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3807402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治疗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心理治疗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心理治疗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心理治疗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心理治疗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治疗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治疗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1 章 心理治疗师第一节 心理治疗师的成长与培养一、心理治疗师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1应具备的知识(1)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 学等。(2)其他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如哲学、社会学、文化、宗教等。(3) 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如精神病学、心理评估与测量、健康心理学基础、临 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心理治疗工作相关的法律、伦理道德等知识。(4) 专业知识,包括心理治疗的一般理论、心理治疗的基本方法、心理治疗的各 个理论流派的理论与方法,如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认 知学派等。(5) 不同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其中包括:焦虑症、恐怖症、强迫

2、症等神经症 的诊断与治疗,人格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性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精神分裂症 等重性精神病的诊断与治疗,危机干预等。2应具备的技能(1) 诊断的能力。(2) 程序操作的能力。(3)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手段向他人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5) 敏感性。二、自我体验与成长 治疗师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治疗师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关系到心理治疗成功与 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少的学者和治疗师认为,治疗师自身的素质和人格整合的 程度比技术和方法还要重要。自我体验是准备成为治疗师的专业人员提高对自我 的认识,得到自身成长的重要途径。1自我体验是指治疗师在接受培训前、受训中接受心理

3、治疗专业人士的心理治 疗的经验过程。心理治疗师以来访者的身份接受心理治疗,是了解自己、探索自 己的重要途径。2自我体验的目的接受自我探索的机会,一是帮助受训的治疗师去评估自己踏 入心理治疗领域的动机;二是探讨自己的价值观、需求、态度及人生经验;三是 解决自己的内心冲突或心理创伤;四是体会作为来访者、患者的内心感受;五是 能清晰地了解从帮助别人的工作中自己能获得什么。特别重要的是,这种自我探 索可以使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干预别人的生活,这样才可能在自己今后的工 作中避免进入这样的陷阱,即出现感觉不断地给予别人而自己毫无所获的空虚 感。对于精神分析学派来讲,接受自我体验是治疗师的必修内容,因为精

4、神分析学派 强调治疗的工具就是精神分析师本人,处理移情和反移情是治疗师的重要的治疗 技术与方法。所以在分析别人之前必须要自己接受过分析,也就是做过自我体验, 只有这样才能对移情和反移情有很好的洞察与理解,真正做到在移情和反移情中 治疗。3自我体验的形式自我体验主要的方式是个别自我体验和小组自我体验。个别 自我体验是一对一的体验方式,即由一个有着专业经验或有督导资格的心理治疗 专业人员对受训者的治疗。小组自我体验,是专门为接受自我体验的受训者或治 疗师举办的体验小组。小组成员在小组中主要做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促进个人 的自我认识和成长发展。在一些国家,临床心理学专业会设置一些有关自我体验 的专门

5、课程,如个人成长发展课程等。4自我体验的时间不同的学派或不同的训练对自我体验的要求不同。精神分析 学派对自我体验有着最严格的要求,一个精神分析师必须接受自我体验,而且要 求在6001000小时不等。其他学派对治疗师的自我体验虽然没有严格的规定, 但是也越来越多地把接受自我体验作为训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三、专业实习与督导 成为合格的心理治疗师,专业实习和督导是必不可缺的重要培训环节和内容。 1专业实习专业实习是成为治疗师专业培训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成为治疗师资 格认定的要求。在西方等国家的临床心理学的学历教育中,有严格的专业实习要 求,不同学校有不同的规定,一般是12 年的时间,有的也以小时计算,

6、如有 的要获得哲学博士或心理学博士学位需1600小时的专业实习等。专业实习的地 点一般是在大学或医疗机构。2督导督导是成为心理治疗师以及成为一个有效的治疗师的重要一环。未成为 职业治疗师、正在接受训练和已成为治疗师者都需要接受督导。督导可以分为专家督导和同行督导。专家督导是指由有经验的心理治疗家或教授 进行的督导。同行督导是指具有相同工作经验和专业背景的心理治疗师之间的相 互督导。专家的督导可以是一对一的方式,也可以是小组的方式,也可以是授课 的方式等。督导的性质有两种,一种是业务督导,一种是个人发展督导。前者只对治疗的理 论、技术与方法进行督导后者是对治疗师个人因心理治疗工作或个人生活引起

7、的心理困扰进行导帮助实际的督导常常是两者兼而有之。督导可以在同一工作机构中进行,也可以跨机构甚至国家进行。个人发展的督导 最好在督导关系之外不再有其他社会关系以利于督导的客观性。严格地讲,每个治疗师都应该有自己的个人督导。 目前在中国同行间的督导和小组督导是常见的督导方式。第二节心理治疗师的心理特征与自身的心理卫生一、心理治疗专业是助人专业 心理治疗专业是助人的专业,心理治疗师是专业的助人者,不是实施操纵的社会 控制者。帮助人的过程,是促使人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成长的过程,是解决问题 的过程,是使人正视危机的过程。 助人过程的促动力来自两方面:助人者人格特征+助人技巧。其过程如下所示: 助人者人

8、格(人格特质、态度、价值)+助人技巧(理解、抚慰、行动)一促 进成长的条件(信任、尊重、自由)一特定的后果(对于个人、对于社会、对 于助人者)二、心理治疗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心理治疗师应具备对自我和他人的良好觉察,尊重并欣赏自己和他人,认同自我, 理解自己的能力及限度,真诚、诚恳、诚实,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乐于改变自 己,真诚地关心他人,认真地投入工作等特点。他们还应该具备下列素质: 1具有自我意识和价值立场自我意识包括对于自己的内在心理过程、需要、动 机和个性及发展历程的体认,以及对于自己与环境之间界限的认识。 以下问题可以帮助澄清自我意识:我是谁?什么事物对于我很重要?我做的事有 什么社会

9、性的意义?我对别人所抱的信念是什么? 恰当的自我意识使助人者对自己诚实、对来访者诚实,避免不道德地利用别人牟 取私利;防止将自己的价值观投射、强加于人。因为在人际关系中,针对别人所 产生的幻想占了交流对象整个形象的很大一部分;敌意制造敌人,友善营建友 谊。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达到自我意识的获取与强化:作为来访者进行自我体验,参加 督导小组讨论;沉思、反省;主动学习;增加生活体验等。2文化、亚文化经验意识 能够了解自己与来访者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别和相似性, 尊重对方的生活方式、经历、自我意识和价值观等。交流沟通的障碍常来自害怕 被拒绝或举止不当。克服文化屏障需要做出以下努力: (1)学习历史知识、语言

10、、性别角色;了解原有的邻里关系、宗教、家庭背景, 以及对于人性好坏、自然秩序、社会关系的价值观,还有对于过去、现在和将来 的看法。(2)克服偏见与刻板印象,了解本族文化的根源、优势与缺陷。 3分析自己情感的能力助人的过程不断引起情感反应:满意、紧张、焦虑、失 望厌倦、厌恶、受挫、惊喜、好奇、愤怒、克制、幸福、傲慢、得意等等。需要 随时意识到个人情绪状态,控制调节好情绪反应,要具有超然解脱的能力。 影响治疗师情绪的有关因素包括:工作应激的频度、强度,所在机构的背景,职 业优越感,能力等,以及对权力的看法。4做榜样和影响者的能力 好榜样和坏榜样的力量都是无穷的。作为专业人员, 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一

11、言一行对于别人都有或好或坏的影响。例如,“专家”、“专 业技术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在文明礼仪、社会成熟、生活及工作效率等方 面的素养,对于来访者的含义不同于“法官”、“慈善家”、“传教士、和尚、道士” 或“道学家”,不同于“游方郎中”,不同于“商人”、“公务员”。5利他主义关键在于“乐于助人”以积极的情怀从事助人的过程;对人的 兴趣大于对物的兴趣;注意别人甚于自恋;易与他人认同、亲近,不离群索居; 有爱的动机,助人不仅仅是满足低层需要,不仅仅是追求奖赏或避免惩罚。 6道德感对于助人过程的伦理意义高度重视,有自动检省的敏感;不损害来访 者的利益,尤其不应有反社会的行为。7责任感 对助人的终极

12、目标保持清晰的认识;明确“我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 什么?”。随着帮助过程的进展,助人者的责任逐渐下降,应逐渐增加来访者的 自我责任能力。8共情(同感、投情)对于别人的问题具有投入的、设身处地的、“见景生情” 式的理解。理解来访者并使之能感到受理解。基础是同情心,但有更多的理性、 认知成分,更少距离。具有表达温暖与关切的能力,并能够做到真诚,言行一致, 心口一致,不虚伪。三、心理治疗师的心理卫生问题 心理治疗师自身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增强自身的修养。心理治疗师自己也是普通 人,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在心理治疗 工作中也常常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对于心理治疗师而言,常见的

13、比较突出的问题 有: 1“助人情结”有强烈自卑感的人,将助人视为解决自己问题的途径。高度投入 地为弱者工作是为了经常获得胜过别人的优越感,并能掩饰自己的弱点和痛苦。 外行常常对于心理卫生从业人员是否更容易受到病理心理的侵害存有偏见,认为 长期从事与病态心理相关的工作可能助长心理出现偏差。有研究报告提示,这种 看法部分来自偏见,部分与精神科治疗师、心理学家从业前的择业动机与精神病 理现象之间有某种关系。较常见的就是起因于既往经历(包括创伤性的消极心理 体验在内)造成的过强的操纵、控制和利用动机。因此,正规的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在帮助受训者认识、矫正不良动机方面设置大 量针对个人的培训内容。例如精神

14、分析师的自我分析,以及其他流派的自我体 验。2枯竭(burn-out)状态“桔竭”有燃尽、烧光之意。在人际接触频繁、密切的 服务性职业中因持续的工作应激、消极情绪体验造成的心身疲惫和消耗状态,类 似于电池能量的消耗。一方面,专业助人者需要释放、疏泻不良情绪体验和认知 负荷,另一方面还需要体能、智能和情感的“充电”,否则可成为“无助的助人 者”,酿成“助人者的苦难”。枯竭状态并非一种新发现的综合征,而是可见于疲劳和许多疾病,尤其是神经症 性障碍的症状表现:疲乏感、厌倦感、力不从心感、淡漠、易激惹、抑郁、焦虑、 注意涣散、工作动机削弱、工作效能下降、睡眠障碍、饮食及体重改变等。治疗师参加督导小组,

15、由专业水平高的督导进行工作指导或自己作为来访者进行 自我体验,都有助于防止枯竭现象的产生和影响。3自身不良人格特征的影响心理治疗是在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发生的专业性互 动过程,治疗师的个性倾向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技术性因素, 或作为一种“一般性治愈机制”,常常对治疗关系和治疗过程产生某种决定性影 响,但有时也会有消极作用。心理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某些问题往往是治疗师自己 的不良人格特征在治疗关系和治疗过程中的表现。治疗师习惯于作为观察者,对 别人的人格障碍进行评判并进而尝试矫治,却往往没有发现,正是自己的人格问 题成为实现工作目标的有害因素。所以,“助人者要先自助”,“正人者先正己”,

16、 认识自己的人格特征,矫正或至少根据情况暂时抑制、修饰不良的倾向,是做好 心理治疗工作的一个关键。第三节 心理治疗工作中的伦理问题一、心理治疗师的责任 心理治疗师工作的目的是对来访者负责,使他们获得适当的服务并由此获益。 1心理治疗师应不断努力学习本专业的有关知识,通过不断改善自身的工作实 践、教学和科研水平,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提高专业服务水准。2心理治疗师应明确了解自己的能力界限和专业职能的界限,不做超越自己能 力和职能范围的事情。3心理治疗师在治疗关系建立之前,应使来访者明确地了解心理治疗与心理咨 询工作的性质、工作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来访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4心理治疗师在对来访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来访者对工作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 一致意见,必要时(如进行实地冲击疗法)应与来访者达成书面协议。5心理治疗师应明确其工作的目的是促进来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