学识,使抽象的原理,空间概念,或是离我们远的一些地理现象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五、大胆设想,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地理科学领域里,还有许多没有定论的,不好定论的,不必定论的假想性的内容,各有论断,各有不足。教学中可以把这些问题的多种观点,多种认识,多种结论,同时“端”出来,并再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依据,让学生自己去大胆设想,从各个角度出发,不拘于一种思考途径,不限于

16、既定的理解方式,去鉴别,去分析,去比较,去推断,尽可能得出合乎“条件”的,相同的,不同的,一个或多个答案。这就是质疑,求变。另外,培养创造性思维还需要引趣,勤力。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受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所制约,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与一定行为动机联系。培养兴趣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课内课外均可进行。这就是引趣。知识是思维的原动力,知识积累越丰富,思维就越敏捷,即“厚积薄发”。这就要求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广泛的阅读能提供思维发展的自由天地,使创造性思维有一个巩固的“大后方”。这就是“勤力”。当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作用是关键,它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由浅入深,从而达到质的飞跃。为此,每一位地理任课教师,都要以教材为契机,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智力,为国家培养充满智慧,感于求变的高素质人才。5.地理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