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通用】.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3797179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通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通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通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通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通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通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通用】.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通用】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污涩(s) 蜷伏(qun) 咒骂(zhu) 郁闷(y)B忏悔(qin) 怂恿(sng yng) 娱乐(y) 煞白(sh)C惩戒(chn) 红绫(ln) 嗔怪(chn) 蹒跚(pn)D哺乳(b) 匍匐(f) 余晖(hu) 俯冲(f)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帷幕 潮汐 雾霭 花香鸟语B悬殊 致密 凋零 偷偷摸摸C萌发 踪迹 追溯 草长莺飞D邀请 希疏 次弟 周而复始3、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你

2、穿得这么花枝招展的干吗?害我差点儿没认出来。B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赶紧进入教室,楼道里人迹罕至。C他在辩论会上为学校争了光,伶牙俐齿,咄咄逼人。D每当一道数学题把我难住了,我就会恍然大悟,哦,原来这道数学题我做不出来。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B他添置了大约100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5、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反复、拟人)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

3、中的一个小水滴。(比喻)C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讽刺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排比)D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6、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有压力和痛苦, 他们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得释然的感觉。因此,青少年还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扬”,得到自我意识的强化。对青少年来说,观看动漫就是一种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现在,大多数动漫作品将主人公设定在与普通人群相近的状态,并让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而获得成功。ABCD7、句子积累默

4、写句子。 (1)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_。(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_,应傍战场开。(3)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用两个生动的比喻营造了边塞荒凉、凄冷的环境的句子是:_,_。(4)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_,_?(5)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6)在欢迎远方客人的宴会上可引用孔子的一句话:_,_?(7)七年级(2)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了第一场比赛,队员们垂头丧气,队长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鼓励队友,要大家坚定信心,迎接下一场挑战。二、文言文阅读。(15分)屈原以五日死,楚人以舟楫拯之,谓之竞渡。又曰:五日投角黍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后汉黄琬,祖父

5、琼,为太尉,以日食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琬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对。刘峻家贫好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睡,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借。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是为大雨之兆。”后果然。(注释)屈原:战国楚国诗人。以:在。舟楫:泛指船只。拯:从水中救出淹溺的人。角黍:即粽子。黄琬:人名。琼:人名,即黄琼。太尉:官职名。诏:召见。况:比方。初: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燎:燃烧。炬:火把。祈:乞求。鼓舞:手足舞动,形容欢悦。兆:预兆,征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

6、重号的词语。(1)谓之竞渡 谓:_(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何:_(3)从夕达旦 旦:_(4)是为大雨之兆 是:_2下列选项中,与“舞于殿前”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行者休于树(酵翁亭记) B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公与之乘,战干长勺(曹刿论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琼大惊,即以其言对。(2)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4第一篇短文中,包含哪两项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5请给第三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三、现代文阅读。(30分)1、军装周海亮1937年。南京。天空不见一丝蓝色,废墟般的城市里,烧焦的残肢断臂随处可见。子弹和炮弹编织成

7、密集的网,城在网中,毫无还手之力。第一波日本人很快扑进了城。他们就像在丛林里狩猎,动作越来越熟练,神色越来越悠闲。突然一排轻飘飘的子弹从一栋摇摇欲坠的楼房里射出,几个日本兵猛然栽倒。躲在楼房里的,是最后一支战斗着的守军,只有三十多个人,只有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的命令。(A)三十多个人挤在狭小的建筑物里,就像被捆绑在一起的手榴弹。他的左边挤着强子,右边挤着死去的连长。强子的手里紧攥着一挺机枪,那机枪严重变形,弯弯扭扭,好像一根天津麻花。机枪“哒哒哒”地响起来,子弹激起远处的尘烟,切断日本人的喊叫。他认为强子是一名出色的机枪手,一名合格的士兵。可是他呢?他是兵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他参军没几天,他甚至

8、没有属于自己的军装。他跟连长说过,连长说,哦,寻一杆枪给他,就指挥士兵摞沙袋去了。那些沙袋摞得很高,摆成了怪异的阵式。连长说他们的防线坚不可摧。可是当战斗打响,那些沙袋,霎时同兵的尸体一起飞上了天。他跟连长说过三次。他说他得有一身军装,有军装,才有兵的样子。连长终于恼了,他说那你随便从哪个死人身上扒下一套!他试了试,终于没敢。他想那样的话,那些死去的战友,就不再是兵了。他们战死了,却不再是兵,他不能这么干。他在死人的缝隙里坚守,就像坚守在隆隆战车前的螳螂。后来他们撤进了城,躲进那栋随时可能坍塌的小楼。连长说,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咱们就可以散了追上队伍,或者回家。然后弹片划过,他的脑袋仅剩一半了。

9、他用仅剩一半的脑袋冲他微笑,他的笑容凄惨并且绝望。日本人迅速将他们包围,他们腹背受敌。甚至有日本士兵冲进屋子,他的枪筒几乎捅进日本人的嘴巴。子弹清脆地击穿日本人的后脑,那是他的最后一颗子弹。拖着血丝的子弹飞向天空,天空与天空之间,尸体,尸体,尸体他们跑向广场,他们知道战斗结束了。突围的过程异常惨烈,三十多个人,也许仅剩他一个。广场上挤满了人,老人,女人,医生,孩子,学生,士兵士兵们慌慌张张将枪扔掉,又慌慌张张地脱掉自己的军装。有人将军装埋进花坛,那些花儿全都失去了头颅;(B)有人将军装投向烈焰,它们很快燃烧,如同一面面战败的旗子,却裹起阵阵腥风。脱掉军装的士兵马上挤进人群,缩着脖子,眼睛死死地

10、盯着地面他们试图用参军以前的职业来救回自己的性命。军装染上鲜血。军装熠熠生辉。军装五彩斑斓。军装坚硬如铁。军装躺在地上,缩在火焰里,沦为尘土,或者化为青烟。一座城沦陷了,一起沦陷的,还有军装。他跑过去,泪飞如雨。他从火焰里抢出一套军装,动作迅疾滑稽。那是一套几乎全新的军装,没有枪眼,没有鲜血,没有褶皱,甚至没有灰尘。他将军装抖开,浓重的草绿色刺伤他的眼睛。他向火焰跪下,向城跪下,向废墟跪下,向军装跪下。他说,我还是兵。仍然有人胡乱地脱着自己的军装。他却胡乱地往身上套着陌生的军装。一模一样的军装,几个小时以前,它们还在战壕里并肩作战。连日本人都愣住了,他们赶过来,端起枪,眯起眼,却忘记扣动扳机。

11、终于他穿戴整齐,他甚至有时间整理一下衣襟,然后他“啪”的一声立正,向火焰和废墟行一个并不标准的军礼。枪响,军装上多出两个圆圆的小洞。他号叫着伸手去捂,牙齿将舌头咬断。他想捂住的不是鲜血,而是军装上的洞。1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小说的情节。开端:南京失守,日军扑进了城,射杀每一个活动的目标。发展:_高潮:广场上的士兵将军装脱掉,他却从火中抢出一套穿在身上。结局:_2第段属于哪一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3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我选_句,赏析:_4文章第段运用了对比与衬托的写法,请选择其一,结合文意表述作用。1 发展:最后一支战斗着的三十多个守军顽强地阻击日军,突

12、围后只剩下了他一个。 结局:日军枪响,他临牺牲还号叫着伸手去捂军装上的枪洞。 2 插叙。交代了这支守军的经历,突出了他们的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也表明了他对拥有一身军装的渴望,为下文他从火中抢出一套军装穿在身上的情节埋下伏笔。 3 示例:A 将挤在一起的三十多个人比作“捆绑在一起的手榴弹”,生动形象地表明了他们处境的危险,突出了他们不怕牺牲、精诚团结的精神品质。 4 (示例一)对比:将众多士兵与他对军装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进行对比,突出了他对军装和国土的热爱与崇敬,赞美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示例二)衬托:用日军发愣的表现衬托他的精神之伟大,甚至令敌人侧目。2、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吴程程小时候临

13、睡前,父母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了锁舌。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一声“砰”的巨响,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