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研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3807983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教育领域在21 世纪经历了一场彻底的革命。各国教育部门纷纷出台政策, 规定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作为培养职前教师重要基地的高校, 其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决定了未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水平。为深入了解中部地区高校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现状, 本文选取了具有四所代表性的中部院校 , 采取多层次、多角度的调研手法, 发现并剖析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 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中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调查的基本情况本次调研 , 笔者选取了江西师范大学 ( 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 、江西科技

2、师范学院 ( 地方性本科高等院校) 、 赣南师范学院(地方性本科高等院校)和井冈山大学(地方性本科高等院校)四所典型的中部院校。在教育技术培养的过程中 , 由于各校普遍以教育技术公共课作为重要的培养途径因而笔者将调研对象定为两类, 分别为从事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和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非教育技术专业且修过教育技术公共课)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三种方法, 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 2004)文件为基准, 分别从外部支持条件以及教育技术能力中所涉及的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维度展开。中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结果分

3、析为保证此次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笔者从师生两个角度出发 ,调查双方对同一问题或不同问题的相关反映。综合师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访谈及实地观察的结果, 笔者认为中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 力的培养现状如下 :( 一 ) 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得到了一定发展, 但与标准要求存在差距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与高校着力培养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总方针 , 促使目前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与标准出台之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整体而言 , 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与标准的要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如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薄弱、相关知识的现实性不强、缺乏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或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等等。( 二)教师与学生

4、的“技术化倾向”严重理论和技术二者是地位平等、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关系。虽然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应当更多学习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但其教学重心依然放在了 “工具”的传授(如PPT制作、动画技术等等)上。与之类似,学生的学习目标也表现出“功利性”的特点一一更加在意自己能否做出一个“作品”出来。在“技术化倾向”环境中培养出的未来教师, 他们缺少课堂设计的系统思维, 缺少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 , 技术在他们的课堂中不能发挥认知、效能、情境创设等多方面的作用。( 三 ) 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加强整体而言 , 中部高校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师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专业素养, 但仍存在不足:1. 一部分教师非科班出身

5、 : 担任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师的专业包含了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论(信息化教育) 、教育学、计算机和物理教育等, 一些非科班出生的教师不能保证其教育技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2. 不熟悉具体知识点 : 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体系较为熟悉, 但对于当中所涉及的具体知识点则表现陌生, 系统知识不够扎实。 3. 知识的现时性不强。与传统知识点相比 , 教师对于教育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趋势的了解明显偏弱 , 其知识的现实性不强。 4. 传统的教学和评价方法占优势。教师在课堂开展的过程中 , 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但所占比重不大, 传统的课堂教授和卷面考试等依然是课程中常用的方法。( 四 )

6、 高校提供了一定的外部支持条件, 但仍存在较大不足虽然相关高校不仅在政策上大力扶持“培养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方针 , 同时更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本校的软硬件设备。但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加大 , 已有的设备数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学生数, 这对教师教学过程的开展、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学生学习绩效的提高等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五 ) 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版本繁多 , 类型单一 , 作用甚微目前 , 已出版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版本繁多、编排结构庞杂、侧重的知识点各异、权威性不高 , 这为高校选择合适的教材增加了不少难度。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 教材的作用并不突出 , 出现了一部分教学与教材脱离的现

7、象。同时, 教材的类型单一 , 多以纸制为主, 而其他附有光盘的教材 , 其光盘的制作也多以简单的内容呈现为主, 缺乏系统设计。改善中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状况的策略为进一步改善中部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状况,提升职前教师教育能力水平, 基于对相关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笔者从人、物两个角度出发 , 提出几点可行的培养策略。( 一 ) 加强软硬件设备的建设与管理, 提供支持性的信息技术环境1. 硬件设备的建设与管理。在硬件建设方面, 由于网络教室中师生的互动性更高 , 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优 , 因而高校应将目光更多定位在对网络教室的建设上。同时, 在硬件管理方面, 为

8、提高网络教室设备的使用年限,高校可采取层级型的责任制方式, 将责任分层级地分配到各监督员和各学生 , 实现责任到人。2. 软件设备的建设与管理。软件设备的建设与管理需要高校的教育技术中心与各教育技术授课教师之间积极的沟通交流。教育技术中心应事先安装教师可能使用到的各种类型软件, 教师也应积极向教育技术中心反映课堂设备的使用情况。这种“教师一中心”之间信息的循环往复,可确保相关负责单位准确掌握教师的软件需求, 提高软件的利用率。(二)提高教材质量,改善教材使用效果作为地区教育技术发展核心的各省市教育技术协会, 可组织相关教育技术专家根据本省的发展需求, 制定分别适应文科与理科特点的教育技术教材大

9、纲 , 依据大纲编著相关教材, 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该教材, 保证全局培养思路与不同学科培养目标的准确性。同时, 编著教材的相关部门可建设相关的课程网站, 当中可包括对教材内容的非线性呈现, 更可设立不同模块的讨论区 , 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实现学生与教材内容的交互性。( 三 )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改善课程教学方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 改善课程中教学方法的应用 , 将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1 . 调整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化倾向” , 实现理论与技术的平衡发在学生学习技术模块之前, 教师应为学生搭建好相关知识的理论支架 特别是培养其相应的教学设计能力 , 塑造其系统

10、化的思维方式。同时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 , 教师应将理论与技术合理融合, 避免学生将“教育技术”简单等同于“信息技术”。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鼓励教师开展终身学习教师应培养积极的意识态度, 全面掌握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及其发展脉络 , 形成对教育技术相关概念和应运原则的理性认知 , 掌握具体的信息技术原理及其教学应用 , 掌握各种现代媒体的具体使用方法, 提升教学设计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合作能力与研究能力。高校应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的机构培训 , 并针对培训成绩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3 选择多样化的教学与评价方式 , 优化课程教学基础的、良构性的知识 ( 如相关定义、概念、媒体类型等等) 学习可采用传统

11、的、 讲授式的教学方式 , 高阶的、 劣构性的知识( 如课程设计、 整合、资源选择等等) 学习可采用自主、探究、协作与反思为特点的教学方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 , 除笔试与作品呈现等方式外, 教师也可适当采取其他评价方法 , 如量规、学习契约、自我评价、概念地图、绩效评估、电子学档或范例展示等。4 四 )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 促进其有意义学习1 . 增强学生教育技术的运用意识意识不仅是行动的启动引擎, 更是行动的维系动力。在日常生活中 , 不仅要努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热情和兴趣, 更应培养其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2 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技术工具建构知识的能力奥苏贝尔( Ausub

12、el )认为 , 学习者必须自己发现知识的意义, 将之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中 , 并加以统合、融会贯通。在学习教育技术相关内容时, 学生可利用各种语义网络工具、专家系统、超媒体工具等信息技术工具 , 分析各知识点间的内在关系 , 综合多样化观点 , 反思原有知识结构, 创造性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 不断更新学科知识体系。因而高校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教育技术学科相关的远程学习网站中开展自己的学习活动。3 采取多种学习方式, 特别强调利用远程学习方式教育技术学科的学习 , 除了可以采取一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外, 学习者也可以利用多样的其他学习方式, 而其中 , 远程学习的方式尤为突出。探究式学习与分

13、布式学习是远程学习方式的主要形式, 也是促进学生高阶能力发展的两种有效方式。学习者根据某一学习主题, 组建异质性的学习共同体 , 利用各种社会网络工具与小组成员交流探究(观察并提出问题、制定调查计划、收集分析数据、提出解答/ 解释 / 预测等等) , 从而实现与他人的资源共享、观点发散和智慧聚合。4 增加学生实际运用教育技术能力的机会高校应积极与实验基地合作, 开设各种形式的实习活动 , 安排学习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学生进入实际课堂中开展技术的整合活动。学生在学科实习的过程中 , 应积极利用各种技术工具开展课堂教学 , 反思自己与他人的整合过程, 听取专家及其他组员的意见 , 在相关的学习文档中记录实习活动。百年大计 , 教育为本。教育技术能力作为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走向, 其培养必须得到相关高校的重视。相信在有益政策的引导下, 中部高校师范类学生的教育技术培养的外界支持条件将得到改善, 授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将得到提高 , 最终将有力地促进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 3 条: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2、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3、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