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随想(三)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3811964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随想(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程地质随想(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程地质随想(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程地质随想(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程地质随想(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随想(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随想(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地质随想三摘要:工程地质专业学科钻进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怪圈,理论工程地质与理论工程地质本来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却硬是被庸俗不堪的功利性过了头的躁动不安的时髦观念所左右,走向了两极分化的可怕歧途,使理论联络实际这一粗浅的科学道理蜕变为类似于空洞的政治口号,显得非常的苍白无力!只吹闯过五关休言败走麦城的面子文化,技术学术交流的局限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现实偏向,工程地质漫漫熊市行情何时反转,诸如此类的敏感话题,正是工程地质丰富的随想题材。工程地质大势研判和行情预测认为,目前尚处于窄幅震荡构筑底部阶段。因此,被高位套牢的地质师们当前割肉出逃实在大可不必工程地质随想?有随意遐想的成份,也有理想化的浪漫比喻,

2、更有锋利刻薄的批评言论,不必太当真!关键词:工程地质水利随想勘察环境分析人才?工程地质随想?在遗漏掉关键地质信息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实际工程中的工程地质分析仍然粗糙无力,结论模糊轻率,目的欠明确,该深的深化不下去,该省略的却做了许多无用功。理论工程地质中的人才队伍的经历性、权威性、进取心和责任心,都远远不如同行前辈,这是不争的事实。象笔者这样的忧患者,对理论工程地质的前景普遍并不太看好,至少在2022年之前不看好!理论工程地质与理论工程地质出现如此宏大的反差,这是工程地质学科和工程地质专业不希望看到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反差的成因,恐怕与学术界的急躁气氛和工程界的跳动环境都脱不了干系。一些学

3、术界的前辈对新秀们的学风持质疑态度,早已告诚人们工程理论是理论研究的根底和源泉;而工程界的前辈专家们也多对理论研究的成果持“不可不信,不可全信的慎重质疑态度。陈德基大师屡次举出三峡船闸高边坡的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的问题。还有的前辈专家毫不客气地警告一些所谓的理论研究纯属是对工程理论的误导。其实,近二十年来真正对理论工程地质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才是可以发扬光大的学科精华。中科院孙广忠教授等学者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的“岩体构造控制论和“岩体力学性质理论,可以说是指导近几十年来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研究和工程地质缺陷处理的根底理论,这样的理论奉献,让工程技术人员可以承受,让研究人员一直有研究不完

4、的课题。由于地质体实在太复杂,你在这个工程中研究出来的与工程实际完全相适应的成果,照搬照抄地用于另一个工程中去就有可能要出问题。还有一些理论被自我吹虚了一阵也就再也无人问津了。形成这种场面,也许自吹的理论确实没有什么真东西,只不过如今的明白人都不会进展那种不顾面子式的学术批判罢了!另一种情况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新的理论没有被更多的人所理解和认识,因此就更谈不上被大家所承受。不管怎么说,工程地质的理论研究是繁荣的,工程地质的工程理论正处于阶段性低谷状态,因此形成了理论与理论的两极分化,或者说理论与理论的严重脱节,根本上就属于缺乏为怪的正常现实。2新生代学者专家与古生代专家学者之间的差异

5、假设将学者专家按地质时代进展戏说性分类,生代的专家学者们拉扯到一起进展比较,其实也有些勉强。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英雄,这才是现实的,客观的。3工程地质失败的教训比成功的经历更为珍贵大凡进展总结,一般也都是跟着感觉走,多多挖掘成功的业绩题材,对于失败的教训大多采取回避或以建议的形式比较含蓄地表达出来,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特色文化和文字游戏。如此不敢大张其鼓地总结失败的教训,一味的大吹特吹闯过五关而少有败走麦城的反思,其结果对搞学术研究和工程建立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无论是把工程地质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还是作为一门专业来对待,其理论性和经历性都是其它学科专业难以相比较的。经历丰富的前辈地质专家有

6、很高的工程地位,他们的经历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包含了失败的教训。要是有专家说他在专业上一辈子都是正确的,这时你应该产生质疑,这样的专家自己是否真的搞过工程,就象某些四平八稳没有什么缺点错误的好同志,也许就真没干过象样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你干得越多找你的费事的人也越多,找出你的缺乏越多,你的问题也就越多。失败教训是比成功经历更为珍贵的财富,只可惜我们许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国外有一种专门启用失败者的理念,特别是对于管理企业而失败的企业家,会被其它企业重金聘用,原理就是充分利用失败者的失败教训去控制企业的风险。这种启用失败者的理念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但只限用于工程技术专家,而千万不能用于干部的任用。

7、因为国情不一样,那些搞垮了一个单位或企业而又异地做官的干部,一般与腐败或自身素质有关,与国外失败的企业家完全不可相提并论。其实,对于个人失败的教训并不存在具有普遍意义的借鉴价值,真正有借鉴价值的是详细工程建立中的失败教训。但是我们却很少进展公开的实事求是的失败教训的学习和借鉴,以前对失败的工程实例并不进展公开报导,近年来新闻媒体参与搅合,可以公开报导一些工程事故,但是也少有公开的专业技术分析,记者不懂专业只能是看热闹。能看懂门道的专家们不知是些什么原因一般保持沉默,反正难以见到专家们的专业性很强的失败原因分析。笔者经历过的大型工程中,有的是越出问题越有名气,工程科研成果也越多。对这些出过问题的

8、工程,没见过有人组织编写经历教训方面的书,假设这样的书被写出来,那才是真正有学术价值和工程意义的专著,一定可以成为畅销书。我们真的时刻都期盼着有实际意义的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畅销书早日问世!4技术学术交流的局限性与开放性it业界有一句名言:决策者不明白,明白者不决策。社会上有句俗语:挣钱的不费力,费力的不挣钱。工程地质界那么早有说法:搞理论研究的没有工程经历,有工程经历的缺理论高度,以致于一些搞工程的同志不愿意与理论派人士打交道,说我们的工程成果都被别人写了文章,这也许又是一个误区。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不过有一个现象那么是事实,例如我们的学术会议,各单位每年能出来参加学术活动的也多为有头有面的人

9、物,给普通技术人员提供外出交流的时机非常有限,因为参加一次学术会议的差旅费会务费并不是每个单位都可以放开的。2001年我们在南京勘测专委会学术研讨会之前召开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网的委员会议,某设计院的正式委员是当然参会代表,但他的上司要出来走一圈,为节省开支,说好了由这位头目代表正式委员参加会议,但这个指导同志不知跑到什么地方转游潇洒去了,根本就没有在会议上露面。出国进展工程考察那就更不用说了。由于对国外典型工程的理解深度有限,专业性的技术考察和技术交流受语言等环境条件的限制,收效非常有限。另外,搞详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出国考察并非易事。某工程为了对特殊的自然地质环境作出工程建立的可行性

10、评价,专门组团出国考察国外类似地质环境下的成功工程实例,回来后在专题技术讨论会上,大家才知道地质专业根本就没有人参加出国考察。好在这些年随着互联网的飞快开展,我们真要想理解国外的技术开展,互联网帮了大忙。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们一直为计算机地质三维问题找不到答案,甚至权威专家们也对计算机图形学的根底理论是否可以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质疑,也不知道国外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的程度如何,也很少可以见到考察专家对国外类似情况的介绍材料。但是这样的问题我们却在1996年北京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的科学展览会上轻松地找到了满意的解答。可见,搞学术研究也好,学习工程技术也罢,与出国不出国好象并不成正比。我们真正关心

11、的最先进最核心的技术,出国考察人员不一定都能带回来,能带回的有可能是“海归派人士,他们中的部分精英在国外就是从事最新高科技应用的研究和开发的。技术学术需要交流,思想更需要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会产生一种思维共振和创造共鸣的效应。既然国际国内交流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局限性,我们为什么不选择最为开放的互联网呢。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网站ge从1998年上半年正式接入internet,立即被许多国内专业性网站链接。ge提供了一个完全开放的网上交流平台,只可惜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还没有充分意识到网络交流的便捷性、及时性、互助性和广泛性。可以告诉大家,在internet上的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和工程信息的网站已

12、经相当丰富了,你没有时机出国,在国内参加学术会议的时机也非常有限,那就上网去吧!互联网上您所需要的一切都有,且绝大多数可以免费索龋5工程地质的价值观与人才观笔者在前两集?工程地质随想?中已经反复阐述过,工程地质是一个非常复杂又非常特殊的学科和专业,需要坚实的基储广博的学识、相关学科专业的知识、对工程建立的理解、对地质学科的感悟,更需要一种浪漫的情趣和执着的精神。人是需要有精神的,有了精神,业务、知识、才能都可以在理论中得到补充和提升。假设对工程地质专业的追求精神可以到达某种痴迷的程度,您一定可以成为最优秀的地质师。科学技术是第一消费力。在消费力的诸要素中,人是最活泼的因素,是进展消费的主体,也

13、是消费的根本动力。地质师人才队伍处于不稳定状态,优秀人才改行,“合那么留,不合那么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爷处。这是当前被普遍承受的价值观和人才观。在人才竞争和个人价值取向日趋市场化的前提下,新型的人才标准与传统的人才标准之间的差异,传统的专业观与新型的就业观之间的不协调,都为有潜力成为优秀地质师的朋友们提供了全新的择业理论根底和心理支持。可以从事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工作并不难,而要做好做精却不易。把从事这个学科专业当成谋生的手段和职业,这是我们普通地质师的选择。假设您要想成为优秀的学者和专家,建议您把她当成乐趣、兴趣、境界和事业去追求,这时您还要耐得寂寞,守得贫寒,没有官瘾,不辞辛劳,爬山钻洞在

14、所不辞,受人嘲笑一笑了之。记住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的忠告:“在科学的领域内,真理永远在少数人手里。不迷信权威,不看人脸色,坚持真理,创新进取,您一定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家学者。当然也许您这样的专家学者没有头衔,组织上和职称高评委还没有认可您,但这都没有任何关系。想想看,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发给了日本一个毫无名气的普通工程师,可见真正的科学一定是最公正的。2002年底北京大学郑重宣布,不再招收半脱产在职博士生,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肯定有人拥护也有人反对。也许是因为少数出卖文凭的高校或科研机构把本来圣洁的文凭沾污了,降低了货真价实的文凭的威力,引来了言论的关注。2002年9月24日的?工人日报

15、?登出了一篇挖苦当今世界最时髦文凭ba的文章,称某些高校的ba为“秕a。我们一旦把学历看得过重,就会产惹事实上的偏向。有类似于穿开档裤的小孩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明白人,撰文在报上鞭挞这种重学历论是管理者的无知。其实,我们都非常清楚的事实那么足以明辩真伪。例如我们工程地质界的前辈知名专家,许多人可并没有什么硕士博士头衔,而今遍地都是硕士博士,却始终还没有出现真正可以与前辈相提并论的专家学者。即便是出现了那么几个耀眼的新星,也有评论家大声疾呼千万不要捧杀了这些“半壶水。批评也好,挖苦也罢,是锋利了一些,我们权当成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吧!笔者的观点非常鲜明,获取更高一级的学位没有错,但建议跨专业攻读,没

16、有必要一根筋地从工程地质的学士、硕士直至博士一直攻下去。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开展,不应该以地质为主,而应该是地质与工程建立的严密结合。在考虑攻读更高一级学位时,宜选择双学士或双硕士,也可以选择水工、构造、力学、计算机、施工、岩土工程等专业的硕士,之后再去追求与本科和硕士均不一样专业的博士。或者反过来,硕士或博士选工程地质,其它两个学位选非工程地质。单一专业的高学历从事本学科的理论研究尚可,作为较为全面的地质师那么存在教育浪费或为博士而博士而不是为学科专业的需要而博士的嫌疑。从事工程地质工作最需要的是跨专业的复合型优秀人才。记住一些经典:不是所有的地质师都可以成为优秀地质师,也不必将学位职称职务与优秀地质师相等同,因为文凭可以假,职称可以送,职务可以跑,而优秀地质师的真实程度和才能是假不来、送不到和跑无用的。6理论工程地质的大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