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3809301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正确认识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是国家制定内外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也是搞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行未来战争准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列宁曾指出,“只有首先分析了一个时代转变为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够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极其重大的历史事件(列宁全集第21卷第13 页);只有“首先估计到区别不同时代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历史上的个别情节),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 (列宁全集第21卷第14页)所谓时代,就是社会形态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它是按照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某个阶段在政治活动中所占据的地位,以及依据各阶级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来划分的

2、社会各个发展阶段,它是国际社会各种矛盾运动的客观反映,决定着历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方向.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同样,邓小平关于对当今时代的有关论述和观点,不仅是其新时期军事思想的重要内 容,而且也是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就时代而言,时代的基本内容和性质,在这一时代没有完结之前是不会发生质的变化的。然而,它的具体内容却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同一时代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有着不同的矛盾和主题。就当前的时代看,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一些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没有彻底得到解决。然而

3、,这一时代基本矛盾的外在表现、运动形式、力量对比和具体内容却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而 显示出明显的阶段性来,比如60年代以前,帝国主义战争和蓬勃发展的革命运动是当时世界的主要历史潮流,阶级斗争主要是通过激烈的对抗形式表现出来的;进入8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基本问题;世界总的形势趋向缓和,对话多于对抗;各个国家都把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作为自己的急务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一是战后形成的社会主义阵营已不复存在,尽管不同的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矛盾投有消失,但其表现形态已不是过去两大阵营的联盟对抗了.目前,在某种意义上说,两种社会制度基本上进入了共处与竞争的相持阶段,斗争方

4、式也由过去的武力对抗为主转变为以和平竞争为主上来。二是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相互依赖因素超过了相互矛盾因素,因此,他们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为经济上的又对抗又联合,而不是军事上的直接抗衡。三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某些调整,以及他们对劳动人民统治和剥削手段的不断改换,客观上使两大阶级之间的对抗矛盾有所缓解。四是由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逐步获得独立,以往那种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国家赤裸裸的侵略行径也有了某种程度的变化,代之以突出的是经济上的渗透、控制,掠夺。这些变化势必使时代的特征与主题发生变化。 邓小平经过多年的观察和深思

5、熟虑,高瞻远瞩地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经济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9页)邓小平的这一概括,抓住了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指明了今后较长时间内人们的奋斗目标,即把主要精力由过去的战争与革命转到和平与发展上来.从而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列宁关于时代特征的思想。 一、维护和平是当代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所谓“和平”,就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非战争的政治关系状态。世界和平就是指未爆发世界性战争的历史状态。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由于

6、私有财产和阶级的存在,几千年来各种战争连绵不断,不仅使数以亿计的生灵涂炭,而且使人类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遭到了极大破坏,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难以抹灭的巨大创伤。千百年来,世界各国各阶层的人民特别是亿万劳动人民,总把追求和平、消灭战争作为自己的美好理想,并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努力。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小康、“大同”的传说;到了近代,世界各国大都把维护国际和平作为国际政治的中心问题。为了维护和平,1世纪0至60年代,欧洲连续召开了4次和平大会,并发出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号召,世界和平运动由此发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开始出现了一批和平组织,像883年瑞士成立的“和平与仲裁委员会,197年在芬

7、兰成立的“和平联盟”等等.这些组织的出现,使世界人民维护和平的自发斗争变为有组织的运动,也使各国内部人民的斗争发展为世界人民的共同事业。就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人民反对战争、制约战争、争取和平的运动也一直没有中断。这些运动尽管没有完全制约大战的爆发,但在当时对于打击法西斯的嚣张气焰,不同程度地延缓战争的爆发,以及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动员群众等方面确实起到了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当然,在世界和平运动兴起的同时,也伴随出现了一些和平主义的思潮。但是和平运动与和平主义是两个不同质的概念,决不能混为一谈.对此,我们应该有着清醒的认识. 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两次世界大战,吞噬了近1亿人的生命,直接物

8、资损失在万亿美元左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完全结束的时候,人类头上又笼罩着新的更加残酷的世界战争的阴影。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从而揭开了核时代的序幕.人们开始意识到,新的世界战争将以核武器来进行。根据世界核弹头的拥有数量,有人对其威力和后果进行了估算,核当量可以将地球上的生命毁灭数十次,核大战一旦爆发,就不可能有胜利者,即使存在所谓名义上的胜利,实际上也是失败.这就是说,核武器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已经大大超过了人类社会自身的承受能力,战争已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的和唯一的手段。因此,反对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是关系到人类在地球上所创造的一切文明能否保存和人类社会能否延

9、续下去的大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常规武器的性能也有了成倍增长和质的飞跃,也使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常规战争变得空前紧张,激烈和残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国之间乃至世界范围内爆发一次常规大战,其后果要远远几倍超过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后果。 维护和平成为当今世界一个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世界爱好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但是战争的因素还在不断增长。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世界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的.由于两个超级大国正在进行军备竞赛,战争因素还会发展。但是人民是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将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12

10、页)事实也正是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的世界战争虽未爆发,但局部的热战和东西方的冷战时断时续。殖民体系已经土崩瓦解,而侵犯主权、武力征服的事件屡有发生;大小国家本来一律平等,而强权政治仍在国际关系中发生作用;种族隔离政策虽然遭到举世谴责,但南非当局倒行逆施变本加利;人类创造的财富有了无数倍的增长,但南北之间的贫困鸿沟反而更加扩大等等,都使我们的世界充满着矛盾和对抗、动乱和冲突,存在着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和令人忧虑的现象。一方面是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核武器 和高技术常规武器不断积累,象一把利剑悬在世界人民的头上;另一方面是国际局势动荡不安,随时有可能因种种事件把悬挂利剑的细线碰断。一方面人类智慧创造

11、出来的核武器和现代化的常规武器作为现代文明的结果不断涌现;另一方面,这些成果又反过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延续,变成人类的克星。地球蕴藏的丰富资源,人类具有的聪明才智,以及不断加速增长的社会财富,是用于战争,毁灭人类,还是用于发展,造福人类,世界各国善良勤劳的人民在关系自身根本利益的十字路口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世界人民要生存,要发展,只有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才能为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让人类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此,人类为维护和平,反对新的世界战争的爆发又进一步作了大量的不懈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斗争为目标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代表着争取和平、争取社会进

12、步各种斗争的核心力量,尽管国际共运在前进的道路上有着一些严重曲折的历程,但对其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历史功绩不能完全抹杀。因为现代和平运动,谋求的是制止当前的具体战争,而社会主义的目标是铲除战争的根源-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最终消灭战争。而要最终消灭战争,只有通过制止当前的具体战争才能逐步实现。在这个意义上说,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与争取和平的斗争,无论是在目标上还是在斗争对象上都有着许多共同点和联结点,而且,争取和平的斗争完全应该而且可能纳入争取社会进步的洪流之中,而不应该把二者割裂开来。从战后世界各国维护和平斗争的实践看,维护和平的斗争和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正在汇聚成汹勇澎湃的洪流,有力地推动着世

13、界政治的向前发展.邓小平同志也正是主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明世界和平的力量将超过战争力量增长这一论断的。他在198年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的谈话中又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他指出:“总起来说,世界和平的力量在发展,但是战争的危险还存在。核武器谈判、外层空间武器谈判,看不出有什么进展。所以,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战争的危险.但是,现在我们的观点有点变化。我们感到,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日本人民不希望有战争。欧洲人民也不希望有战争。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希望自己发展起来,而战争对他们毫无好处。第三世界的力量,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中人口最多的中国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

14、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9页)这一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当今世界历史的主题已经从战争向和平位移,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已经开始走出过去那种战争与革命的理论模式,必须将当代的战争与和平理论更直接的建筑在谋求和平、维护和平的基点上。这是我们在把握维护和平是当代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一观点时所应注意的。 二、促进发展是当代世界面临的核心问题 当今世界,是东西矛盾、南北矛盾相互交叉、对立统一的世界.和平问题、发展问题是国际关系中的大坐标,只片面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只有把二者辩证的统一起来,以和平和发展总揽世界的全局,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认清国际事务中各种具体

15、问题的实质和基本趋势,也才能全面把握邓小平战争与和平思想的真谛。发展问题同和平问题一样,是当今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全局的、非常重大的战略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世界所 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的生存与经济发展,关系到整个世界和平的一系列伟大斗争。可以说,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政治力量与各国人民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从时代背景看,发展问题的提出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广大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作为一支新兴的、独立的力量屹立于国际政治舞台。这些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和国家的主权,为各自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可能性.这些国家要改变历史所造成的长期

16、贫困落后面貌,要巩固已经取得的政治独立和国家主权,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民族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这是因为:一个第三世界国家仅仅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而缺乏经济上的独立作为依托,可以说其政治上的独立也是非常不牢固的,根本不能承受帝国主义随时而来的各方面的压力。同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在经济上长期依附于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既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独立强大的民族经济,也不可能使人民群众摆脱国际垄断资本的剥削与压榨。因此,第三世界国家要摆脱经济上被剥削被奴役的状况,谋求发展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在新的历史阶段的一项根本任务。尽管这些国家在070年代为改变经济和社会不发达的状态也作了许多举世皆知的艰苦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效。然而,就整体而言,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