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logistic人口增长模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3790376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建模logistic人口增长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建模logistic人口增长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建模logistic人口增长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建模logistic人口增长模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建模logistic人口增长模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建模logistic人口增长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建模logistic人口增长模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ogistic人口发展模型一、题目描述建立Logistic人口阻滞增长模型 ,利用表1中的数据分别根据从1954年、1963年、1980年到2005年三组总人口数据建立模型,进行预测我国未来50年的人口情况.并把预测结果与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提供的预测值进行分析比较。分析那个时间段数据预测的效果好?并结合中国实情分析原因。年份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总人口60.261.562.864.666.067.266.265.967.3年份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总人口69.170.472.574.5

2、76.378.580.783.085.2年份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总人口87.189.290.992.493.795.096.25997.598.705年份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总人口100.1101.654103.008104.357105.851107.5109.3111.026112.704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总人口114.333115.823117.171118.517119.850121.121122.389123.626124.

3、761年份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总人口125.786126.743127.627128.453129.227129.988130.756表1 各年份全国总人口数(单位:千万)二、建立模型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阻滞增长模型的原理:阻滞增长模型是考虑到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对人口增长的阻滞作用,对指数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进行修改后得到的。阻滞作用体现在对人口增长率的影响上,使得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而下降。若将表示为的函数。则它应是减函数。于是有: (1)对的一个最简单的假定是,设为的线性函数,即 (2)设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当时人

4、口不再增长,即增长率,代入(2)式得,于是(2)式为 (3)将(3)代入方程(1)得: (4)解得: (5)三、模型求解用Matlab求解,程序如下:t=1954:1:2005;x=60.2,61.5,62.8,64.6,66,67.2,66.2,65.9,67.3,69.1,70.4,72.5,74.5,76.3,78.5,80.7,83,85.2,87.1,89.2,90.9,92.4,93.7,95,96.259,97.5,98.705,100.1,101.654,103.008,104.357,105.851,107.5,109.3,111.026,112.704,114.333,11

5、5.823,117.171,118.517,119.85,121.121,122.389,123.626,124.761,125.786,126.743,127.627,128.453,129.227,129.988,130.756;x1=60.2,61.5,62.8,64.6,66,67.2,66.2,65.9,67.3,69.1,70.4,72.5,74.5,76.3,78.5,80.7,83,85.2,87.1,89.2,90.9,92.4,93.7,95,96.259,97.5,98.705,100.1,101.654,103.008,104.357,105.851,107.5,109

6、.3,111.026,112.704,114.333,115.823,117.171,118.517,119.85,121.121,122.389,123.626,124.761,125.786,126.743,127.627,128.453,129.227,129.988;x2=61.5,62.8,64.6,66,67.2,66.2,65.9,67.3,69.1,70.4,72.5,74.5,76.3,78.5,80.7,83,85.2,87.1,89.2,90.9,92.4,93.7,95,96.259,97.5,98.705,100.1,101.654,103.008,104.357,1

7、05.851,107.5,109.3,111.026,112.704,114.333,115.823,117.171,118.517,119.85,121.121,122.389,123.626,124.761,125.786,126.743,127.627,128.453,129.227,129.988,130.756;dx=(x2-x1)./x2;a=polyfit(x2,dx,1);r=a(2),xm=-r/a(1)%求出xm和rx0=61.5;f=inline(xm./(1+(xm/x0-1)*exp(-r*(t-1954),t,xm,r,x0);%定义函数plot(t,f(t,xm,

8、r,x0),-r,t,x,+b);title(1954-2005年实际人口与理论值的比较)x2010=f(2010,xm,r,x0)x2020=f(2020,xm,r,x0)x2033=f(2033,xm,r,x0)解得:x(m)= 180.9516(千万),r= 0.0327/(年),x(0)=61.5得到1954-2005实际人口与理论值的结果: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我国人口在未来30年还将净增2亿人左右。过去曾有专家预测(按照总和生育率2.0),我国的人口峰值在2045年将达到16亿人。根据本课题专家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总和生育率

9、已降到1.8左右,并稳定至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目标,要求把总和生育率继续稳定在1.8左右。按此预测,总人口将于2010年、2020年分别达到13.6亿人和14.5亿人,2033年前后达到峰值15亿人左右(见图1)。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庞大。我国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2000年为8.6亿人,2016年将达到高峰10.1亿人,比发达国家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还要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不会缺少劳动力,但考虑到素质、技能等因素,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还将长期存在。同时,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据模型求解:2010年人口:x(2010)= 137.0200(千万)

10、专家预测13.6亿 误差为0.7%2020年人口:x(2020)= 146.9839(千万) 专家预测14.5亿 误差为1.3%2033年人口:x(2033)= 157.2143(千万) 专家预测 15亿 误差为4.8%2045年人口:x(2045)= 164.6959(千万) 专家预测 16亿 误差为4.1%五、预测1. 1954-2005总人口数据建立模型:r=0.0327 xm=180.95162010年人口:x(2010)= 137.0200(千万) 专家预测13.6亿 误差为0.7%2020年人口:x(2020)= 146.9839(千万) 专家预测14.5亿 误差为1.3%2033

11、年人口:x(2033)= 157.2143(千万) 专家预测 15亿 误差为4.8%2045年人口:x(2045)= 164.6959(千万) 专家预测 16亿 误差为4.1%2. 1963-2005总人口数据建立模型:r=0.0493 xm=150.52612010年人口:x(2010)= 134.1612(千万) 专家预测13.6亿 误差为1.4%2020年人口:x(2020)= 140.0873(千万) 专家预测14.5亿 误差为3.4%2033年人口:x(2033)= 144.8390(千万) 专家预测 15亿 误差为3.4%2045年人口:x(2045)= 147.3240(千万)

12、专家预测 16亿 误差为7.6%3.1980-2005总人口数据建立模型:r=0.0441 xm=156.32972010年人口:x(2010)= 135.2885(千万) 专家预测13.6亿 误差为0.5%2020年人口:x(2020)= 142.1083(千万) 专家预测14.5亿 误差为2.0%2033年人口:x(2033)= 147.9815(千万) 专家预测 15亿 误差为1.3%2045年人口:x(2045)= 151.3011(千万) 专家预测 16亿 误差为5.4%总体来看,1980-2005这一组数据拟合出的人口模型比较好,即与已有数据吻合,又与专家预测误差较小。从历史原因来分析:1954年之后的1959-1961年间,有三年自然灾害故而使得实际人口数据与估计有所偏颇。1960年之后为过渡时期。1983年之后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一直至今,所以1980-2005年间的数据与预测分析最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