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上册谈读书讲学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3810028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上册谈读书讲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语文上册谈读书讲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语文上册谈读书讲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三语文上册谈读书讲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上册谈读书讲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上册谈读书讲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谈读书讲学稿 序列:37主备:曹书杰 使用:商蔚 曹书杰 课型:新授课 日期:12月 14班级: 姓名: 学情记录:学习目标1学习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3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读书热情,学会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习重难点: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积累背诵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学习方法: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发挥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课前预习: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怡情( ) 藻饰( ) 诘难( ) 滞碍( ) 咀嚼( )( )睾肾( ) 吹毛求疵( ) 孜孜不倦( )2结合课下注释,或根据上下文理解

2、下列词语的含义。(1)文采藻饰: (2)诘难: (3)寻章摘句:(4)味同嚼蜡:(5)滞碍:(6)吹毛求疵:3、资料链接简介作者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一、整体感知1培根以简练的语言从哪三个方面谈读书? 温馨提示先弄清每句话的意思,然后根据句意来理清思路。2我的问题二、探究赏析1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知识链接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

3、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比喻论证:通过打比方,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事物或深奥的道理,以此种方法来证明论点的正确。 对比论证法: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对比,既可以全面对比,也可以部分对比。 2这篇随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温馨提示可以从修辞、写作特点上入手来思考。3.关于读书,你有什么新的认识?温馨提示可以谈自己的读书经验,又可以结合课外读到的名人读书的故事来谈自己的看法。三、积累迁移1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2把谈读书中的有关

4、“读书”方面名言警句摘抄下来,并且背几句。学后记: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一、1y zo ji zh jju go c z 2(1)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2)诘难:诘问,为难。(3)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语词。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4)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5)滞碍:不通畅。(6)吹毛求疵:这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3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二、1(1)比喻论证:“盖天生才干

5、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 对比论证:文章一开始想从正面介绍读书的三个目的,然后从反面介绍读书的三种偏向。在第三层中“读史使人明智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从正面论述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接着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从反面进行论述,这样正反对比使说

6、理更透彻更充分。(3)举例论证:“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可令读律师之案卷。(思路提示:让学生根据刚学的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找出其中所使用的,而后品析其作用。比喻论证的作用:用什么比喻什么,生动形象的论证了论点。举例论证:举什么例子,充分的证明了什么中心论点(或观点)。对比论证:用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有力的证明了什么论点。)2(1)作者运用比喻说理。例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2) 作者运用排比说理。例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

7、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样写,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3)作者运用对比说理。例如,文章开头从正面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又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倾向。又如,文章的最后一个层次,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面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3联系读书体验学习,在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等方面谈谈即可。三、1A名言警句: 好(ho)读书时不好(ho)读书,好(ho)读书时不好(h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

8、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B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名人读书的趣事: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王亚南苦读成才 。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

9、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年轻时自认为已无书不读,便大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一老翁指点,遂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子韦编三绝的故事,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