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新常态的认识和把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3803577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经济新常态的认识和把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经济新常态的认识和把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经济新常态的认识和把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经济新常态的认识和把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经济新常态的认识和把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经济新常态的认识和把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经济新常态的认识和把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经济新常态的认识和把握 经济新常态,表面上是增长速度的换挡,背后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增长动力在发生转换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相继提出,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的表述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成为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经济新常态有什么特征,四川该如何应对。 把握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和意义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新常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速换挡呈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换挡回落被普遍认为是经济新常态最基本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02X年以来,经济增长进入了一

2、个中高速阶段。我国经济增速新常态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应该看到,一个经济体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高速增长后,经济增速换挡回落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这在很多追赶型经济体的发展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另一方面,经济长时间的高速增长,对资源能源环境必然带来很大压力,这种高速度是不可持续的,要求各地必须在转型升级与合理增速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把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还应看到,同样的增长速度对不同的经济体量需要的经济增量是不同的,目前的经济规模如果仍要维持高速增长速度不变,需要更多新的增量,从发展的规律来讲,也是难以实现的。 二是经济增长动力在发生转换。经济新常态,表面上是增长速度的换挡,背后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

3、方式的转变,是经济增长动力在发生转换。从经济结构的变化来看,制造业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去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升至46.6;同时,需求结构升级,内需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支撑,特别是消费需求逐渐成为需求主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在工业结构中,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行业增速回落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正在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支柱。从经济增长动力的转变看,过去,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成为驱动中国快速运转的重要动力,时至今日,大多要素价格在发生着质的变化。依靠要素成本优势驱动、投资驱动、大量资源和消耗

4、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倒逼中国经济转向创新驱动。 用全面眼光看新常态,我国经济在向前迈进。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在发生全面的变化,服务业比重上升,消费的贡献率上升;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开始转向创新驱动;物价水平更趋稳定,就业状况在明显改善。新常态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城镇化将释放持久的动力,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把握好国家层面的应对思路和措施 中央提出新常态,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的特征,其实体现的是新的发展规律,适应新常态,其实就是强调要尊重市场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去研究应对思路和措施。应该说,去年以来,中央创新提出并积极推动的一系列新

5、思路、新理念、新举措,正是对新常态下应对新特征的实践,四川要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中央的政策措施和工作安排。 一是把握好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调控思路。这是去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的,这三方面要求是新常态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三个支点。宏观政策要稳,就是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稳定性,给市场以稳定预期,既不因经济指标的一时变化而改变政策取向,影响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机遇和成效;也不能对经济运行可能滑出合理区间、出现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应对准备。微观政策要活,主要是立足于增强微观经济的活力。只有微观政策放活,才能增强千千万万市场主体的活力,才能真正激活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和民间投资

6、潜力。如在今年3月全国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就使微观主体出现积极的结构性变化。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有底线思维,织好一张覆盖全民的基本民生安全保障网。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二是把握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预调微调的调控方式。从区间调控到定向调控,既反映了近两年我国宏观调控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也是宏观调控在新常态下走向更加科学精准的过程。关于区间调控,是指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国家的宏观调控没有采取短期政策刺激的做法,而是根据年初提出的预期目标,明确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实行区间管理。这与过去盯住经济增长的某

7、个具体数值目标有所不同,而是更加符合经济运行的规律,更有利于对经济发展趋势的把握,让市场和社会有了更稳定的预期。关于定向调控,这是区间调控的深化。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宏观调控着力于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和支持实体经济做强。关于预调微调,就是不搞大水漫灌,而是进行喷灌、滴灌,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精准性。 三是把握好中央关于稳增长出台的一揽子微刺激措施。新常态下,国家层面更多的是靠微刺激而不是以往的强刺激来稳增长。今年以来,国务院召开近0次常务会议,出台了许多微刺激措施,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扩大投资方面,加快铁路尤

8、其是中西部铁路建设,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加快棚户区改造,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分步建设纳入规划的重大水利工程。在做强产业方面,先后部署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商务服务、市场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确定农产品物流、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重点工程,确定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及科技服务业。在税收金融服务方面,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确定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延续并完善支持和促进创业就业的税收政策,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等。同时,在支持外贸和加强进口方

9、面,也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四是把握好坚持向简政放权、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的改革精神。在深化改革方面,国务院把简政放权作为政府自我革命的先手棋,坚持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出台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推动了全面深化改革;在结构调整方面,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发展服务业,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加强区域结构调整,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协同发展,两路一带长江经济带建设作出部署;在创新驱动方面,中央多次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国务院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把握

10、好新常态下四川的思路和重点 在新常态背景下,四川与全国一样,正呈现出一些共同的阶段性特征。从发展速度看,四川经济近些年来都是两位数的增长,但在202X年后开始逐年减慢,去年增长是0%,今年上半年是8.%,增速放缓的趋势明显。从经济结构看,虽然第二产业仍占据半壁河山,但第三产业在加快发展,占dp比重正稳步提升;消费对gdp贡献率已经超过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同时,从面临的风险看,四川与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在增速回落、动力转换过程中,都存在政府债务、房地产、金融领域的风险和产能过剩等问题。 更应该看到的是,在新常态下,四川还存在有别于全国及其他地区的一些情况。一方面,四川经济结构性矛盾突

11、出,在新常态下抓紧转的挑战大。目前,四川三次产业仍是二三一结构,二产占dp比重超过50%,一产比重高全国近3个百分点,三产占dp比重低于全国10.8个百分点,服务业仍然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同时,工业还没有完全摆脱粗放式增长模式,四川重化工业比重高达65,六大高耗能行业、传统资源性行业比重达4左右,而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占比只有22%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以上。特别是在化工、冶金、建材、白酒等产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使四川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承受着更大的阵痛。另一方面,四川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在新常态下加快赶空间大。四川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落后于全国,

12、这既是发展的差距,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参照国际上对工业化进程的划分来看,四川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按照一般规律,从工业化中期迈入后期,都会经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率加速上升的过程。在新常态背景下,四川的工业、第三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投资、消费领域会释放出相当规模的需求。特别是国家为了推动新常态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政策上给予了中西部地区更多的倾斜支持,只要四川把握和抓住这些政策优势,就能进一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新常态是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特征,在新常态下四川既有相同的特征,又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尤其需要在发展的思想、思路和重点等大的问题上形成共识。 一是必须坚

13、持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目前的经济结构主要是以投资为主、工业为主、较多依靠外需为主的经济结构,坚持结构调整,就是要逐步转向消费、服务业为主,更多依靠内需,更多从要素效率提升获取动力。这样一种新结构与增长速度放缓是适应的。对四川而言,更要有清醒的认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靠高位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难度很大;水泥、钢铁、白酒、煤炭传统行业走入困境等,因此必须抓住新常态下的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新兴先导型服务业,这是四川发展的大势所趋、前途所望。 二是必须坚持高于全国增速的发展速度。对四川来讲,发展不够,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四

14、川的人均gd只有全国的7%,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只有全国的82、88%,城镇化率落后全国88个百分点,四川四大贫困地区还有数百万贫困人口需要脱贫,全省有240多万农民工为生计在外奔波,每年有占全国十二分之一的新增就业人员需要就业。解决四川所有的问题,关键还是在发展,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只有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从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来看,四川必须保持适当高于全国水平的发展速度。 三是必须坚持优化存量和做大增量两手抓。四川经济存量不优、增量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传统产业的比重大,这些产业在新常态下面临一定的困境,但通过技术创新和改造提升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传统产业是四川吸引和发展新兴优势产

15、业的基础,同时,也是目前四川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支撑。四川无法也不可能放弃传统产业,不可能离开存量说发展,因此,必须坚持优化存量。另一方面,四川必须加快做大增量,增量是四川调结构、转方式的希望,是后劲所在,四川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项目和产品,坚持招商引资,下功夫做好引进增量这篇大文章。在提质增效中调优存量,在高端引进中做优增量,坚持存量和增量两手抓,实现经济的提档升级。 四是必须坚持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四川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大,就业任务重,扶贫任务艰巨。无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社会建设的角度来讲,必须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放在重要位置。政府要坚持公共产品的有

16、效供给,坚持精准扶贫、重点扶贫,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不解决好民生中的短板,任何发展都不是科学的发展、成功的发展。 五是必须坚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经济增速换挡是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交织,实际增速与潜在增速都存在较大的易变性,如果放任市场自我调整,就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速滑出合理区间。因此,新常态下的发展和应对,更需要政府发挥好作用。对四川而言,客观要求政府的作用要发挥得更充分一些。因为四川不仅面临发展下行压力大,而且还处于一个需要加快赶的阶段,政府在主导发展方向、完善市场体系、调节经济运行、集中政府资源上有大量的作用要发挥。今年以来,四川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措施和办法,实践证明,为今年以来稳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