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摔倒扶于不扶考验的是道德还是心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3789466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人摔倒扶于不扶考验的是道德还是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路人摔倒扶于不扶考验的是道德还是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路人摔倒扶于不扶考验的是道德还是心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路人摔倒扶于不扶考验的是道德还是心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路人摔倒扶于不扶考验的是道德还是心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人摔倒扶于不扶考验的是道德还是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人摔倒扶于不扶考验的是道德还是心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路人摔倒扶于不扶考验的是道德还是心理数学学院091姚依涵 2090111113 13824553400(693400)文献回顾:道德是通过确定一定的善恶标准和行为准则来约束人们的相互关系与个人行为,从而来调节社会关系,并与法一起对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起保障作用,有时是指道德品质 或道德行为,这也是论文里所提到的道德。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某种程度上讲,心理就是也一种感觉、感受、亦或情绪。心理决定人的行为,就是因为人们做任何事都是跟着感觉走,人们通过对感觉的追求和消除,维持着生存的需求。内容摘要:面对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对民众道德、素质的怀疑,以及对社会上

2、不良现象的质疑,导致了许多人面对善小却不敢为之,背叛了自我原则和社会道德,甘受良心谴责也不愿救助他人的现象,我们不得不深思是什么导致了?道德还是个人心理呢?关键词:道德,心理这几年来,各个网络论坛上刊登了大量的七八旬老人街头摔倒却无人敢扶的消息和议论,令人深思。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为什么人们都不敢扶呢?昭昭日下,朗朗乾坤,是什么麻痹了我们,导致了我们的冷漠,导致了我们的谨慎?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原因却很复杂。2009年11月20日,27岁的江苏某通信公司职员彭宇在乘公交车时扶起跌倒在地的65岁徐寿兰老太太并将其送往医院,但徐老太太以彭宇将其推倒致伤为由诉至法院,要求彭宇赔偿医药费

3、、护理费、伤残赔偿金等共计13.6万余元。2008年8月21日下午,河南郑州的一名大学生李凯强骑电动摩托车途经棉纺东路时扶起一位跌倒在地的宋老太,反被诬赖,以致惹上官司。这样的事例许许多多,不胜枚举。但面对这些实实在在的事例,我们的心灵震撼。扶于不扶考验的到底是什么?道德?心理?扶于不扶原本是不需要考虑就可以做出肯定回答的,可是自从出了南京的彭宇案、河南郑州的李凯强案件之后,回答这个问题就不那么痛快了。由于在帮助摔倒老人的这件事情发生许多让人不愉快的结果,因此大家变得比较谨慎行事。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讲,老人年事已高,假如有人扶起他时发生意外,这个责任由谁承担?

4、而且老年人大多具有心脏病,高血压等老年疾病,若是自己爬起来是不会有什么后遗症的,可是一旦被外人用强力拽起,恐怕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从主观上讲,屡屡发生的做了好事反被吃官司的怪事更是增加了很多人的阴影,“惧讹”心理让我们在伸出援手时,不得不犹豫,不得不衡量,让良心不得不进行一场斗争。但是作为一个有道德有良心的人在看到这样一幕时,第一反应难道不是跑过去扶起吗?2009年11月25日上午10点半左右,一位九旬老人瘫倒在解放南路人行道上,然而20分钟内,过往行人无一敢上前搀扶都小心绕弯走过,最后一位热心市民在喊来七八名路人作“见证”后才敢打电话报警。这种有备无患的热心行动更令我们深思,社会已经集体性

5、产生道德恐惧,无形中导致了道德的滑坡。这是为什么呢?一、 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素质提高不成协调。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随着市场经济制度在我国的逐步确立和发展,社会两极分化严重,人们的的思想道德观念也面临着新的蜕变和重组,从而导致一些低素质、没技术,没有生活保障的亦或道德败坏的人利用他人的善心讹诈财物的现象,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不相和谐的一面。因此人们不得不提高谨慎,即便是在他人真正遇到困难时,也会犹豫是否该伸出援手。二、 道德标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每个人有不同衡量。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许多人的道德标准发生了扭曲,他们心中的所谓德已不再是五千年前古韵文化所积淀下来的精华,他们在

6、所谓的道德压上了利益的砝码。他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多了一份衡量,帮了之后是否会带来利益,还是会带来麻烦?同时,为了追逐利益,不少人不惜舍弃自己的道德、原则,埋没良心损害他人,损害社会的利益。三、法律条款不完善所致。由于法律条款中还存在漏洞和不完善之处,无法明辨在事件中谁是谁非,往往讹诈别人的人受不到舆论和道德的谴责以及法律的追究和制裁,甚至有钻法律漏洞欺诈他人的行为。由于这些原因,使人人“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造成了“不敢扶”的恶性循环。面对种种因素,视而不见亦或伸手救援,矛盾着。这不仅仅考验这我们的心理思想,更是考验我们的道德修养。对道德的维护,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社会性的维护,是对善

7、恶标准的维护,是对优秀传统品质的继承。南京彭宇案,河南凯强案等案例确实令人寒心和不可思议,但它毕竟是个案,我们必须看到主流,承认世上还是好人多。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因噎废食,从而害怕行善举做好事。同时不能只是一味谴责“讹诈”的不道德,抨击人性的劣根性,从而呼吁道德重建,效果有限。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不道德者的“良心发现和自我反省”使良知回归,而应该思考另一种成本更低,见效更快的消弭大众道德恐惧的途径。必要时,应该强化公共管理者的责任感,甚至应该尽快建立健全一种严惩不道德讹诈之类的专项应急性公共管理制度。从根本上遏制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的发生。在这里一个很感人寓言让我们回味:一个印度人看到一只蝎子掉在水里

8、,于是他伸出手来想救那只蝎子,结果那只蝎子狠狠地蜇了他,他很疼,于是下意识地松开了手,蝎子掉在了水里,印度人又伸出手来,结果,那只蝎子还是蜇了他路人见了,就笑他傻,它老是蜇你,你还救它干什么?印度人回答:是啊,可是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爱人则是我的天性,我不能因为蝎子蜇人的天性而放弃我爱人的天性呀其实,我们犹豫的根源在于我们自己,而不是外界强加到我们身上的东西,假如我们只对自己讲道德,那么这样的道德还可以称得上道德么?人性本善,为什么要把它和个人的利益连起来呢。扶与不扶要来不是好处,而是对自己做人的一种心态。是自己的一种修养的体现,是自己的东西。为了要得到回报或避免伤害的还叫有道吗?不是,那叫别

9、有用心。做了好事,最开心的还是自己。 即使被欺骗了一万次,也仍然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滴血是暖的,总有一次情是真的。见人于难予以帮助的确是人之本性,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人都会做、都乐意做的事,但做了好事却会给自己惹麻烦,得不到赞扬不说,还有可能惹得一身臊。如果每一个人都这样打自己的算盘,算自己的账,怕吃亏。谁也不想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那么就会像搭便车打别人道德的便车。做好事固然应该有好报,但做好事的人却不应该只是图好报,做好事有时也是要付出代价,这是很正常的。就因为有代价也一直有人做好事,这才弥足珍贵。其实,做好事有时也是求得心安,是为了不受良心的谴责和折磨。一个有道德的人遇到了这种情

10、况就必须做,应该做,不得不做。如果说只有在得到充分的回报那才会去做好事亦或只有在不损害自身利益时才敢做的好事的话,那么这种作法和投资或者投机又有什么两样?做好人做好事受冤屈,固然让人是痛心的,但也不能因为痛心而不做。本良心自问,要是摔倒摔晕的人是你,你希望别人怎么做?如果是你家里的长辈呢?你希望别人在花了些许时间取得证据或证人之后才给予帮助吗?如果耽搁了救护的时间呢?很多人把这类案件的问题和雷锋精神做比较,那雷锋精神到底是什么?那就是助人为乐。雷锋为什么去帮助别人,因为,他快乐。帮助该帮助的人,自己也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那样做,当然是件很开心的事情。我相信雷锋他一定是很乐观的人,他帮助别人

11、为了不是物质上的私利,而是精神上的享受,我这么说大家也许不理解,快乐了,当然是精神上的享受。那样,你的朋友会更多,得到是更多人的认可和尊重,无论是陌生人还是朋友,都是一样的。因为,他快乐的生活。我自己这样认为,雷锋是个很会做人的人,也懂得做人的人,他应该得到人的尊重。如果为人只为了私利,抱怨着生活,谁都不愿意和你多交往,如果你出现困难的时候别人不愿意帮助你,很多时候你不应该去怪罪别人,应该去看看自己是怎么做人的。我想,我这么说,大家都会明白。尽管社会上有令人心寒的事件发生,但是我依然认为,见到路上有人摔倒,扶起来没商量!尊老爱幼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丢!在落难的日子里,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离开雷锋的日子,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过得惬意。我们的道德要经得起考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