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解决问题策略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3787047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解决问题策略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优化解决问题策略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优化解决问题策略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优化解决问题策略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优化解决问题策略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解决问题策略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解决问题策略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解决问题策略提升学生数学素养青岛太平路小学 王隽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内容是优化解 决问题策略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春回大地,我们呼吸着新课改理 念的醇厚芳香,感受着青岛版教材的一路指引,在市、区数学教研员 老师的指导下,我校“青岛版教材使用对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 教学策略”这一子课题的研究进展顺利。通过课题研究,我校数学教 学正不断迈向新台阶,构建了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高效课堂。一、专家引领、理论坚实,让课题研究吐新芽(一)领导重视,举措得力学校自成立课题组以来,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区教研员多次 莅临学校指导课题研究,听取课题研究汇报,亲自指导教师上研究课。学校领导则从

2、经费投入、制度保障等方面给予课题研究强有力的 支持;为提升课题老师的研究水平,经常组织课题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的课题研究活动,多层面推动了课题的研究工作,取 得了良好的研究效果。(二)加强学习,提升水平我们通过专家讲学、外出学习、网络交流、校本培训、学习沙龙、 个体自学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不断提升知识 素养;在学习中,博采众长,广聚众智,积“小流”以成“江海”, 促进教师优化教学策略,为课题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我校课题组教师比较年轻,我们还分年级段分板块研究梳理了教 教及教学策略,梳理的内容有:知识储备、知识的渗透点、教学重难 点、教学策略、典型题型及拓展题型

3、。通过研究使每位教师在执教新 的年级时有所依托,能够更准确的理解、把握教材,得心应手的进行 教学。每周二下午是我们的课题组教研活动时间, 每周活动有研究主 题,有互动交流,有成果展示。我们还进行了互动式学习沙龙对话, 每一个课题成员带着感悟、困惑和疑问,作为研究者来参加沙龙。在 这里,知识在对话中建构,理念在交流中落实,策略在研究中生成, 问题在探索中解决,成功在欣赏中共享,个性在尊重中发扬,教师集 思广益、取长补短,实现了深度和广度的互动,从而建立了更高层次 的共识,推动了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三)知行统一,课堂高效如果说教师是承担课题研究的主体,学生是衡量课题研究的标 尺,那么课堂便是课题

4、研究的主阵地。课题研究也只有落实到课堂, 才能真正贴近教育,贴近学生,研究成果也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 较大的推广价值。课题组成员把每堂课当成研究课来上,做到“心中 有课题,课课有研究”。课前集体备课一一挖掘教材内涵,确定教学思路。课中和谐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素养。课后反思教 学直面课堂不足,研究改进措施。课题教师每学期上两节课题研究展示课,课后教师先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再组员互动交流,最后请有经验的专家和领导做评价。如“同课异构”案例反思、 课题重点问题研究反思, 许多中肯的意见在反思评价中不断生成,促进了课题实践的良性循环。二、合作创新、共同提高,让课题实践开奇葩通过一年多的扎实研究,

5、 我们结合情境串教学法的基本流程, 重点对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所采用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教师们以教学案例和教育故事的形式, 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呈现出来, 课题研究为我们打开了课堂教学的艺术之门, 解决问题成为了数学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学策略一:动手体验,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皮亚杰说过: “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间上的”。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 听过, 就忘了; 看过, 就明白了; 做过,就理解了。特别是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动一动,胜过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讲解。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 看到 “水族馆的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几个?

6、”这个问题,学生能够较快列出算式 72-56 。但计算的思考过程过于抽象, 学生感到比较吃力。 用什么方法能够得到结果呢?学生首先想到了动手摆小棒体验的方法。先拿出 7 个整捆的, 2个单根的,也就是72,减56,要先拿出5 个整捆的,也就是50,学生拆开一捆,再从单根的里面拿出6,学生在解释为什么要拆开整捆2 根减 6 根不够减,所以把拆开的 10根和原来的 2 根合起来,从12 根里面减 6 根,最后剩下16 根。再借助小棒理解笔算过程的方法。笔算时,学生知道从个位减起, 2-6 不够减,也就是2 根小棒不能从中去掉6 根,所以从十位上借一个十,也就是把7 个整捆的拆开1 个整捆的,和个位

7、的 2 合成12,再来减6,剩下6 根单根的。十位上剩下的 6 个十,再来减去5个十,最后剩下 16。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自己发现了数位的变化情况,将笔算过程进一步形象化。学生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这样的动手体验,就容易理解笔算过程,印象深刻了。学生在摆小棍的同时,将“整捆”的小棒和十位联系起来,将“单根”的小棒和个位联系起来,把抽象的增减,变为更加直观的多少。 学生在动手体验中自己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有效掌握了动手体验这把金钥匙, 思维就会更加活跃, 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策略二:合作交流,提供“解决问题”的空间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8、:“假如你手中有一只苹果,我手中有一只苹果, 彼此交换一下,那么你我手中仍只有一只苹果;但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合作交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对问题的不同认识和看法相互碰撞, 互相启迪, 各有所得。 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二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中,在解决问题环节中进行如下设计:1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提出问题:向西飞和向北飞的蜜蜂一共有多少只?2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3课堂上学生是这样回答的:生 1:我是这样想的:因为 53 个十加 31 个十等于 8

9、4 个十, 84个十是840。谁和我的方法不同?生 2:我是这样想的:5 个百加 3 个百是 800, 3 个十加 1 个十是40, 800 加 40 等于840。谁和我的方法不同?生 3:我是估算的。生 4:我是用竖式计算的。4汇总比较,选择合适的方法请大家在小组里选择你认为最好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你的想法,最终学生归纳到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上。教师小节: 大家的方法可真多! 那我们今天就重点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师边说边板演: 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完全相同。我们把数位对齐,先算个位上是0 0=0,再算十位上是3 1=4,最后算百位上是5 3=8,结果是840。这里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

10、欢的方法进行解答, 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把归纳方法的任务交给学生。 每个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孩子们将独立思考、独立思维扩大拓展,先发散再聚合,提升了思维能力,合作出真知,合作拓思维,合作显成效,进而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策略三:联系生活,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功数学因生活而产生,生活因数学而精彩。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 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领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 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三折扣这一课中,教师出示这样几条信息:1“中老年服装一律对折”;2“迎接新学期图书文

11、具全场六折”3“惊爆价:一楼皮鞋七折,有会员卡,再享受折上折九五折”。并提问, 看了商家的这些信息, 你明白它们的意思吗?请你选择其中的几条解释一下。 学生有着丰富的购物经验, 在交流中很快的理解出“一律对折”:即原价的50%。“图书文具全场六折”:即是原价的60%。教师及时补充了下面的题目,提出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有不同的算法吗?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回答:六折优惠就是便宜了原价的40%是多少元?教师进一步追问:如果原价相同的商品打九折便宜还是打六折便宜?学生有广泛的购物体验:打九折便宜了原价的 10%,打六折便宜了原价的40%,打六折的折扣力度更大一些,就更便宜。“折上折九五折” 表示在原

12、价70%的基础上,再乘95%就是现价。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课堂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 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 学生的心理需要才会得到了满足, 知识的学习、 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才能同步进行。 学生全程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体会到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学习真有趣,如此解决问题将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教学策略四:迁移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价值美国学者波丝纳提出个体成长的公式为: 经验 +反思=成长。因此在解决问题以后, 要引导学生对整个探究活动过程进行反思, 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 获取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 使学生逐步掌握一些科学的探究方法进一步应用。

13、如长方体的体积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1. 动手操作教师提问, 怎样用摆的方法求出长方体的体积?学生在摆小立方体的过程中思考发现:摆每个长方体的“总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分别与这个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是相对应的。2发现规律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数据,发现规律。学生通过动笔计算,思考讨论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3验证总结我们发现的规律是否正确, 还要进一步验证。 学生讨论得出可以用拼、摆、数一数的方法来验证;还可以通过用测量计算的方法加以验证。最后,学生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4迁移应用教师追问: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怎样计算正方体的体积呢

14、?学生有了刚才的活动经验, 感受到它们的计算公式是一脉相承的,顺利的提炼出正方体的体积二棱长X棱长X棱长。最后学生应用公式,解决了计算3 个饮料箱的体积问题。案例反思: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 定解题关键, 求饮料箱的体积也就是求长方体的体积, 既这个长方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学生经历了数“个数”的过程,自然就感悟到“每行的个数”相当于长, “行数” 相当于宽, “层数” 相当于高,对公式的理解也就十分到位清晰了。 从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验证总结- 迁移运用,学生很好地完成了“公式的推导公式的运用公式的沟通”这一过程,使得方法更为一般化,公式的应用性也就更为广泛。 这样

15、的学习方法也为后面学习圆的面积及圆柱的体积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指导。学生在回顾反思中整理解题思路, 概括解题方法, 使解题的过程清晰、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学生学会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探索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 有效的应用到以后的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提升素养、全面发展, 让课题实践结硕果一年来,在领导的关心帮助下,课题组成员紧扣实验课题,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1. 形成良好的教学策略课题组的每位老师都在边实践,边总结,边积累的过程中,扎实的走好课题研究的每一步, 在不断的挑战中充实提升着自己。 每位课题老师都能认真分析教材, 理清知识结构网络和思想方法体系, 挖掘、提炼、渗透、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不断迸发生命活力,构建了师生和谐、相互成长的生态课堂,提升了课堂教学实效。2.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番红艳三春得, 几多丰收汗水浇。 植根于青岛版教材这方多维 的沃土上, 我们以本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