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台塔吊防碰撞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3806783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多台塔吊防碰撞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1多台塔吊防碰撞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1多台塔吊防碰撞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1多台塔吊防碰撞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1多台塔吊防碰撞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多台塔吊防碰撞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多台塔吊防碰撞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丹山碧水建设项目多台塔吊防碰撞专项方案 3 3 4 44.144.254.35 5 7 8 9 10 12141619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丹山碧水建设项目工程工程地址:屏山县新市分流区D4 地块建设单位:四川缤鹏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勘察单位: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设计单位:重庆渝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四川泰兴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包单位: 四川省金纬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本工程建筑总面积125573.98,其中,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25092.94m2 。最大建筑为 1# 、2# 楼层数:地上 33F 地下 -2F ,最大建筑高度: 110.6米,为高层住宅。本工程包括6 、7# 楼多层商

2、业地上3F 地下 -2F ;3 、4 、5# 楼为低层住宅地上3F地下 -2F 及商业楼和地下车库。1 、1# 楼建筑层数为:地下 2 层,地上 33 层,标准层高均为 3.000米,建筑高度为 110.600米。2 、2# 楼建筑层数为 : 地下 2 层,地上 33 层,标准层高均为 3.000 米,建筑高度为 110.600米。3 、3#-17# 楼建筑层数为 : 地下 2 层,地上 3 层,标准层高均为 3.0 米,建筑高度为 15.00米。二、编制依据1 、根据国家住建部颁发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如下:(1 )施工安全管理条例;(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

3、标准(JGJ59 2011) ;(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12);(4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 91 );(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 JGJ33 2001 );(6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7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5144-2006);(8 )现行的国家、行业规范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9 )公司 ISO14001 与 OHSAS18001 环境 / 安全体系标准,环境 / 安全管理手册和环境 / 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2 、根据本项目部所配置的机械设备情况及技术

4、力量;3 、根据本公司现有的机械设备租用情况;4 、根据本工程所用塔吊设备的机械性能及使用特点和实用性;5 、根据本工程施工图施工总平面图;三、编制原则1 、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法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2 、坚持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其设备的使用功能及功效;3 、在确保工程工期能安全顺利完成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其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力;4 、本公司编制的塔吊机械设备安装、保养、使用及维护质量保证体系手册。四、塔机平面布置目前工程现场拟设置2 台塔机,具体的平面布置,详见:后附图4.1 主要技术参数塔吊生产厂家:四川宏升塔机(QTZ63-5610)序号名称单位参数1塔机工作级别A42公称起重力矩KN

5、-M6303最大起重量T64最大工作幅度M565最大工作幅度处最大起重量T16起升高度(独立式 / 附着式)M40/1407吊钩倍率aa=2a=48起升速度米/ 分104080520409最大起重量T331.566310回转速度转/ 分0.6511变幅速度米/ 分20/4012顶升速度米/ 分0.613塔机自重T32.5塔吊生产厂家:成都市强力塔式起重机(QTZ50 )序号名称单位参数1公称起重力矩KN-M5002最大额定起重量40003最大工作幅度M504最小工作幅度M25起升高度(独立式 / 附着式)M36/1206总功率KW247电压电源V3804.2 施工现场各塔机首次安装高度1# 楼

6、:地下 -2F 层,地上 33F ,建筑高度: 110.600 米;由于 1 台塔机( QTZ63 )不能覆盖 2 单元首次安装高度 36 米。在 2 单无设置 1 台塔机( QTZ50 ),首次安装高度 26 米。4.3 各塔机顶升最终高度1# 楼 1 单元( QTZ63 )最终安装高度120 米;1# 楼 2 单元( QTZ50 )最终安装高度130 米;高塔大臂与低塔大臂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0米,如下图所示:五、安全使用及管理措施为保证本工程群塔作业的安全运行,保障工程的安全生产, 由于多台塔吊的群塔作业距离较近,施工中既要满足生产要求,又要减少相互干扰,因此合理布置非常重要。安装前制

7、定合理的平面布置和立体协调方案。特制定本措施方案如下:1 、在制定平面布置时应尽可能覆盖整个施工面,不产生或少产生盲点;相邻塔吊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塔机回转半径时覆盖面尽可能少重叠或不重叠。2 、塔机垂直运输时应能穿越现场施工构件,确保不同几何尺寸的物件有足够的间隙距离提升到需要的作业平台。3 、塔机应有足够的高度, 在考虑到吊钩高度、 吊索高度和吊物高度以及安全限位高度后,应有足够的垂直距离保证各种不同几何尺寸物件进行水平运输。4 、塔机相互间的距离应错开,确保吊钩在最大高度回转时不相互碰撞。5 、避开施工范围内的所有设施(如相邻建筑和高压架空线路等) ,在危险距离内应进行隔离防护。6 、坚

8、持中间高、四周低的原则,由于中心位置塔机受周围塔吊的影响和制约较多,因此居中塔机应尽可能保持在高位,并保证其技术性能最好。7 、确保塔机回转时与相邻建筑物、 构造物及其他设施间的水平和垂直安全距离大于2m ,工作中吊物的水平和垂直安全间隙也必须大于2m 。8 、同步升高和下降,确保群塔相互间的垂直距离符合立体协调方案要求。9 、坚持群塔作业运行原则( 1)低塔让高塔:低塔在转臂进入交叉作业区域前应观察高塔的运行情况,向高塔明笛示意确认安全后再运行;( 2)后塔让先塔:后进入交叉作业区域的塔机应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机;( 3)动塔让静塔:一塔机在交叉作业区域内吊臂无回转、小车无行走、吊钩无运转时

9、,另一塔机吊臂有回转或小车有行走时,动塔吊应避让静塔吊;( 4)轻塔让重塔:两台塔机在同时运行时,轻载荷的塔机应避让重载荷的塔机;( 5)客塔让主塔:以不同栋号的实际工作区域划分,当客塔要经过主塔区域时,必须注意主塔的作业情况并有地面指挥通知主塔司机;( 6)轻车让重车:在两塔同时运行时,无载荷塔机应避让有载荷的塔机。( 7)同步升降:所有塔机应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在规定时间内统一升降,以满足群塔立体施工协调方案的要求。10 、在各塔吊吊物时错开旋转位;11 、塔机配重、臂端刷黑黄警示色,对塔机配备有效的障碍灯,特别是起重臂尖位置,障碍灯必须长期有效,防止夜间作业碰撞;12 、在两台塔机的顶升套架

10、平台上安装镝灯,保证夜间施工时的能见度。13 、对塔机设置专用电缆和配电箱,保证塔机不间断供电;14 、严格执行塔机项升告知制度 :安装单位在顶升塔机前必须填写塔吊顶升申请表,经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和市安检站审批后执行。 处于低位的塔机在顶升、 附墙作业时必须锁定吊臂回转,高位塔吊严禁进入交叉作业区域。遇到 4 级以上大风时严禁顶升作业;15 、在工作完成停机后,变幅小车要收至起重臂中,吊钩要收起不允许吊挂物体,然后关闭配电箱总电源并锁好。 保证塔吊在非工作状态下, 可以随风自由回转, 确保起重臂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与塔机起重臂或吊钩相撞击;16 、定期检查塔吊的各部件有无松动,钢丝绳是否满足使用

11、要求,并定期对塔吊进行保养;17 、塔机司机、指挥定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18 、各塔机之间司机、指挥要经常沟通,确立号各自的联络信号;19 、指派专人进行现场指挥,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塔机“十不准”原则,并严格落实有关岗位责任人;六、多台塔机群塔施工防碰撞的一般规定根据工程现场施工布署, 为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 在同一施工场地同时安装多台塔式起重机进行作业、 且塔机吊臂的回转范围发生交叉时,应对塔机的使用进行严格的管理,执行以下的安全管理措施, 预防因多机作业造成的安全事故。本工程项目部决定采取措施如下:1 、进行塔机操作交底时,要对操作人员详细说明两台塔机的重叠区域情况,交代避

12、免碰撞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各项措施和操作中应注意的要点。2 、塔机司机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并且相对固定,无特殊原因不得更换。3 、塔机司机和指挥必须配备对讲机,不同塔机使用不同频率,分别锁定频道,相邻塔吊通过调节频道可以互相通话, 以便必要时相互提醒和沟通。 对讲机严禁用于与工作无关的聊天,专机专用,不得转借,非塔吊作业人员不得占用塔吊指挥频道。4 、在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编制塔机安装方案时,充分考虑多机作业的安装距离要求,使各塔机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在同一施工场地有两台以上塔机时, 应保持两机间任何接近部位(包括吊重物)安全距离不小于 2 米。两台塔机安装高度应保持一定的高差,高差不得小于 2 米。5 、将塔机迥转重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