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7单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3790677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7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7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7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7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7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7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7单元(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接浙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同教案 1-4单元目 录第五单元13 林海5014 蒙蒙细雨5415 赠汪伦 竹石5715 题临安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60第六单元16 景阳冈6317 鲁班学艺6518 凡卡69第七单元19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7120 詹天佑7521江姐77 12 只拣儿童多处行去玉澜堂的孩子只和一群一群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A、老师与学生演示,理解“撞个满怀”。B、自读句子 你还体会到了什么?体悟孩子充满着活力。小结: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颐和园成了儿童的乐园,儿童的世界,儿童的海洋。他们尽情说笑,在阳光下东奔西跑,个个忙得鼻尖冒汗,却又那么欢畅活泼

2、,不知疲倦。他们身上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充满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字里行间还能体会到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配乐朗读。(二)学习第二部分花儿。1、过渡:冰心奶奶一路就随着这群可爱的小天使走进了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出示“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2、自由读,思考这里的海棠树与其他地方的有什么不同?(密密层层、不留一点空隙、喷花的飞泉)指导学生读好。3、想象读。读了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指名描述。4、质疑想像。“这喷花的飞泉”:开满树枝的繁花你感觉像什么?为什么要把它比作

3、“喷花的飞泉呢”?开得满满的,就像喷泉一样都要往外喷了,你感受到了什么?(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它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5、小结:是啊,经过了一冬天的积聚,今天它要将所有的能量都释放出来,你看它开得多旺啊!难怪冰心奶奶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师引读。6、仿写练习。冰心奶奶笔下的海棠蕴藏着蓬勃的春光,充满着一种烂漫的色彩,一种绽放的力量,你能模仿她的写法也来写写其它的景物是如何来展现春光的。(仿写练习并集体交流)7、再读课文,探求中心。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在学生充分朗读、感受的基础

4、上提问“现在你知道了冰心奶奶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了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儿童多处 春花灿烂三、小结以儿童和花有何相似之处来质疑,延伸致第三课时。四、布置作业1、摘录文中的比喻句,联想句,体会联想。2、进行仿写的修改。3、完成作业本第3题。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体味儿童与花的共同之处,感情课文中心。2、能把双重否定句改成陈述句,并理解句子含义。3、适当地进行课外延伸,分设新的环境,培养运用、形成能力。一、复习引入。1、冰心奶奶在颐和园寻春着重写了哪两个方面?你对此有什么感受?2延续上节课的问题:儿童和花有何相似之处?二、探究儿童和花儿的关系。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看看能不能找出冰心奶奶是

5、怎样把花儿和儿童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2、反复朗读,感悟相通之处:生命力都很旺盛,让人都感到快乐。3、指导朗读。谁来把这一段美美地读一读。(儿童就是祖国的花朵,如果说海棠花是春光,那么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4、引读最后一段。朋友,春天在哪里?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进行句式变换。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三、回顾全文。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呢?指名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因为儿童多处春光灿烂,儿童充满朝气、富有感染力;儿童就是最美的春光;因为冰心奶奶喜爱儿童。所以冰心奶奶认为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

6、到春光。)四、点题结束:同学们,当再有人问我们,春天在哪里?让我们大声告诉他,当你春游的时候,齐读第9小节。五、布置作业1、完成作业本。2、写读后感。六、迁移、运用(课后作业)课后可布置作业,有重点、有计划、恰到好处地创设新的语言环境,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形成能力。1、请读过冰心其他作品的同学联系本文谈谈感受。2、简介冰心的其他作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小桔灯、寄小读者等。3、 仿写:春天美好景色的片段。(赞美春天的无限生机)【板书设计】颐和园门知春亭畔玉澜堂儿童多处 春花灿烂13 林海【设计意图】从教材中提炼美的因素,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活动。并以此点燃情感,呼唤悟性,促进学生主动探求

7、。【设计特色】以美感人,以情动人。【教学目标】1、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2、学习作者善于细致观察景物,在描写景物中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方法。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至六自然段。【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解释课题。二、初读课文,提出阅读要求;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3、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哪些景物,在书上作旁注。4、了解课文的写作线索。(采用学生自学_ 四人小组讨论_教师巡视指导的方法。)三、教

8、师归纳:这篇课文写了大兴安岭多而温柔的岭,色彩明亮的林海,美丽诱人的野花,作者目睹各种景物而产生了联想,表达了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四、朗读课文。个别、小组读。正音。五、作业1、抄写课后练习42、查字典理解:高不可攀、盛气凌人、兴国安邦的词义及自己不理解的词。3、根据课后思考题的要求熟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大兴安岭的美景及产生的联想。2、学习抓住环境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回忆美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19课。 请想一想,老舍先生笔下那莽莽苍苍的林海是怎样的? 学生简要回答。 师:大家想亲眼看一看林海吗?(播放

9、录像。)二、感知美1、学生看录像,教师现场解说。2、小结过渡:林海的确很美!(板书:美) 三、寻找美1、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请同学们带着爱美的心,去寻找课文写得最美最美的小片段。你们找,我也找,咱们比比谁找的小片段最美?2、谁找的小片段最美?生:读一读。3、看来,同学们的火眼金睛还真能发现美!不过,我找的才是最美的。(师朗读写人的小片段。如已经有学生读过,教师就主动与该同学联合起来学习。)四、品味美服气吗?不服气?那愿意认真品味之后来跟我辩论吗?好!请参考提示,认真品味。注意,一定要展开创造性想象,你们品,我也品。咱们等着瞧! 品读提示 自由选择一个小片段,参考以下提示品读欣赏:1、你欣赏的小片

10、段描写了大兴安岭的什么是美的?2、这个小片段的关键词是哪些?它们分别让你想象、品味到了哪些美好的景象?3、应该怎样朗读才能把自己品味到的美表达出来?五、讨论美1、教师辅助、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描写岭、林、花、木的四个小片段进行辩论发言。每个小片段的引导程序大体如下根据学生发言,灵活地出示文字小片段。师:这个小片段写了大兴安岭的什么是美的?你品味想象到了什么?启发同学补充。师:还有谁品味了这个小片段的?谈谈自己的意见,好吗?过渡、激励。在各个小片段的讨论学习过程中,教师灵活地指导全体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全面欣赏林海的美。2、教师根据课文描写人之美的小片段组织辩论发言。(也可以灵活

11、地穿插在上面四个小片段的讨论之间。)启发学生帮忙。师:谁跟我品味的是同一片段,愿意帮我说说吗?教师补充发言。师:点缀在莽莽林海当中的市镇,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是兴安岭兴国安邦的体现,是林海人民在愉快的劳动歌声中创造的!激励、过渡。师:怎么样?我找的片段美得和谐,美得深刻,不是最美的吗?咱们辩论的胜负如何?后面还有两局比赛,我们可要决一雌雄! 重点讨论的五个小片段如下。岭: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林: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那是些俏

12、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花: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木:千山一碧,万古长青,恰好与广厦、良材。所以,兴安岭越看越可爱!人:山林中已经有不少的市镇,给兴安岭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劳动歌声。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六、总结美1、形成板书。师:(指板书)同学们,从刚才的品味和辩论中,我们知道了大兴安岭的岭、林、花、木、人都很美。请看:它们的美有没有联系?林与花有没有?花与木有没有?(一边指点一边连线。)2、小结课文。师:兴安岭的岭、林、花、木、人的美具有千丝万缕的联

13、系。这种联系在一起的美,使兴安岭美得那么灿烂,那么实在!她就像一颗装点我们美丽祖国的星星!七、赞赏美1、学生练读。师:下面,进行第二局比赛。就是通过优美片段的朗读来尽情地赞美林海。谁朗读赞美得最有吸引力,谁就是冠军!当然,能够通过背诵来赞美的,更是冠军!请同学先练一练。2、学生诵读。师:谁最先来赞美?能读就读,能背就背! (师生共同评议,选出一个个冠军。请他们昂首挺胸地站着。)3、教师表演读。师:我也想当冠军!可以表现一下了吗?(教师读,学生评。)4、学生齐读重点文段。师:刚才,我们选出了班上的个人冠军。现在看看,我们这个集体能不能当冠军?请齐读课文第三、四节,能背诵的同学还可以背!5、激励、

14、过渡。师: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堪称冠军!八、创造美1、师生同时创作诗文。师:我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林海吗?好!请参考课文的优美词句和自己收集的诗文、图片资料,为兴安岭写几句赞美的话,也可以写一首小诗。你们写,我也写,咱们进行第三局比赛!(学生写在印着精美图片的作业纸上,教师用电脑写作。)2、学生展示,教师引导赏析得意之作。3、教师展示,请学生赏析。九、憧憬美同学们想去林海旅游吗?能实现吗?老师认为完全有可能!现在,教你一个绝招:自己先把课文最美的两个自然段背下来,然后,在父母面前把林海尽情地赞美一番,打动他们的心,争取让爸妈明年暑假带你进到兴安岭的原始森林,去踩踩那里的松针,摸摸那里的

15、古木这就是今天的家庭作业。第三课时【课时目标】继续讲读第三段,总结全文。【教学过程】一、复习第二段,简单说说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二、继续讲读第三段。1、默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这一段可以抓住哪些重点句子理解。2、作者第三次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亲切、舒服之感,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句子。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 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兴国安邦”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让学生个别回答这一问题。分析: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山养人,人育林,经过人们的辛勤劳动,大兴安岭的景色越来越美,它们对人们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提问:“兴国安邦”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3、齐读这一段。4、小结:我们从作者的联想中知道了大兴安岭不仅景色美,而且对祖国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