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等教育学学习提纲整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3811199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等教育学学习提纲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年高等教育学学习提纲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年高等教育学学习提纲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年高等教育学学习提纲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年高等教育学学习提纲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等教育学学习提纲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等教育学学习提纲整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新论学习提纲第一章 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一)高等教育的概念演变 要求:了解高深学问教育、中世纪大学、第三级教育的概念内涵,掌握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 基本特点。答:高等教育概念演变:古代高等教育表现为高深学问教育,中世纪至19 世纪表现为大学 教育,20 世纪初到现在表现为中学后教育或第三级教育。一、高深学问教育:1. 从形式上说,古代高等教育机构是各国高等学术中心,设于宫廷或附在神庙或存于 私学。2. 从目的或内容上说,古代高等教育培养官吏和神学人士。东方古代高等教育以人文 教育和伦理教育为特色,辅以少量自然科学教育;西方古代高等教育以人文、自然和雄辩教 育为主,辅以伦理教育。3. 从对

2、象上说,高等教育是极少数特权阶层的教育,教育是一种特权和身份。4. 从管理上说,在东方高等教育为政府和庙宇控制,在社会混乱时私学才兴盛。西方 高等教育表现为私学为主。二、大学教育:1. 从形式来说,只有大学才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学具备传统的欧中中世纪大学 形态的某些特征,高等教育便是大学教育,大学独占高等教育的领域。2. 从目的与内容来说,高等教育是人类文明精华保存、绵延与发扬的场所,致力于高 深学术之研究、创造新知识、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开始出现。3. 从对象来说,高等教育是少数精英份子的教育,教师和学生在钻研学术,探求真理 的基础上组成学者团体,确保优越素质。4. 从管理来说,高等教育试图

3、摆脱外界干预,尤其是宗教或政治束缚影响,大学自治 与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价值及真理实现的保障。三、第三级教育:1. 从形式上来说,传统大学成为高等教育中一部分,大学、专业学院、技术学院及师 范院校等各类型的院校都属于高等教育机构。2. 从目的和内容上来说,高等教育应满足当前社会在经济与政治等方面的实际需要, 学术研究应与现实社会密切结合,高等教育应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3. 从对象上来说,人人都有权利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应以任何理由为少数人独 占,它肩负着精英与大众的双重任务。4. 从管理上来说,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更为紧密,高等教育在保持自治传统的同时 兼顾社会需要,在两者中取得平

4、衡。(二)高等学校的职能演变 要求:了解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三项职能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正 确认识高校职能的价值,科学处理各项高校职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答:高等学校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是应历史变化的需要 而依次产生的,但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取代,而是发展并存,也就是说前职能并未因后 一项职能的出现而消失,但也没有一成不变,而是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自我改变,顺应历 史。1. 自中世纪高等学校的产生到18 世纪,培养人才一直都是大学的唯一职能2. 威廉冯洪堡1890年在德国创办柏林大学,以研究作为大学的首要使命,提出科研与 教学相统一。结束学院制

5、,标志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大学兴起。3. 美国总统林肯 1862 年签署莫雷尔法案,引导美国大学走上与社会相结合、为经济发 展服务的道路,引发高校第三项职能的出现。高校职能的价值: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任务,是高校存在的根本理由;发展科 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培养高级人才的保证,是高校不同于其他层次学校的本质要求;为社 会服务是前两项职能在当地社会的合理延伸和实际应用,既是高校应对当地社会应尽的任 务,是高校本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在现代高校的背景下对于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又有新的认 识和争论。1. 对三项职能内涵的认识更为明确。2. 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与冲突。3. 建立有许 多、分工合理的高等教

6、育系统。大学三项职能,随历史变化而产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所需 的各个层次和类别人才,高等学校不能坚持纯学术研究,必须开展应用性研究,培养人才和 发展科学的职能不再是以往象牙塔中与社会发展脱节的自身行为,而是有第三职能的为社会 服务性质,教学职能通过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来为社会服务,科学研究职能为国家社会和 人类生活服务。为社会服务职能是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延伸,向社会提供学术性服务。高校职能矛盾冲突:在大众化或普及化的高等教育时代,大学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 服务的三大职能各自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并通过知识的产生、传递和转化而联系了起来, 构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从表面上看,三项职能可共同存

7、在于一所高校内部,实际上,他 们并未真正统一协调,相互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矛盾和冲突,随着高校职能的不断丰富,高校 教育不断扩大和高等教育活动日益复杂,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不应该也不可能平衡地共 存于一所高等学校内部。在此状况下,三项职能校际间的分工和合作显得明确和必要,不同 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应根据自身情况特点,选择侧重适当职能活动,使三大职能在整 体高等教育系统中而不是在单一的高校中得以协调共存。各高校应对自身进行合理的定位, 明确自身的职能,共建一个有序的、分工合理的高等教育系统来实现三种职能的圆满完成。(三)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了解培养目标的概念,正确认识不同类型高校培养的

8、人才类型及其特点,深入理解国 家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意义,能正确分析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变的主要任务。答: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学术型人才 与职业型人才(人才类型);专才与通才(教育内容)围绕“高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的价 值冲突。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代表: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个人本位论代表: 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1)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的应依据个人的需要来 确定,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而在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使人 真正成其为人。强调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2)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

9、,主张 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应以社会的理想为最终目标,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使个体社会化,注意 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为社会服务。 3)两种价值观是 辨证统一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反映了人们在对于如何认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问题 上的不同价值取向。两种观点都有合理的一面,但也有片面过激的一面,根本原因在于缺乏 辩证的理解个人和社会,以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个人本位论忽视了社会需要 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使得教育面对纷繁复杂的个体需要无所适从,容易把个体提升到不 适当的位置而导致

10、教育中的极端个人主义。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的价值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性,只一味的强调适应社会需要,否定个人能动性,有可能导致高等教育的短视行为,同时 极易抹杀学术的个性。两种价值观的共同缺陷是割裂了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其实 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又是社会的生成物,即受社会制约又改造社会,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人在社会生活中,一方面要适应现存社会,另一方面又不断产生出高出于社会现实的需要, 谋求对社会现实的一定超越。只有将社会发展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社会才能保持 一种既有稳定又有发展,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态势。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实现这种结合,引导 个人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和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11、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 排斥现存社会的适应,但是这种适应应当是一种建立在尊重个体能动性基础之上的,有批判 有选择的适应而不是被动的或盲目的追随。专才教育:指以培养具有某一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某种职业或进行某 个领域研究的人才为基本目标的教育活动或教育模式。通才教育:也称通识教育,其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自由教育”,以受教育者具有闲暇 为前提,目的在于探索高深的纯理论知识。强调完全摆脱功利和实用,注重陶冶情操和道德, 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学术型人才与职业型人才:所谓学术型人才,专指进行学术研究,创造新知识的学术工作者, 在培养过程中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注

12、重对从事有关学术型工作能力的培养。所谓职 业型人才,指一切从事非学术性研究工作的实际操作者。在培养过程中强调知识的技术性或 应用性,注重对从事有关专业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第二章 大学精神与理念(一)什么是大学精神文化 要求:了解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理念、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正确分析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 大学校训的区别与联系。答:大学文化:是指大学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大学精神不同于大学理念,大学精神是大学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一代又一代的大学人共 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大学理念更多的是表达大学人对大学的认识及其办学主张。每所大学都 有理念,但并非

13、都有精神。2、大学形神源于大学理念。3、大学理念又基于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文化:1、价值层面的精神文化,包括大学精神、理念、校训。2、实践层面的精神文化,包括校风、学风、教风,管理作风。大学精神文化时代特征:1、大学精神文化的发展性2、兼容性。 1)从大学精神文化的多元化性而言,是对这种多元的大学精神文化的兼容性并 包;2)是对学术自由而言,对各种学术观点学术行为的兼容性并包;3、大学精神文化元素的整合性:一是价值层面的精神文化元素之间的整合:二是价值层面 的精神文化元素与实践层面文化元素的整合:三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器物文化的整合;4、大学精神文化的个性,有两种形成方式,一是自然生成,是文化自

14、然现象,另一种是自 觉追求,即文化自觉。大学精神与校训关系:校训是精神重要元素,对内形成文化向心力,对外是学校个性和精神 面貌的彰显,是获得外在认同支持的重要途径。校训提出之初通常是从应然角度表明引领该 所大学发展的办学理念,经过漫长历史演变,成为该大学优秀文化传统,即大学精神。(二)现代大学理念的时代内涵 要求:了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理性主义大学理念、实用主义大学理念的思想内涵, 正确认识和分析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答:哲学观的历史发展与大学理念:1、理性主义的大学理念主导时期。理性主义的大学理念源于理性主义哲学流派。古希 腊,最初的理性主义者认为,理性知识和智慧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追

15、求理性.服从理性是 人的宗高使命和神圣职责,也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因此,他们的主张超越感性欲望和 利害关系,不求功利和不求得失地探索各种抽象和思辩性的问题。抛弃教育中的实用性和职 业性,知识与市场、政治分离。把大学作为象牙塔。理性主义大学理念代表人物:洪堡、纽 曼、怀特海。2、实用主义的大学理念开始盛行及两种理念并存与对峙时期。实用主义大学理念代表 人物: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理斯范海斯。实用主义的大学理念源于实用主义哲学传统,其 承认人具有理性,但认为理性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他是一种推崇主 观经验,强调行动的实际效果,主张用实际效果评价一切和检验一切的思想观念。实用主义

16、和理性主义大学理念,是在实用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大学理念。 二者之区别在于大学是以追求真理的自由教育为基点,还是以职业教育为目的;大学是象牙 塔还是服务站,这也是当代大学理念中争论较久的命题。具有实用主义大学理念倾向的中国 传统大学理念,侧重从事科学研究、传授高深学问;而以理性主义为主导的英国传统大学理 念,则以探索普遍学问、注重人才培养为宗旨。在中英大学理念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大 学理念的精髓一直得以继承和延续。3、大学理念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时期。第三章 高校教师发展(一)学术职业与高校教师发展 要求:了解高校教师发展、学术职业、职业倦怠的概念内涵,理解掌握学术职业的基本特征。 答:高校教师发展内容:专业发展、教学发展、组织发展、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从职业定位的角度看,高校教师从事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